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我没那么感动

 谷雨夜读 2016-04-22


文 | 摆渡人

1

刚看了一个视频,大概可以说是搞笑视频吧,因为里面的人大部分都在笑。


视频的主角是个四五岁胖嘟嘟的小男孩,拿一根钢管冲城管喊着:“别动我奶奶!”在他身后,摆着他奶奶用来占道经营的大沙发。


围观的人都在笑,城管也在笑,孩子奶奶可能也在偷偷笑着,因为在这样的场景里,没人敢把她的沙发怎么样。


只有孩子是认真的,他把钢管往地上一扔,威武霸气地站在人群中间,随时准备大干一场。


其间,有个城管上来安抚他,把他拉到沙发上坐下,但他连打带踢,把城管撵到一边去了。


我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更不觉得感动,虽然“别动我奶奶”这句台词听起来那么悲壮,虽然小孩子理所应当地不懂什么是占道经营,但这个小孩身上过早表现出的戾气,以及孩子家长有意放纵博取同情的嘴脸,都让我感动不起来。


我没看到什么祖孙深情,我只看到一大家人默许最小的孩子冲锋陷阵,还把自己对社会的仇恨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了下一代。


至于评论里说,“这个孩子长大会很有出息”,我更觉得无法理解。我只求他不要被继续挑拨利用就好。


大人世界里的纷争,为什么要过早牵扯一个孩子?


是因为感情牌打起来会很有效吗?


2

曾几何时,我们都学会了讲故事。


某品牌的咖啡,要从一个穷孩子为了梦想百折不挠的故事讲起来,某品牌的包包,要从一对恋人历尽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讲起来,就连自产自销的农产品,也要先讲一讲我的祖姥爷闯关东的经历。


有故事当然好,但千篇一律的故事开始泛滥的时候,我感动不起来了,因为我只看到营销。


故事讲来讲去,还是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我的东西卖出去。


我的朋友小美有一阵听故事上瘾,她听的是一个励志姐的创业故事。


励志姐出身寒微,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受尽白眼,后来她发愤图强,不眠不休,靠卖面膜走上了人生巅峰,向所有藐视过她的人证明了自己。


小美感动得痛哭流涕,像被洗脑了似的做了励志姐的小代理,一下子进了两箱面膜。


然而,面膜并没有励志姐说的那么好用,而且连QS认证都没有。


小美也不眠不休,但她不仅没踏着励志姐的脚步走上人生巅峰,还被多个好友拉入黑名单。


进货,不应该先看货吗,听什么故事?


故事讲得感人,别的就不重要了吗?


3


并不是所有事情,我们感动一下就可以了。


我知道一个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但他是个好爸爸。


因为他在供诉中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他有一个读高中二年级的女儿,他的女儿在聚会上偶遇一个帅气男神,然后心生眷恋,结果因为长得不够偏亮,表白被男神拒绝了。看到女儿整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他决定铤而走险,挪用了大笔公款送女儿去韩国整容。


网友说:“这才是亲爹啊。”


父爱无边的感动之下,我们一不小心就忘了他是个蛀虫。


要论讲故事,我相信每个贪污犯背后都有许多故事,但这改变不了他们侵吞纳税人财产的事实。


4

前两年,男子廖某伪造公章,骗了医院17万的治疗费。


原因是他的妻子得了尿毒症,他没有足够的钱来给她看病,而且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


偶然间,他发现只要收费单上盖了公章,医院就会默认已经缴费。


于是他私自仿刻了5枚公章,得到了四年的免费治疗,直至案发。


当时呼吁为他减刑或免刑的声音很多,我也觉得非常同情。


但伪造公章罪白纸黑字地在法律条文里写着,要是我们足够感动就可以置法律于不顾,社会岂不乱套。


马加爵有马加爵的故事,林森浩有林森浩的故事。


你的故事,真的很让人感动,但故事的后果,只能你自己承担。


5

最可怕的一种人,是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觉得全世界都应该为他让路。


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看了太多童话,童话里的灰姑娘们只要足够悲惨,足够善良,就会得到幸运之神的眷恋。


我经常看到一个参赛歌手,唱得未必怎样动听,却很擅长讲故事,从七个月早产讲到粉末性骨折,讲得自己声泪俱下,听得导师痛哭流涕。


听完这么感人的故事,你好意思让我不过关?


他们的逻辑就是这样,既然我感动了你,你就应该为我的故事买单。


这个逻辑还很受用,导师们往往听完故事,就大开绿灯了。


可是,我们究竟是来听歌的,还是来听故事的?


6

我见过最浪漫的求爱仪式,是有男生在初雪的清晨,在女生宿舍楼前赤脚走出了一行大字:“杨淼淼,我爱你”。


杨淼淼这个名字,笔画可真够多的,男生冻得瑟瑟发抖。


可惜他没有追到杨淼淼。


有人问杨淼淼,你不觉得感动吗?


感动啊,当然感动,难道我要因为感动就嫁给他吗?


对啊,要是感动有用,那我们不如都嫁给感动中国的赤脚医生好了。


7

我们的社会一直是人情社会,感情动不动就凌驾于逻辑之上。


比如说,“死者为大”。一个人,不管生前怎样愚昧无知,怎样傲慢无礼,一旦死了,他的遗嘱就会变成金口玉言,人们走过他的坟墓也理应鞠躬祭拜。


他都死了,多么悲惨啊,你能不原谅他不成全他吗?


不仅死了的人,临死的人也会变得法力无边。


比如说,临终的婆婆想要抱孙子,儿媳偏偏怀不上,那做儿子的跑出去借腹产子似乎也情有可原了。


只讲事实就可以了,干嘛要讲那么多故事。


故事感动着我们,但我们要学会拒绝感动之外的一切不合理诉求。


因为感动,并不足以改变一件事情的本质。


对不起,我确实有点感动,但还没感动到不分青红皂白。


作者简介:摆渡人简书签约作者,悦读专栏作者,自由撰稿人。微博@我即是那个摆渡人,公众号: baiduren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