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充与替代医学太极运动干预研究中心”揭牌

 昵称32340652 2016-04-21
    太极拳是明末战将、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术,综合性创造的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运动。为了更有效地应用现代科学研究太极拳在理疗养生方面的应用, 3月23日上午,由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公司和中山大学河南校友会共同成立的“补充与替代医学太极运动干预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旨在将传统文化理论的精髓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当天,陈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大师、中山大学河南校友会会长朱诚身、河南医疗界代表及知青代表等出席参加。 
    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由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陈正雷大师及夫人路丽丽女士发起成立。公司以“弘扬太极,造福人类”为宗旨,向世界各族人民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中山大学河南校友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2009年经河南省民政厅正式注册为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截至2012年已登记会员260人。今天,这两大机构为了人类共同的健康事业携手走在一起,发起成立了“补充与替代医学太极运动干预研究中心”。
    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医学院院长林欣教授(美国卫生部相辅及替代疗法咨询委员会专家)自2002年起研究太极运动对身体的保健和康复作用,现在已经在美国刮起一股学习太极的龙卷风,2005年起美国卫生部就号召全民学习太极拳,以缓解日益高涨的慢性病和亚健康治疗带来的社会保险和医疗支出,太极运动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最流行的保健养生运动。 
    太极拳作为中国国粹,历来被认为对健康有益,只是遗憾于缺乏精确数据支持。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学会主席洪友廉教授通过临床医学研究和查阅数据库资料发现,坚持练习打太极拳对骨关节炎、糖尿病、帕金森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32种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他提出:打太极拳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是一种替代补充式的治疗,简而言之就是相辅及替代疗法。 
    目前,解决慢性病和亚健康已经成为国家卫生系统最重要的问题,在卫生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中指出:基本原则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相辅及替代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将太极运动正式纳入国家医疗体系的第一步。结合中山大学校友会的资源,将陈正雷大师和林欣教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医疗系统进行慢性病和亚健康防治,再加上传播太极为很多患者带来健康这一事实,相辅及替代医学研究中心不仅是应运而生更是一种社会需求! 
    让我们用陈正雷大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美国NIH(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长期资助哈佛大学研究太极拳,称太极为“运动处方”,“活体医药”。美国卫生部在2011年的6月份发布一项公告“中国的太极拳是一项完美无缺的健身?CB动”,号召全民打太极。今天成立这个研究中心,将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太极拳和中医有机结合,就是希望能为亚健康和目前人类日益严重的慢性病预防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推广方式,为全民健身多做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