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把养老钱送给“药”骗子!

 nangongcunfu 2016-04-21

莫把养老钱送给“药”骗子!

我们都知道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对养生是有好处。但是如果有人说在他们那泡脚可以包治百病,把这泡脚水喝了还能美容养颜,您可能会觉得这荒唐又滑稽,还有点犯恶心。但是,就有人对此坚信不疑,排着队去喝洗脚水。这个养生馆藏在山西太原的一个小区里,一大早这里就坐了不少人,有的老人正在泡脚。看着记者上门,养生馆老板赶紧现身说法来揽客。(光明网  418日)

近年来,“隐性”推销活动越来越多,什么免费讲座提供体检、免费参观厂房提供午餐、免费农家乐一日游——推销保健品的公司花样频变。最后老人们往往就是将自己养老的钱大把大把地拿出来,换回一堆价格不菲、用处不大的所谓的“灵丹妙药”。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人们将养老钱拱手相送?对此,笔者观点如下:

其一,老年人身体存在疾病。大家都知道,保健品都是宣称啥病都能治,抓住了老年人的想长命百岁的愿望。老年人身体状况大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有的可能是常见病,有的是突发疾病,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身体能够健康起来。而这些所谓的保健品讲座常常夸大其词宣传自己的产品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如何好。为了健康,老人往往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其二,老人心理上缺乏关爱。一些老人,其子女等晚辈大了以后离开了家庭,这时能理解自己情感的亲人要比参加社会活动、工作时少一些,此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孤独感。而一些免费活动,除了一些“利”的因素外,能与同龄人一起聚会,也是一种吸引力。也许他们参加活动的初衷并不是想去买东西,但在营销人员不断推介下,从众心理就会起作用,可能会买回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其三,监管空白留下空子。据我所知,目前相关部门打击违法推销保健品主要检查是否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但很多情况下商家有正规的手续,保健品说明书、宣传单上并不存在夸大宣传,销售人员往往是暗地里向老年人肆意夸大功效,收集证据非常难,除非有现场录音或录像,否则这种虚假宣传很难取证。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成了“冤大头”,吃亏上当不说,有的人甚至因此贻误了治疗时机。笔者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相关监管部门要做好监管衔接,联合执法,填补漏洞。莫让老年人把养老钱送给了“药”骗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