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益香(香药连载)

 学苑中医 2020-11-09


中医名方化生香

(古方、经方、验方)

 中医名方化生香,是将具有香方特性的中医传统经典方剂,制成不同的香品,按需使用。

比如:一天的学习、工作奔波劳碌后,睡眠时熏一炉养心安神香,使体力尽快的恢复;或脐中放一粒气血双补香粒,使一天消耗的气血在睡眠中迅速得到补充。再如:生活、工作中难免有摩擦、不愉快,睡眠时在脐中纳一粒疏肝解郁香粒,可在入夜24点至临晨3点,肝胆经开启时间里,将郁滞疏解排出,第二天醒来一身轻松,心情愉快地投入新一天的工作。这就是中医名方化生香带给人们养生保健的疗效与便捷方法。

本书中介绍的中医名方化生香选取的经验方,一是具备香方功能,二是以补养保健为主。将药方化生为香方,以功效香的形式使用,同时将香之功效予以说明。这样的香品可广泛应用,并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将一些具有保健功效的经验方化生为香,以脐香、枕香或熏香的方式应用,大大方便了一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或一些进行性消耗气血的人对自身进行调理。这些人,因工作、生活的压力,气血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脚步匆匆,心也匆匆。中医养生,对于他们可望不可及,只能任由气血消耗,耗到极限生病才看病吃药。作为一个临床几十年的中医大夫,面对这种情况,不能只感慨叹息。经过长久的思考、探索,一个应对慢消耗,进行慢补充的方法酝酿而生。先贤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可用之于保健的经验方,针对亚健康病人每一个时期的特性,不同的证候,选用相应的方剂,变化应用,是一件值得努力去做的事!

从汉代至清代,包括文学名著《红楼梦》里都有很明确的香的功效与应用记载,本书第一章所列香品均是保健香。在香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太多的香品,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如果我们今天能够用药香的这种形式、用药香明确的功效来为健康服务,那是香的历史必然。香从最初的驱瘟避疫,至修炼家用来通关开窍,都是香的功效在一定范围内的应用,而如今人们对它更多的了解是用来祭祀、礼敬神佛、沟通天地、更深一层的开启自身灵性,提升自性,这些似乎神秘化了,其实不然,从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理上说,这一理念非常明确,一个人的正气充足,那么这个人是阳光的、健康的,也是充满智慧的。

下面所列的妙香系列,是针对现今常见健康问题根据古方、经方、验方而制作及选用的,如妙香—延寿丹,从健脾养胃,调经养血入手,达到添精补髓的目的。我们知道,脑为髓之海,髓空则脑空,在中医里,现代老年痴呆症即是髓空的表现。常用此香,添精补髓,可预防老年痴呆,但已患了老年痴呆,请一定去医院看病及服药治疗。再如,用解郁功效香,针对工作中与同事、客户等关系处理不好,所产生之不愉快等,通过及时疏肝、解郁、理气,防止“郁”进一步发生病变。

妙香系列,之所以妙,就是可以通过香的不同功效及应用形式,缓解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常见及多发健康问题。 

补益香

1、妙香—延寿丹(添精补髓)

组成:白术(土炒)青皮生地黄厚朴(姜汁炒)杜仲(姜汁炒)破故纸(炒)广皮(去白)川椒青盐黑豆巴戟天(去心)白茯苓小茴香肉苁蓉各50克

制法:入铜锅或砂锅内,用水二十小碗,桑柴文武火煎至十小碗,将水盛出,复煎药渣,用水十小碗,煎至五小碗,去渣不用,将两次药汁十五碗,并黑豆二升,入锅内,用火缓煎水干,盛起俟冷,加丁香粉10克,沉香粉10克肉豆蔻粉10克。用瓷罐装贮。

功能:添精补髓,健脾养胃,健体轻身,调经养血。

此香由(宋《验方》)延寿丹化生而成。

妙香用法:一、脐香法,将上药用炼蜜,或直接用温开水调成膏状,用时取能将脐填满大小即可,外用胶布封贴。一日一换。

二、篆香法,上方少用炼蜜或先熏香再篆香

三、熏香法,上药用炼蜜调湿调均收藏,炼蜜勿多,见湿即可。每晚睡前用电熏炉,将香药放炉内,先将炉温调至200℃以上,15分钟后将炉温调至180℃即可入睡。熏过之香药,微有焦黄或黑没有关系,收集一处,做篆香用同样可达到效果,并可调养情趣。



 
本书以中医的中药药性理论为依据,论述人与香药、药香的关系,从人体对药香气味的生理需求,进一步明确香药及药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养生保健的功效与作用 。

本书搜集整理了有关古代典籍中,具有芳香特性且具养生保健功能的传统香药与药香,通过总结、归纳,完善了药香的使用类型,如枕香、脐香、煮香等;同时将现代中医医籍中一些中医名方、验方,家传经验方等,结合本人多年从医的临床实践,通过重新组方制香化生为新的香药方,拓展了香药的治疗方法,以熏吸的方式达到养生保健作用,如针对失眠、高血压、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美容等等,相应的有“雲山消困催眠香”、“ 雲山疏郁清神香”“”。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的香品保健爱好者,提供保健资源。另外,本书也收录了一些香道之传统名香香谱,供读者在香品保健之余探讨鉴赏。

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既包含中医外治法的又具有修身养性作用的香薰养生保健方法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