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早“吃菜”: 潭西童谣云:“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饱饱。”这首童谣,说的大概是年初一早上要起早身祭祖,年初二早上要起早身回娘家,到了年初三,就可以睡个美觉了。 潭西习俗,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用斋饭祭拜祖宗(也有年初一子时放完开门炮后就开始拜祖宗的)。按潭西传统习俗,年初一整天都要“吃菜”(吃素)。现在,也有改成只吃早上一顿或者早上和中午两顿的。所吃的菜式有荷兰豆、豆干、飞菱菜、菜脯(萝卜干)、地豆米(花生米),菜头丸等等。 初二早开甜粿: 年初二早上,家家户户要开甜粿(年糕)。旧时习俗,潭西人过去一年家中有丧事、而且当年没有“换红”的,过年时就不能炊甜粿。年初二早上,村里开完甜粿的人家都会拿一片“甜粿”去给没有炊甜粿的人家,对方会回赠两个桔子。有了丧事的人家,要将全村各户送来的百家粿晒成“甜粿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逝了亲人的人家,一般都会在亲人逝去“头七”那天“换红”。换了红,过年就可以炊甜粿了,这样也可以节省去许多繁文缛节。这样一来,别人也不能在年初二这天拿甜粿到其家。三十夜(除夕),有丧事的人家必须在村里祠堂外墙的公告栏上贴一张红纸,上书:年粿告辞!落款人是逝者直属儿子的名字。这张年粿告辞书,意在敬告全体乡亲,自家已经“换红”,不再接受大家的“甜粿”。 另外,年初二这天,嫁出去的”走仔“”(女儿)要回娘家拜年,并带上甜粿,俗称“送粿”(现在为了简便,一般都不再带甜粿了)。
潭西童谣云:“初一娶,初二生,初三抱子返外家。”其实,潭西甚至整个海陆丰地区,“走仔”(女儿)和女婿都是年初二或者年初四这两天返外家(娘家)的。如果“走仔”婆家过去一年中有丧事,“走仔”过年时就不能返外家,反而要先等婆家的人先去“走仔”家,然后“走仔”要到“年庚开”才能返外家。 “走仔”返外家,父母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款待。 吃完饭,“走仔”、女婿会拿出“封包”给父母(岳父岳母)“die腰”(压岁钱)。外公、外婆、舅舅、姨妈也会拿出“封包”给外甥“die腰”。另外,”走仔“、女婿还要到亲房厝内家里去拜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