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话| 去寻找一个途径,来抵达你自己

 夏天新阳 2016-04-20
  有时候我们对他人的了解胜过对自己的了解,而认识自己不知道从何下手。什么原因呢?其一是因为我们没有借助一个工具或者途径,以致于纯粹地自我认知显得很难,其次是认为自我认知是一条路,终点的那个自己才是真实,其实不然,起点本来就已真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寻找一个工具或者途径,来抵达当下的自己。——编者按
  同事每天在各种能够随手抓到的纸片上画画,线条简单,笔触随意,一些感受或心情,抽象或具象,然后手机一拍发在微信上,像是记录,也像是一种倾诉,简单而美。
  几年前我也曾经尝试过画画,那时候心情低落,用了非常浓重的色彩,大概是内在某些激烈情绪的表达。但画画不是我的路,我一向更喜欢写字,每天留出一段时间,在桌子旁坐下来,执笔在空旷的纸页上疾行,虽然写字让人煎熬,但它还是让我感觉快乐,某些时候我甚至觉得全世界只有手中的笔才是我唯一的同盟,就像美国女作家娜妲莉·高柏说的,“书写是一道裂缝,通过它你可以爬进一个较广阔的世界,进入你的荒野心灵。”
  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表达通道。有的人是摄影,有的人是做菜,有的人是跳舞,有的人是织毛线、做家具,或者拧魔方。再或者每天有那么一二十分钟,一个人默默地走上一段路,也是好的。
  有时候我们做这些事是为了与他人沟通,有时候则是让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通过这样一个途径慢慢地呈现或释放,还有的时候,我们是透过它们来慢慢抵达自己的核心。
  还记得去年冬天看保罗·柯艾略的《朝圣》,里面讲到许多静心方法,保罗称它们为“灵操”,其中有两个灵操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找影子”:日落时分,在一个影子交错的环境中,试着分辨每一个影子的来源,将它们与周围的树木、建筑物或其他投影者一一对应。另一个灵操是“慢走路”:选一条你经常走的路,这段路平时你可能花十分钟走完,那么这一次你花二十分钟走完它。即使路过你的人觉得你有些奇怪,也不要理会,慢慢走,并且注意观察道路两旁的树木、花坛、房屋、高楼、垃圾箱,以及路过的车辆和人群。
  这两个练习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通过做它们,我忽然看到了自己的僵化和麻木。在这样一个匆忙的世界里,我常常还以为自己是多么地感性和富有直觉,却不知自己和大部分人一样,丢失了大部分感知,像一台被写了程序的机器一样运转着,还这样无知无觉……
  还好有每天的书写练习,它帮助我对抗那个想要像机器一样快速而方便运转的内在机制。透过书写,我体验到每一个微小事物都值得仔细描摹,在描摹它们的时候,书写者的存在和感知会像水份一样沿着最细微的触须渗透其中。此时这些眼前的事物已经不再是身外之物,它们成为感知者的神经末梢,承载和流动着从他内心涌动而出的能量。这些事物是容器,同时也是感知者本身。作品中的细节描述,其魅力不仅仅在于它们可以将场景还原,更在于它们一旦被阅读、被感知,那些存在于触须之中的流动就被重新唤醒了,如此我们便进入了写作者所感知的世界。一个写作者,应该学习把万物都作为自我意识的容器,如同禅宗,观察一朵花,就进入那朵花、成为那朵花。而萨满们的意识旅行,大抵也是同样道理。通过写作,我们也可以打破界限,与万物融合。
  画画也是如此,不管你是画在纸上、墙上,还是皮肤上,不管你是会画还是不会画,只要你可以握笔,就可以让画笔带引你,开启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当然,不止画画,有很多途径,无论如何,去寻找一个途径,来抵达你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