分享

【语文猜押】记叙文阅读攻略

 云德Peace 2016-04-20


选材

中考记叙文阅读材料多来源于课外,经常以“小人物  正能量”为主题,即文章所写人物都是学生常见的平凡的人,但却带给读者很多正能量和莫大的感动,符合当下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如:

 河南:2015年的《滴水之恩》体现人与人应互相帮助;2014年的《看自行车的女人》提倡关爱弱者等。

 河北:2015年的《寒冷的冬夜》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2013年的《雪一化就有路了》体现了“宽容”。

 云南:2014年的《最初的温暖》表现温馨人情;大理2013年的《一碗米粉》体现人与人的关爱。

命题

①从题量分值来看:

题4或5道,分值多为16分,其中河北有时会出现12分或15分的情况;

②题型上看:

基本都是简答题;

③从考点上看:

河南必考点是概括文章内容,词句赏析、句段作用和分析人物形象是陕西山西等地市的高频考点,对写作手法及文章标题的考查也应重视。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题提示,给出具体范围的锁定具体段落,没有的就从全文出发。

 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准备。

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照四要素补充增添,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段意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法,即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

摘录句段法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

 第三步: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列序号,力求规范。

 第四步:根据题干,赋分验证答案要点是否全面。

如果赋分是奇数,如 1分、3分等,答案很可能是一点或三点,如果赋分是2分或4分,答案很可能是一点、两点或四点。



 赏析句子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从修辞方面入手。

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详见本专题文体知识梳理。

(2)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

①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②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③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的情感。

(3)从句子的表现手法入手。

衬托、象征、对比、照应、渲染、烘托、伏笔、铺垫、情景交融等。

(4)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

(5)从句子的句式特点入手。

陈述句语气平缓,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

(6)从句子所蕴含的哲理入手。

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那就可以从启迪的角度品味。所谓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爱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感悟。



分析段落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着手:

结构

(1)开

①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②照应标题;

③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

④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

⑤设置伏笔,照应后文;

⑥渲染气氛,奠定全文基调;

⑦开篇点明主旨;

⑧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中间:

注重分析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比如:

①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

②为下文作铺垫;

③丰富文章内涵;

④照应前文;

⑤具体展示、深化主题。

(3)结尾:

可从3个角度分析:

①情节角度:a.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b.与题目或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

②主题角度:深化或升华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③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内容


概括段意,联系主旨情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段落,如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

②表现(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

③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⑤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文章标题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人物为题的作用: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全文线索的作用。

②以形象特征为题的作用: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③以物象为题的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主题。

④以事件为题的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⑤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具有隐含象征含义。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品析作者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为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托人物的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4)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答题步骤:

①审清题干:看题干要求,是只写出人物的形象,还是要写出对应分析。

②梳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或描写。

③具体概括。

④增加序号,使答案条理化。


答题格式:

人物性格或人物特点+具体依据。


对写作手法的考查主要有两种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解答此类试题,入手的角度有:

(1)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内涵,把握各自的作用。

(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联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探究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构思之妙。

(3)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分析写作技巧。在写文章时,有些作者会别具匠心地选用一些写作手法,委婉曲折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细心揣摩,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判断作者所用的写作技巧。

(4)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全文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是否做到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等。

(5)从选材组材角度入手。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明写法———述内容——析效果”,组织答案时,忌停留在文章表面作浅层次的分析。








翻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