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镜头与现代镜头的区别

 sugarfree1989 2016-04-21

老镜头普遍立体感强,细节丰富,焦外活跃生动。由于反差比现代头低,高光控制一般都比现代头好,缺点是逆光的性能普遍比现代镜头差。

现代头锐度高,饱和度高,失真小,反差高,抗逆光性能强。缺点是立体感不足,成像生硬,高光控制与细节过渡不如老镜头,焦外成像比较呆板。


从用料方面看,老镜头在当年不是普通商品,甚至可以说是艺术品,制造不惜工本,由于不用考虑自动对焦,老镜头的绝大部分成本都搁在与光学有关的地方上。其中最注重的是玻璃,老镜头当中的大牛头必然采用了好玻璃。现代头则注重镀膜和电子部分(比如对焦是否更快),为了自动对焦,选玻璃就要在重量与质量之间找平衡,玻璃再好,太重了没法做自动对焦就不能采用。


故此,买老镜头太划算了!在当年都是超级贵货,用料十足,因为那时摄影是贵族的玩意、专业人士的专属领域,产品不用太考虑成本,而且受制于当年的工艺水平、镀膜技术和设计计算能力(还没电脑),好镜头都是靠实打实地用昂贵玻璃把画质逼出来的。而现代镜头,就是纯粹的商品,看着市场吃饭,不是为了做到最好,而是为了卖得出去,所有产品都是各种妥协的综合。现代镜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追求MTF检测的高分,其副作用是,没了人味儿!毕竟照片最终是给人看的,而不是给仪器看的。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总觉得老镜头比现代头更有味道。


有人会说,MTF曲线检测镜头,是最客观、最科学的方法。其实MTF是通过分析镜头拍摄大大小小的黑白线所得的分数,来告诉你镜头分辨率和反差的函数值,这并不是好镜头的全部构成因素,例如直接影响视觉美感的色调变化、色彩风格、焦外特点,都不是MTF能测得出来的。在这里必须建立一个观念:锐利感并不等于高解像力,高反差的镜头可以使人产生锐利感并在MTF图上得到很好的测试分值,眼睛看起来却是无细节的死锐,所以许多MTF高分的现代镜又硬又平,没有立体感。真正高解像力的镜头反差适中,绝对不会死锐,而是饱含大量的细节,刚中带柔,给人强烈的立体感。


现在玩电影头已经成了风潮,解像力更高、色彩更棒、味道更好是电影头给所有刚接触它的的摄友的第一印象。这是有原因的。大家知道,画幅越小,对镜头的分辨率要求越高,画幅越大,分辨率要求越低。例如,120(中幅)镜头的分辨率是60线,片幅更小的135镜头(下按大众习惯,称之为全幅)需要做到100线,才能同样清晰。当初,4/3镜头面世时,奥林巴斯工程师自豪地宣称4/3镜头分辨率是200线,比全幅镜的分辨率高2倍!我不知道他们为何自豪,4/3片幅面积只有全幅的1/4,焦距转换系数是2倍,4/3镜头分辨率也要X2,所以分辨率要做到200线,才与全幅镜头的100线相当,除非你把4/3镜头用于全幅,否则在4/3机身上,你顶多与别人的清晰度持平,这有何值得自豪的呢?


如果不考虑像场仅看画质,镜头分辨率的游戏规律是,大画幅镜头用于小画幅机身----减画质,这解释了为何120镜头转接在全幅上使用,像质又粗又软;而小画幅镜头用于大画幅机身----增画质,这是电影头比相机头解像力更高的关键。


因为35毫米电影画幅约是全幅的一半,16毫米电影画幅比4/3还要小,所以,电影头的分辨率必须具有比相机头高得多的分辨率,才能用于电影银幕这种大面积显示。由于电影头是工业品,制造成本允许较高,不用像相机头那么抠门,镜头的实际像场常做得比电影画幅大,以截取中央部分的最佳成像。通常,40以上焦段的35毫米电影头,像场几乎都可以覆盖全幅;100以上焦段的,像场大多可以覆盖120。我还测试过不少75和85焦段的电影头,像场居然比许多全幅的同焦段镜头还大,可以覆盖645甚至120!有了较大的像场和比全幅高得多的分辨率,使得我们能够玩“小幅镜用于大幅机----增画质”的游戏,这就是电影头具有更高解像力的先天优势所在。


另一个方面,由于电影需要突出戏剧感,电影头的发色通常会比相机头更加饱和甚至夸张,而数码相机色彩不如胶片,电影镜接数码相机,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我用电影头接数码相机,拍的片子,色彩如同幻灯片,直出已经很饱和,无需进行后期处理。


电影头分工非常仔细,焦段分布比相机头更多更丰富。专业领域就是这样,一种镜头干好一种活儿就行。厂家在做电影镜时,追求的是其用途定位上的极致,而不是要一只镜头能应付所有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