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海赋

 踏雪寻梅梅花山 2016-04-20

竹海赋

杨先云

千里巴山南麓,万岭铜锣中脉。奇峰跌宕,翠云舒卷。五峰拥众峦而鹤立,五峰竹海绿竹冠丛木而遍生。若影若雾,似浪似海。斯地竹域,源远流长。巴国古族,賨人先祖。且歌且舞,善耕善战。自古便取资源,制竹弓以弑虎;从来巧用利器,作板楯而迎敌。骁勇冠巴蜀,威名震四方。

是故,竹因地沃而生,地因竹众而名。南朝梁国时期既划域置县,唐代久视元年始以竹称名。竹多且大而居首华夏,类全面广之称雄九州。莫比其甚,是为大焉。

吾观其竹,凌云蔽日,冲霄接汉。挺拔伟岸、正直虚怀如君子;素面高节、婀娜飘然恰淑女。遥想竹林七贤,浪形于其中,信步为径,而何等逸闲;当忆东坡居士,挥毫于斯旁,幽怀清心,之怎般雅致。其然,人竹相通耳。竹养于人心,人敏于竹性,竹之品,人之德也。

吾入其海,择径而步。曲径通幽轻风拂面。恬然其中不知酷暑,三友园傲立于此敢斗严寒。神清气爽,怨泯恩释。且登会峰楼,凭栏远眺。竹荫万顷气吞巴山云雨,绿浪千层势夺瀚海狂涛。听风涌竹啸,纳盛象于怀。叹天地之博大,感人生之豪迈。

踏访三友园,对话古贤。蹇家弟子削发出家,遍访名刹,筑殿弘道,终成一代佛学宗师;破山和尚操戒修持,三藏精熟,诗书双绝,誉称不二东方释迦。是之,堪当物华天宝,甚为地灵人杰

入座吟竹廊,满目贤文。徜徉于碑匾吟竹之佳句,感悟于今古贤达之胸怀。且寄情笔墨,或流芳后尘。

荡舟青烟湖,心若止水。静观天镜竹影,心随流云浅沉;闲钓野鱼游虾,情逐鸥鹭高飞。且淡泊人生,轻计名利,归真复本,忠其善性也。

品茗逸情亭,暑消忧散。碧云翠烟流入杯盏,鸟语蝉声扑至清茗。五峰竹海[1]饮青绿泉汤,品甘辛岁月。闲情随晨光朝露而起,逸致伴晚霞暮霭而归。噫吁!大竹乎,竹大乎。大之于县域全境,盛之于五峰诸峦。是曰:唯巴山别有此翡翠胜景,独斯地堪称其绿竹故乡。

己丑九月重阳后 杨先云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