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庆黄龙潭的柳

 yezhu8888 2016-04-21

黄龙潭在鹤庆县城西南两公里外的螺髻峰山下,据《康熙鹤庆府志》螺髻峰碑记载:“郡城东马之地,尘垢塞鼻,独城西一水,清绝可鉴须眉”。之后,我们的先辈“筑坝成潭”、“积水以灌溉”,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成为了今天方圆近一平方公里的黄龙潭。


黄龙潭分上、中、下三潭,地下水出水主要集中在上潭,而中潭最深,约10余米。三潭潭水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插秧季节,下潭的水几乎全部都用于了灌溉,只剩中潭和上潭的部分潭水。连接三潭潭水如“丫”字的堤坝便完完全全露出了古老柳树的树干,这几十株、上百株的柳树成为了黄龙潭三潭水最美的分界,如同杭州西湖的苏堤一样。漫步其间,柳枝婀娜,柳叶婆娑,柳干曲折;四周是清澈如玉的龙潭水,映衬着蓝天白云,让人完全忘却了人世间的烦躁,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


然后,雨来了,水满了,黄龙潭逐渐恢复了她丰满的身躯:一潭不见了,二潭不见了,三潭不见了,整个龙潭变成一片碧波荡漾几百米宽宽的水面。柳树的根完全浸泡在水里,成为龙潭优美而完整的一部分,竟然这般鬼斧神工,完全无人工雕琢的痕迹。柳树弯弯曲曲的躯干镶嵌在镜子般的水面上,明净清丽的潭水倒影着树干,分不清哪是树哪是水。


秋天,柳叶儿黄了,光洁明亮的黄龙潭一夜之间被柳叶儿染黄,秋高气爽,云贵高原被暖暖的金色装点,黄龙潭沉醉在她最炫目的靓丽里,从柳树枝头到水面,从阳光中到波纹里,色彩斑斓,妩媚动人。


冬天,黄龙潭沉寂了,天高云淡,柳树只剩下褐色的躯干静静地沉睡在黄龙潭的柔波里,如同辛劳了一年的汉子甜蜜地依偎在心上人的怀抱中。


等春风吹到鹤阳坝子的时候,黄龙潭的柳树苏醒了,开始是飞扬水面的花絮,之后 ,嫩绿色的柳芽便点缀满柳树的枝头,柳树上的斑鸠和龙潭里的水禽开始呼朋引伴地寻找着春色。几天的功夫,柳树又被绿色渲染,这绿色越染越多,越染越浓,越染越深,仿佛电脑里的动漫,铺在了黄龙潭三潭水的堤坝和水面上,成为春天最美的风景。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我记忆中的柳树似乎褪色了?我忽然想起不久前看到的题目叫“当柳絮不再有诗意”的一篇文章,也由此想起唐人写柳树的诗句来。杜牧有“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吴融有“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陈光有“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等等。柳树,在唐人的诗歌中飘曳潇洒、风流愁伤,清新多情,让我们这些后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而当我们甚至把柳絮当做烦心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是否已经逐渐缺少诗意?缺少“依旧烟笼十里堤”的恬淡?缺少唐人在微风中衣袖飘飘的神韵?真希望黄龙潭的柳依然能继续萦绕在我们的脑海,如同古代文人笔下的诗词,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充满对生命、对自然的礼赞和感悟……












欢迎加入大理摄影微信粉丝群

进群的请加微信mm980734316后在邀您入群,或扫描二维码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