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毒舌的尴尬

 圆角望 2016-04-20

◎ 李青 (武汉 媒体人)

毒舌在今天是一项受欢迎的技能,只要那条毒舌不是对着自己,大家都乐得看别人吃瘪。于是,拥有毒舌的艺人也就成了真人秀选秀节目的香饽饽,那么多类似的节目,不来点剑走偏锋,怎么能脱颖而出。像柯以敏这样,没有人知道她的成名作,甚至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的艺人,凭着一条毒舌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但是选秀节目中的毒舌评委,身份极其尴尬,因为评委对选手,天然就有着权力的不平等关系,对着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发毒舌,其实是相当恶劣的行为,叫做仗势欺人,但平心而论,谁又敢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说出什么刻薄话呢。所以说,毒舌终究是讨不了好的,以羞辱低于自己的人取宠,弄得好也不过逗大家一笑,弄不好反容易自取其辱,特别是如果这毒舌还特别低级,直接叫人滚蛋,那就更是大失分寸了。

正如最高超的骂人,是不出一个脏字而能让对手哑口无言,高明的毒舌,是看起来礼貌周全,实际上句句戳到人痛处。这要求的不仅仅是一条毒舌,还得有一双毒辣的眼睛。

能看出常人看不到的盲区误区,并且一针见血点出来,这类人至少在智识上是高人一等的,所以能毒舌的人常常是目中无人的,这也瞧不上,那也看不惯,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这样又陷入另一重尴尬,“恃才傲物”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看起来是说这人有才,实际上还是说这人有缺点。世间真正大才,心态倒会变得平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这样的词,可不是用来形容普通人的,说的是大才者不以大才为傲,高位者不以高位为倨。比较起来,毒舌伤人者,再如何才华横溢高瞻远瞩,在格局上已经输了。

一个人待人接物的平和,虽是一种教养,但也不全是教养,更多是境界。被教养所拘,毕竟不是发自内心出于自然,只有当境界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还会和常人计较什么?

比如杜尚,就是那个随手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把小便池送到展览会,凭一己之力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大师,想像中这样的人该是睥睨一切,口出狂言,放浪形骸,桀骜不驯的。但是杜尚不是,他是一位把礼节和教养融化在血液中的优雅的法国绅士,散淡安静,却又卓尔不群。

所有现代艺术流派都想认他为鼻祖,拉他做一面大旗,但他和所有流派都保持着疏离。他从不与人争论,更不用说毒舌了,对于不赞同的事,他用避而不谈来躲开。他从不用“比……好”这样比较的方式来判断一个人,这样的人当然不会随便批评他的后辈,他只是说:“我属于我的时代,我比这些人年长十几岁。”

这样一个在艺术、在人类思想、在社会行为上都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却终生没有一个敌人。

敌人也好,同盟也好,和我们冲撞磕碰的,交结厮混的,都是和我们挤在同一个空间讨生活的人,谁也别瞧不起谁,你要是真牛,你咋不上天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