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生活:挖掘寻常生活中的规律宝藏

 羊羊羊23tdzbux 2016-04-20

— [1] —

改变需要反馈

 

我们读书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

而最好的书,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本书,自己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可是,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是有经验,没反思。

如果我们只有经验,没有反思,我们的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

 

就像前几天,一位网友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说的:

“我们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去过滤信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你本来就以为最好最有用的。”

 

这位网友的意见是,反思可能没有用,因为我们的反思本身也是带着有色眼镜的。

 

是的。

然而悲催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只能带着有色眼镜生存。

 

但是,反思的价值在于:

反思能让我们发现自己带着有色眼镜。发现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做出改进。

 

我记得有一次,听到一个朋友说:

“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

 

我很喜欢这个定义。

 

教育,不是简简单单告诉你多少新知识;而是能够让你学会如何重新解读旧经历,产生新行为。

 

人能够改变自己,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很钦佩兰迪·波什(Randy Pausch),他在得知自己身患胰腺癌只有6个月的生命时,仍然选择快乐与乐观,完成了后来风靡全球的《最后的演讲》。

如果你还没有听过这个演讲,推荐你搜索看一看。

 

兰迪·波什是一个有着热情和梦想的人。他在自己的演讲中推荐了一本书——《一分钟经理人》。

 

这本书非常薄,但是里面有一个观点却非常吸引我:

“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及了关键问题——

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反馈。

 

因为,当生活给我们反馈的时候,我们通常有两种反应:

 

一,他不引人注意,被我们当做习以为常的事情忽略了;

二,看到了反馈,却给出了错误的应激反应。

 

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

 

 

— [2] —

拆生活:生活需要再加工

 

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

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怎么样才能把生活中的素材重新解读为洞见呢?

 

在《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展示了他是如何对生活经历进行解读的:

 

“从前有个人卖的鱼肉叫卡奈森鱼肉。而另一个知名公司也叫卡森。

(这有点类似百度和百度烤鱼的关系……)

 

森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想要收购这个鱼肉品牌。

 

每次卡森公司的人跑过去跟那个家伙说我给你20万美元,他说我要40万;

4年之后我说给你100万,他说我要200万……就这样一直讨价还价。

 

森公司一直没有把那个商标买下来。

 

结果,最后卡森公司的人无奈跟那个卖鱼肉的人员说,我们打算派我们的质量检查员到你的鱼肉厂,以确保你生产的鱼肉都是完美的,所有的费用我们自己出。


那个人非常高兴,很快就点头同意了,所以他的鱼肉厂得到了卡奈森公司免费提供的质量管理服务。”

 

这是查理·芒格了解到的一段生活经验。

类似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这个事情。

而这决定了人和人的差别: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解读深度,就形成不同的认知差别。

 

就这个故事,你可以停下来想想,从中收获了什么?

 

 

 

 


 

———督促你停下来思考的分割段———

 

 

 

 


 

让我们来看看查理·芒格从这个生活经验中学到了什么。

 

查理芒格对这个案例是这样解读的:

 

“这段历史让我明白,如果你给某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对文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正如你看到的,卡奈森公司为了顾惜自己的声誉,甚至不惜去保护那些不属于他的产品。”

 

你有没有发现,查理·芒格从这段经历中抽象出一个规律。

 

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尝试构建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

如果你给某个公司或某个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声誉,那这本身就是激励机制。

 

换句话说,你激励一个人/公司,不一定需要给钱,你也可以给他一个名誉,这便能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如果这个假设模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便获得了一个激励别人的新工具。

而且我们应该可以在生活的其他场景中观察到这一现象,并且也能想到如何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场景中。

 

比如,战争中“尖刀连”、“英雄连”的授予,公司颁发的“流动红旗”,都是在给予一个可以保护的名誉”从而激励别人的行为。

 

就我而言,我为了维持公众号原创质量的声誉,也会自己一大早爬起来写文章。

 

我们可以发现,查理·芒格从这个看似普通的生活案例中抽象升华,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应用假设。

 

这就是我所说的“拆生活”的能力。

 

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埋藏着启发的案例。

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他。

 

而解读的答案,很可能是一个适用领域很广的假设。

而当这个假设被广泛验证为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将其纳入到自己的临界知识中,作为我们思考和理解各种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因此,什么是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就是那些在底层发挥作用,可以帮助你预测行为并指导未来的规律。

 

而当我们能够运用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规律,去多维度地理解我们的生活,就能比那些仅仅依靠自己单一学科知识、凭借着简单经验应对问题的人,有着更大的竞争优势。

 

从概率的角度而言,你获胜的概率要大得多。

 

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

小的进步靠努力,大的进步叫更新自己的观念。

 

 

— [3] —

记忆的哈哈镜

 

更新观念是很难的事情。

我们甚至常常都无法意识到自己困在思维的牢笼里,更别提改变了。

 

不过,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开启这一模式,那就是:

如实地记录。

 

纳尼?

 

记录??

 

为什么要记录???

 

记录什么????????

 

别急,你先看下去。

 

你要记录的是:

你想获得的目标、你思考的过程,以及真实的结果。

 

这些事情我都知道啊?

记不记录有什么关系呀?

 

关系非常大!!!

事关人命!!!!

 

因为,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失调”。

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通过扭曲我们的想法,来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我们“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

 

比如,一个人想要戒烟,试了好几次都失败。

这件事情本身是很让人产生挫败感、觉得不舒服的。

这时候,他为了矫正这种失调,可能会说:

“我没能够戒烟,是因为我是真心喜欢吸烟,我的内心其实并不想戒烟……”

 

这时候,最初的想法就已经被扭曲了。

 

不仅我们自己会因为“认知失调”想要扭曲以前的想法,而且我们的回忆本身也很不靠谱,会火上浇油。

 

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可以证明。

 

想象一下你上个月和朋友一起乘坐公交车,或者上次和别人争吵的情景。

在你回忆的场景里,除了你的朋友或者同你发生争执的人,你是不是还看到你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回忆是对你见到的场景经历进行回放的话,你的回忆里是不可能有你自己的影像的。

 

你之所以能够看到自己,是因为,回忆其实是大脑对过去经历的重构。

回忆中出现的画面,是我们自己重新构思的。

重构的记忆,并不一定可靠。

而我们又常常会把我们自己大脑重构的记忆,当作准确无误的事实。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在庭审中,一位证人的证词对被告非常不利。

 

被告辩护律师问到证人:“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你没有可能记错吗?”

证人非常自信地说,“我的记忆力非常好,不可能记错。”

律师问道:“你抽烟有20年了吧。”

证人说:“是的,怎么了?”

律师说:“你20年前有没有抽过骆驼牌香烟。”

证人说:“当然抽过了。”

律师说:“那么你还记得骆驼上的阿拉伯人有胡子还是没胡子呢?”

 

证人这时候有点蒙,仔细想了想,然后坚定地说:“有胡子。”

 

这时,律师拿出一盒骆驼香烟。

事实上,骆驼上根本没有阿拉伯人。

 

我们不去评价证人是否作伪证,律师是否狡猾;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大脑并不总是靠谱,有时会让我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

 

事情的时间间隔越久,我们就越容易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

所以,当我们重新解读过去的经验时,就很可能面临扭曲事实的风险。

 

如果我们想从这个扭曲过去事实的“哈哈镜”里跳出来,我们就要把事情的过程记录下来。

不只记录结果,还记录思考的过程。

 

而且,更重要的是:

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

 

 

— [4] —

学习的视界

 

我们常常没有办法从生活中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超出了我们学习的“视界”。

 

“视界”是指我们能够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视野界限。

如果事情发生原因和呈现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我们就很难从中学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们洗澡的时候,出水开关分为冷水和热水。

打开水龙头,觉得水冷了,我们就拧热水;水不热,再一拧,好烫!

于是,再往回拧加冷水,反反复复要好多次,才能调整到合适的水温。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调水温要反复很多次?

 

答案是:拧水龙头的行动和出水的结果之间有10秒钟的延迟。

 

因为结果不是即时反馈的,因为有这10秒钟的差距,我们学习其规律便产生了困难。

 

10秒钟的延迟,就让我们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而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其因果关系在时空上并不是密切联系的,甚至相距甚远……

这样的规律对我们的经验处理系统而言太复杂了,超出了学习的“视界”。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从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更底层的规律,我们的记录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跨度。

 

这种时间跨度能让我们超越简单的应激直觉反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底层真相。

 

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些大智慧,正是这种超越“视界”的长期经验的总结。

 

比如:吃亏是福。

 

如果从短期的经验来看,吃亏是福是不成立的。

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获得吃亏后的福报。

 

事实上,即使很多人把吃亏是福这个道理挂在嘴边,可在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仍然是挺身而出绝不吃亏的。

 

因为,这个时候出现在他脑海里的可不是吃亏是福,而是:

“这不公平!”“凭什么欺负我!”

 

如果看不到事情背后长期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发生的事情本身做出反应,而无法顾及更长远的利益。

 

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生活在这种矛盾中。

 

如果你留心记录和总结,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言行不一。

再思考背后的原因,就更容易看到自己思维的陷阱了。

 

因此,记录是拆生活的第一步。

它能够让我们预防未来的自己对过去的自己所进行的扭曲解读。

坚持长时间的记录,我们才能让不那么清晰的规律线索逐渐清晰;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生活,变成精彩的案例集。

 

你还不赶紧开始出版你的生命经历之书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