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烽火岁月--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的回忆录(全文完)

 昵称32650498 2016-04-21

                              

                              一、突如其来


    时间进入公元1979年。虽然中越边境局势紧张,全军部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中越边境的有关报道充斥了报纸的各个版面。但是,在我们所处的中原大地,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我所在的54军160师480团三营(我在七连)在河南南召县完成一条国防公路的施工任务之后,返回河南原阳县营区,又开始了正常的教育训练工作。三营返回营区之前,我已再次被抽调到480团新闻报道组工作了。

1月上旬的一天,奉480团政治处宣传股的指示,我到160师政治部组织科去送一份材料,按照宣传股一位干事的交待,如果需要修改或者重新写,都由我负责。其实,那时我只是一个战士,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写不了啊。

我穿着军装,军用黄挂包里装着材料,象前几次一样,从位于河南原阳县城南的480团团部出发,步行约20分钟来到原阳县城北的汽车站,买票后乘汽车到新乡市,在新乡市汽车站再买票,转乘汽车到辉县百泉,这就到达160师师部了。全程虽然只有120多公里,因为要等车、转车,一般需要5至6个小时才能到达。那时这个线路乘客不是很多,一般都有座位。从师部返回480团时,则按此路线反其道而行之。想必,原480团的许多战友都经历过这样的行进路线吧。那时,我还坐过从新乡到原阳的类似于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那种小火车呢。
    我到达群山环抱的160师师部时,已经是下午了。我来到师机关办公楼二楼的组织科,一声“报告”之后,说明来意,交上材料。组织科的一位干事接过材料看了看,说 “先放这里吧”,既没有说要重新写,也没有说要修改。我如释重负,心中暗喜,便到办公楼后面的师招待所找了住房,买好了饭菜票,这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了。那时没有手表,公众场所也很少有挂钟,不知道准确时间。

第二天,闲着没事,到师工兵营找了个同年入伍的小老乡,一起到师部旁边的百泉游玩。那时百泉不要门票,可以随便进出,现在可能要买门票了。当时天气很冷,人们都穿着棉衣。百泉是有名的温泉,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水面,水底咕嘟咕嘟冒出的水泡,不断地散发着热气,水面雾气氤氲,四周景色朦胧。当时,有几个人自由自在地在温泉中游泳,有男的也有女的。见此情景,我立刻心血来潮,不顾小老乡的劝阻,在泉池边脱下衣服,让小老乡看着,自己只穿一个大裤叉,“扑通”一声跳进泉池,在水中用力地游了起来。开始觉得很爽,刚游到泉池中间便感到不对头了,感觉就一个字:“冷”!勉强游了一个来回,便匆忙上了岸。因没地方换衣服,湿漉漉的大裤叉也没脱,草草地穿上衣服,便立即赶回了师招待所。很快,头有点昏昏沉沉了,到师部大院里的师医院拿了几片感冒药吃了后,便在招待所房间里躺下了——“英雄好汉”不好当啊!自此以后,我再也不敢逞强在寒冷的天气里游泳了。
    第三天,头脑清醒了一些。我盘算着,好不容易一个人出差在外,又没有规定返回的具体时间,机会难得,不如好好地玩几天(由此可见,“战士怕分散,干部怕集中”,这句部队老话是有道理的)。吃过早餐,我一个人在师部大院里闲逛。先到左边山坡上的师宣传队看了一会儿文艺节目排演,那个小有名气的胖子锁啦吹的真不赖,吹的好象是什么“扬鞭催马育秧忙”;又到右边山坡上的师医院大门口偷看了几眼当兵的美女们,没有正当理由不敢进去啊。当时团卫生队也有几名女兵,借口“看病”去看美女的人不少,我们报道组就住在团部大院里,距离团卫生队很近,但我很少去,不好意思啊。再到师部大门口的操场上,观看全师的侦察兵比赛,当时正在嘿嘿嘿地表演擒拿格斗的正是我们480团的侦察排,排长和几个战士我认识……

    当我朝招待所方向走,准备去吃午饭的时候,迎面遇到了师宣传科的韦绍行干事(广西人。后来听479团报道组的一个战友说,他 79年自卫反击战后转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当处长,现在可能退休了)。他问:“你来干什么?”,我认真汇报到师组织科送材料的情况,还没等我说完,韦干事就说:部队已经接到了预先号令,将有重大军事行动,你赶快回去吧!

什么重大军事行动?近段时间,报纸、电台(那时很少有电视),每天都在揭露和批判越南当局反华排华、残害我边境群众、武装侵略柬埔寨的滔天罪行。我判断:可能要打越南了。但又一想,广西、云南距离我们那么远,全国部队又那么多,可能轮不上我们吧,只是战备而已,不会真的开到前线打仗的。

不管怎么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立即到师招待所拿上军用挂包等简单的个人物品,顾不上吃中午饭,就到师部大门口的公路上去搭车。可能是时近中午的原因,等了好一阵子,也没有一辆公共汽车经过。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我决定步行到辉县县城去乘车,那里到新乡的汽车多啊。一个人在公路上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后面来了一辆到新乡的公共汽车,谢天谢地,我终于搭上了汽车。

一番周折,回到原阳县480团团部时,天已经暗下来了。一见面,团政治处宣传股的李干事就通知我,马上收拾东西回连队报到去!我到团家属院的报道组住房里,报道组的其他两人已经先行离开了,我很快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物品,背上背包,连夜步行赶回三营七连报到。当时天很黑暗,公路上车辆、行人稀少,可我一点也没觉得害怕。

摸黑来到我熟悉的七连,通信员告诉我:你分到9连当文书了,快到9连去吧。我心中一惊: 480团三营只有七连和八连,还有高机连,怎么冒出一个九连来了?自己还“升官”当了文书!到旁边的九连一问才知道到,九连是刚组建的,兵员主要是由七连和八连分出来的,还有其他部队临时补充的。全团留下来的74年以前入伍的老兵们都提干了,主要是73年的河南方城与73年的湖北天门的老兵,有些我同年的兵,主要是河南西峡和湖北安陆的兵,还有个别的77年兵,也提干了。一夜之间,许多战友由“两个兜”换上了“四个兜”,有的战友见了面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因为不知道他升了什么“官”啊。

到九连连部放下行李,我去饭堂匆忙吃了几口剩饭,向连长戴宗武、指导员戴宝伟报到后,便在连部安顿下来了。此时,各排、各班、每个人都在挑灯夜战,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准备各种器材,有的扒在床铺上给家里写信。连里还新配制了两门斩新的60迫击炮,油光铮亮,小巧玲珑,架在地上就像两只坐着的猴子,感觉挺可爱的。我是第一次认识这东东,感觉很新鲜。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小炮在山岳丛林地作战是很有用处的。直到这时,我才真正感觉到战争已经临近,我们真的要上战场了!

这场仗怎么打呢?我分析判断:可能是进入柬埔寨同越南人作战,就像当年抗美援朝那样;或者从柬埔寨向越南发起进攻,从南越与北越的结合部打进去,掏他的老窝;在中越边境线上对敌人实行火力牵制,打而不攻,不进不退。当时真是幼稚、愚蠢,毫无政治眼光啊。

回到九连的第二天,趁着没有人注意的机会,我悄悄跑到原阳县城邮局给家里寄了一封信,并没有遇到阻拦,告诉父母:儿子就要跟随部队到柬埔寨去打越南鬼子了,等着我立功的消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