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云的“四不”警告 高德一个也没听进去

 haw911 2016-04-20

网络流行语说,“理都懂、然并卵”,你说得道理确实都对,我也能理解,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就陷入了这个误区里。最近几天,笔者一直在关注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在舆论上的“暗战”,然而昨天百度地图宣布国际化之后,笔者意识到,对于这两款成熟产品之间的竞争来说,舆论上的“暗战”仅仅是战术层面的小插曲,对大局毫无影响;在真正的战略高度上,高德近年来已经逐渐陷入了迷失。从当年的行业王者,发展到当下的行业跟随者,高德把马云总结的“最怕就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的“四不”智慧,一个不落地全犯了。

看不见:Google地图、搜狗地图、百度地图是什么gui

成立于2002年的高德,在2003年开发完成了数据采集工具和编辑处理平台,2004年获得地图甲级测绘资质,从此开始向各品牌车企提供电子地图,做他们的供应商,这其实也是现如今的高德非常重要的业务之一。当时,普通用户查看地图仍然以纸质地图为主,电子地图的应用几乎仅限于车载领域。然而,在高德等其他专心做图商的品牌所看不见的地方,一个潜在的威胁正在崛起。

2005年2月8日,Google地图正式上线;此后,搜狗和百度也在2005年内推出了电子地图服务。正是这些看似并非竞争对手,而是销售客户的品牌,日后成为了高德“看不见”的竞争对手。

看不起:这有什么可做的,还是卖图资好

面对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电子地图服务的产生,高德并没有改变既有的发展策略,从高德在此后一系列的大事记来看,基本还都是围绕成为某品牌的地图数据供应商、与某品牌合作提供位置服务、获得融资多少这样的信息。从下面这张来自Google趋势的走势图可以看出,在2009年以前,“高德地图”这4个字几乎没有存在感,相比搜狗地图和百度地图简直没有可比性。

马云的“四不”警告 高德一个也没听进去

高德地图、搜狗地图、百度地图自2004年以来在Google趋势中的走势

但人们的使用习惯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以iPhone和Android为首的智能设备的崛起,使得人们把在PC上养成的查电子地图的习惯延伸到了手机上,加之手机GPS的普及,使得地图从原本的小众变得大众一些。

看不懂:明明可以收费的为什么要免费?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比想象更快的速度开始普及,智能设备的崛起使得各大电子地图品牌也都开始推出基于该平台的地图、导航软件。而在智能时代,对于高德冲击最大的,当属2013年百度突然宣布百度导航全面免费,并对此前购买的用户全额退款。习惯了收费的高德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显得措手不及,甚至抛出了百度是互联网公司,本来就不应该收费的说法。

事实上,高德当时做出这样的回应,与其看不懂产品的演进和市场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在纳闷明明可以舒舒服服的赚钱,为什么要免费白给别人用呢?而从近年来的产品发展来看,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这样的APP已经取代了高德导航、百度导航这样的产品的地位,这是用户使用习惯发展的必然趋势。

跟不上:从领导者到跟随者,却逐渐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

在经历了那场免费大战之后,百度地图进一步打响自己的品牌,提升了市场份额,渐渐地,原本的领先者高德被追上、甩开。经历了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三个阶段之后,高德进入了跟不上的时代。虽然后来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进入俞永福时代,但经历了前期的惯性累积,高德想跟却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近年来,高德市场份额逐步下滑,除了花样炒作代言人语音包以外,在产品功能领域乏善可陈,新版手机版高德地图更是在导航界面中全盘“借鉴”了百度地图的UI设计和产品逻辑。

而俞永福在多个场合所鼓吹的专业性、采集能力,也常常被事实打脸。最近的一个案例是,四姑娘山景区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提示信息,说高德地图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给游客造成非常大的困扰,高德方面得知此事后宣称派驻采集队伍奔赴采集,但在百度地图已经完成采集并将采集信息上线后,高德地图的采集员却还在采集中。

就在昨天,百度地图宣布了国际化战略正式向世界出发,并提出年底覆盖超过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图的目标。对比之下,在百度已经推出包含港澳台日韩泰新等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地图的当下,高德地图甚至连台湾省的地图服务都无法提供,不禁令人唏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