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5亿打造芜湖城南过江隧道项目

 洁洁赢 2016-04-21

导读:2016.4.20日,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入公示阶段,大家一直关心的过江隧道的线路、长度、时速、工期、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答案。45亿,让我们来看看芜湖是如何打造“皖江第一隧”的?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长江皖江段“大拐弯”处,西起的江北新城纬一路(滨江大道南),东至江南主城的大工山路,隧址距离下游的长江大桥约9km。工程全长约5.8km,其中隧道建筑长度5000米,收费站及部分接线道路810米。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35.56h㎡,其中永久占地12.16h㎡,临时占地 23.4h㎡。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方案,设计行车速度主线为80km/h,即未来通过该隧道过江仅需4分钟时间。

本工程拆迁各类房屋共计 90100㎡,拆迁房屋均位于鸠江区,采用货币包干拆迁制,拆迁安置费用由建设单位统一交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解决拆迁问题。 本工程总投资45.26亿元,其中建安费,34.08亿元。总工期54个月。

功能定位

城南过江隧道是安徽省内17条过江通道规划重点项目之一,也是芜湖市“两纵四 横一环”的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骨架线路之一,是由九华北路—弋江路、峨桥路—S206 省道、长江大桥—通江大道、大工山路—纬一路、中江大道等五条快速路围合形成的 “日”字型城市快速路内环线的南端过江段,同时直接为江北中心区、江南中心区和科教产业新城区服务,城南过江通道承担芜湖市内的过江交通,也具有城市环线的重要功能。

工程计划

本工程设计将泥水盾构法隧道作为推荐方案。盾构法是在设于江底的钢壳内掘进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江北敞开段、江北暗埋段、江北工作井(始发井)、盾构段、江南工作井(接收井)、江南暗埋段、江南敞开段、接线道路等

交通流量预测

技术标准与设计年限

交通组织疏解方案

道路景观设计

作为地下交通性建筑,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根据其使用功能及城市景观的要求作适当的装修, 使隧道在色彩、线条及造型等方面具有交通性建筑简洁明快、庄重美观、线条流畅的特色,并体现时代特色。如下图所示的上海军工路隧道在隧道进出口立面设计上,采用了向前突出的弧线形白色挑檐,形式简洁,同时在挑檐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弧形白色钢架,使整个立面造型活泼、富有现代感。

排风塔景观设计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计划设置两座风塔,分别位于江南、江北工作井附近的绿化带之中。充分运用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这一美学法则、运用植被等经济型调和手段,以谋求建筑结构、风格、体量等形态因素及色彩等方面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一致。

饮用水源保护区影响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于K4+200~K5+610下穿长江,经过利民路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隧道顶距河床底部20~45m,隧道距离一级保护区最近距离1.8km,距离利民路水厂取水口最近距离2.3km,穿越二级保护区总长度1.41km(其中穿越二级保护区水域1.01km,穿越二级保护区陆域400m)。

看了这些分析,大家是不是对芜湖城南过江隧道有了基础性的认识,芜小新也是一字一句陪大家把环境影响报告书捋了一遍,芜湖跨江发展少不了你的这份关注和期待,快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他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