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34 出游|在西葡—里斯本

 感慨往事如烟 2016-04-21



西葡之旅第二站:葡萄牙里斯本。


结束了塞维利亚的行程以后,直奔葡萄牙。因为舒服和省钱不可兼得,所以我们选择了夜大巴直达的形式。之前有人极力劝阻我不要坐夜大巴,因为不舒服又累人。其实体验了一下感觉还好。


在塞维利亚看完弗拉明戈表演后将近十点半,夜大巴十一点半发车,我们便拖着箱子慢悠悠地找路,地图显示从圣十字区到车站也就十五分钟。因为是老城区,一路上穿越了许多暗黑的小巷子,一直隐隐担心会出意外,因为这简直就是作案的最佳时间和地点…… 不过事实证明我们还是多虑了,除了大路上,我们基本没碰到一个人。


夜大巴十一点半发车,第二天早上不到当地时间七点到达里斯本的车站。要注意的是西班牙同法国是一个时区,而葡萄牙则要早一个小时。车上有几个同龄背包旅行的中国和韩国妹子,没有什么不安全的因素。在座位上坐着睡觉确实不太舒服,中间两三点的时候会有人上来检查护照,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不方便了。夜大巴价格是35欧左右,最好在网上提前预定。如果自认为身体素质还可以,那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选择夜大巴了。


里斯本初印象





从大巴站乘地铁到了拜夏区。一出地铁站,看到的是蒙蒙亮的天。狭窄的路,有些破败老旧但很有味道的建筑,还有小小的电车轨道。



天亮了后好看很多,可以沿着路一直走,走到大海。

图中红色的就是有名的小电车。


里斯本的地铁站值得单拿出来说一说。

这里的每一个地铁站内装饰都不同,几乎全是各种壁面瓷砖艺术作品。


迎接我们的第一个地铁站就长这样。图是网上找的。


仔细观察,里斯本的地铁分四条线路,而且都有别致的名字和图案相配。蓝线—海鸥,黄线—向日葵,绿线—帆船,红线—罗盘。乘车的时候不懂葡语不要紧,跟着颜色和图案走就可以。


在网上找到 一篇蛮有意思的文章:《世界独一无二 陶瓷地铁公共艺术—里斯本地铁》,有兴趣的可以搜来看,里面有多图介绍。


特别提醒:这边的交通是一卡通形式,所以在第一次购买车票的时候需要先在购票机上0.5欧买一个绿色的卡,然后往卡里充钱。不要丢掉,不然每次都要多掏0.5欧。地铁、公交、船、火车都需要这张卡。


贝伦区



贝伦区是一个大区,集中了许多有名的景点。坐公交和市内火车都可以到达。这里有现代画廊与博物馆,设计师商店,英雄纪念碑,修道院等景观,还有传说中最好吃最正宗的葡式蛋挞。



贝伦塔。赶上天晴的好天气,天就是这么蓝,不用加滤镜。



与贝伦塔合影。天气虽好,但是由于直接临海,海风实在是太大了!大西洋的海风生生地往脸上刮往怀里钻,根本抵挡不住,整个脸都吹僵了。奉劝妹子们也别戴隐形,否则会给海风吹干。还有阳光非常强,晒得人睁不开眼,天气好的话建议戴墨镜。


贝伦塔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葡萄牙七大奇迹之一,原先用来关押政治犯,所以塔内有一些阴暗潮湿压抑的地牢,还有用来防御的大炮。感觉地牢没什么好看,但是可以登塔眺望一下景色。学生票三欧。




好了,下面是摆拍时间。毕竟要值回三欧的票价。

女孩子们一起出游你们懂的。


你们不喜欢也得看,毕竟发什么我说了算。(霸道总裁脸



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侧脸大法好。



在塔上还可以看到四月二十五号大桥,曾是欧洲第一长桥。


沿着海边走,五分钟到达大发现纪念碑。


贝伦区最重要的纪念物,为纪念葡萄牙航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亨利王子而建立,侧面还雕刻着达伽马、麦哲伦等人。整个建筑是一个船头的造型,一副蓄势待发去乘风破浪探索世界的样子。


我想他们当年出发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此行开辟出新航路,找到新世界,没有预料到此举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对文明的发展有多大影响。站在这里,高中时反复背诵的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一下子又都浮现出来了。这座碑便在我心里又高大了些。


由此想到,读书让我们所看到的景色不仅是单薄的建筑还有背后的历史,而走世界让我们所读的书不仅是文字还有现实的佐证。所以读书和走世界,缺一不可。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同样是世界文化遗产,葡萄牙七大奇迹之一。实在是太大太大了,要用全景模式才能拍全。



连接的圣玛利亚教堂部分。



哥特式的教堂大厅,内部很像塞维利亚主教堂。

因为时间原因(赶着去吃蛋挞)来不及排队,所以只参观了免费开放的教堂部分。


葡式蛋挞

大力推荐这里的葡式蛋挞!

推一家店:千万不能错过1837就开始营业的百年老店Pastéis de Berlim。就在修道院附近,走路十分钟内到达。


点了最有名的蛋挞,一个贝伦球,两个鸡肉条,另外两个忘记叫什么了。强推蛋挞和鸡肉条!蛋挞的外皮烤的酥酥的,里面又甚是松软,甜度一般,口感很细腻,搭配肉桂粉吃好。这一顿每人才四欧多,不知道甩肯德基蛋挞几条街。鸡肉条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肉质相当腻,而且里面实打实全是肉,非常紧实。而且简直太香了!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想流口水。贝伦球个人觉得一般,有点超过我能接受的甜度,糖霜也比较多。

店里人非常多,堂吃需要等位,服务生们都很gentil。


圣乔治城堡

感觉里斯本有些像重庆(虽然我没去过重庆),城市起伏大,在城里走路像爬山一样,永远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到哪里,也无法预料何时会突然出现一条路一段台阶。有的车行道都是三十度。找圣乔治城堡着实找了半天,虽有谷歌地图和city map在手,无奈藏得太深,中间问了好几次路才找到。当时在地图上看到许多红色的短线不知是什么意思,实地走一走发现是无穷无尽的台阶。在城市中穿行既像爬山又像走迷宫。

不过圣乔治城堡的景色值得一寻,也算没有白费力气。


站在山顶可以俯瞰全城。



坐着晒晒太阳相当舒服。



城堡大概就是这样。因为卡尔卡松都去过了,一路上爬山上来又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就懒得上去了。



在这儿又看到了散养的孔雀,没错是又,难道这边的孔雀都是散养?好几只大孔雀在草坪上溜达,任由游客拍照逗弄,最后都呼啦啦地飞到了树上。在除夕看到孔雀上树也算是吉兆,希望2015大家都能有好运。


三蹦子文化


一路走来发现里斯本里有一些摩的一样的车,像极了中国北方农村里村头儿的三蹦子。搜了一下这车叫tuk-tuk(嘟嘟车),虽然名字洋气一点但是本质都差不多。大概因为里斯本道路起伏大而且小路多,这种交通形式才比较普遍。而且车子都布置的比较用心各具特色,也算是一道风景。


有轨电车文化

据说这里的电车是欧洲最古老的电车之一,看起来有些破旧,完全不现代化,大概只有法国电车两节的长度。

最著名的28路,几乎经过全程最美的区域——阿法玛、上城区、拜夏区和奇亚多区,看尽老城、新城、古堡、广场的如画美景。

这种看似与现代社会脱节的交通方式依然存在着,并且是当地人主要出行方式之一。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又十分符合这个城市的格调。


里斯本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古时经历了1755地震的摧残,现在又承受着欧洲经济危机的重压,失业危机困扰着居民。这座城市古老破败,城市上空有交错纵横如蛛网般的电线,有随街晾挂的衣物,有破碎坑洼的石子路,有狭窄逼仄的巷子。


在这里似乎没有什么时间观念,一切都慢吞吞的,然而在古老的建筑中又夹杂着色彩斑斓的瓷砖和明媚鲜亮的小电车,让灰色调的气氛热烈起来。整个城市也变得温和、宽容、年轻,可以让初来乍到的游人放下其他怀着愉悦的心情欣赏这里,在任意一个角度发现美好,在任意一个时空留下记忆。


虽然这里没落,但热闹犹在,时间不紧不慢地流逝着。在这个温和的城市,不必紧张不必顾忌,只负责快乐就好。



我爱搜集冰箱贴,基本看到有意思的冰箱贴都会买回来。在里斯本入手两个,其中都有电车元素。


涂鸦文化

涂鸦文化并不是里斯本的专利,也不是葡萄牙的。似乎在欧洲总是常见涂鸦。大街小巷只要有空的地方基本都会被涂上,桥墩上,房顶上,甚至学校厕所的门上都布满了涂鸦。


在里斯本一路走,更是看了一路的涂鸦。



我并不觉得这些涂鸦影响市容,反而给城市增添了很多色彩。希望国内的城市也可以给涂鸦留一块地方,让城市活泼起来,而不是一味地遮盖销毁。


瓷砖文化


里斯本有“瓷砖之城”的别称,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用瓷砖装饰的屋子。并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在这里瓷砖就是最原始的用法。除了在建筑上,地铁站里,还有不少瓷砖壁画,许多冰箱贴就是一块瓷砖。


在塞维利亚时感觉瓷砖的应用也相当广泛,我还入了一个瓷砖样子的冰箱贴,上面是大教堂的图案。


查资料搜到这样一句话:“16世纪自西班牙的seville从摩尔人那里传来瓷砖装饰技法,葡萄牙人就把这他们称为Azulejos的艺术发扬光大,无所不用其极,从寻常人家到教堂,到火车站,都被覆盖有各种风格的瓷砖。 ”


怪不得,原来是从塞维利亚传来的。


街景



里斯本主教堂,实在跟巴黎圣母院长得太像了。


罗西奥广场。


情人节刚过不久,广场上设立了几个架子,上面锁满了锁子,上面的铁片写着情话。


写在最后


总之这里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城市,有机会还会再来。

值得再来。


下期预告:NO.35 出游|在西葡—辛特拉、卡斯卡什、波尔图

下一个目的地:希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