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论:西汉水是汉江的古源,是早期秦文化的发祥地

 zilixy 2016-04-22
讨论:西汉水是汉江的古源,是早期秦文化的发祥地
原载  http://tieba.baidu.com/p/3868728101?pn=0&
标签:文化汉水西汉水嘉陵江历史
  近日,我一同学与我商量,今年踏勘嘉陵江流域和西汉水,以文字和摄影的形式表现嘉陵江与汉江的渊源及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远游,便欣然应允。
  他谈到,“据有关史料记载,西汉水在地质年代曾是汉江源头,后来六朝时发生地震,东西二汉始隔绝不通,将汉江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上游。”我对这个区域的历史和地理没什么研究,我只知道嘉陵江是长江的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支流,西汉水是嘉陵江的源头之一,但西汉水曾是汉江的古源头我到是头一回听说。
  从地理位置看,汉中在汉江的上游,而不是中游,那这个“中”有什么来由呢?如果根据古籍记载和古河床遗迹的勘查,能够推断出西汉水是汉水(汉江)的源头,那么“汉中”自然而然就是汉水之“中”了。
  关于汉水源头“嶓冢(Bōzhǒng)”。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就有“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这个“嶓冢山”究竟在哪里?汉中市宁强县有个“嶓冢山”,也就是现在公认的汉水的源头。可是,甘肃省天水与礼县之间也有个“嶓冢山”,《汉书地理志》西县有“嶓冢山,西汉水所出”,也就是说西汉水的源头也叫“嶓冢山”。这是个巧合?有人考证,大禹“嶓冢导漾”,疏导的就是流经礼县的西汉水。不管汉水源头在陕西宁强还是甘肃礼县,反正是“嶓冢”。
  已有确凿证据表明,西汉水是早期秦文化的发祥地。那么,西汉水的秦文化是否直接影响了汉水的汉文化呢?
  我饶有兴致地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转发在此。
  【西汉水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特征】
  西汉水介于东经104°30′-106°04′,北纬33°16′-34°31′间,为嘉陵江一级支流,又名犀牛江,发源于礼县北部与天水市秦城区南部接壤处的黄土丘陵区,有南北两源,南源发源于寨子山,北源发源于长板梁,于天水镇汇合始称西汉水。西汉水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天水镇、盐关镇、长道镇,在礼县顺利峡折转向南,流经江口、飞龙林桥、于雷坝急转向东,经大桥、毛坝、镡家坝、药木院,至陕西省略阳县徐家坪镇两河口注入嘉陵江,全长279km,流域面积9569km2。(摘自“百度知道”)
  西汉水为嘉陵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也是嘉陵江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西汉水发源于天水市秦城区的齐寿山(齐寿山其状如冢,古有嶓冢山和寿丘之称),北隔分水岭与黄河流域相邻,流经陇南地区的礼县、西和县、成县,出康县后进入陕西省,于略阳汇入嘉陵江。西汉水流域位于秦岭南坡,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从北到南变化较大。区内既有黄河流域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和耕作方式,又有长江流域和秦岭山区的自然景观和基本水文气候特征。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理位置,形成了复杂的地形地貌。上游北部地区,以黄土梁状丘陵为主,基本可划分为沟间与沟谷两大单元和梁峁顶、梁峁坡、沟谷坡及沟床等地貌类型。由于现代侵蚀沟发育,地表被沟壑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交错,区内南部已由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到土石质山区,表现出轻切割黄土梁峁中山区的类型特征。(摘自《嘉陵江西汉水流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嘉陵江】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凤县东北,来自陕西省凤县的东源与甘肃天水的西汉水汇合后流经略阳,穿大巴山,至四川省广元县昭化纳白龙江,南流经南充到合川先后与涪江、渠江汇合,到重庆市注入长江。长1,119公里,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是长江支流中长度仅次于汉水,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上游河谷狭窄,水流湍急,常有滑波、泥石流现象。中游河床平缓,水面宽阔,河曲发育。下游河道流向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相交,形成著名的「小三峡」,峡谷陡峻,阶地河滩相间。流域内降水充沛,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广元以下可以通航。
  
 【汉江】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的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中部,在武汉市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000平方公里。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充盈。上游流经汉中盆地,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汉江又称汉水,古时曾叫沔水,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摘自“百度知道”)
为了清楚地表现嘉陵江、西汉水、汉江,我用鼠标在地图上作了标注:(2副图)
 
让西汉水认祖归宗
  50年代勘查宝成铁路略阳和宁强段地形时,专家找到了一段古河道遗迹,该古河道是西汉水与汉水的连接河道,据史学家和地质学家分析推测,西汉水在地质年代应是汉水的源头。这与《水经》的记载完全吻合。
  由于西汉水变成了嘉陵江的源头,至使汉水流量大减,以致安康以上段水路不能通船,而致嘉陵江中下游水患频发。今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从湖北丹江口引汉水北流京津,这显然是利用地形因势利导,其南水北调之供水成本自然大减,但江汉平原水利资源势必减少。
  从地图上看西汉水南下注入嘉陵江的河道,与现在汉水上游的河道相距二十多公里。且有故河道相连,只要筑坝清障即可使西汉水复流入汉江水。让西汉水认祖归宗的好处是:可以根据四川、陕南、湖北的降雨量,调节嘉陵江和汉水的流量,避免两江洪灾和旱灾;增加由湖北丹江口汉水分流北调的水流量;可恢复汉中到武汉的航运;必要时还可以引汉济渭以济黄。(转自:http://hi.baidu.com/%C1%E8%D6%C7%C3%F1/blog/item/f0b8771685e8b81c962b43cb.html )
西汉水:早期秦文化的发祥地
文 / 王雄
  ……
  生活在西汉水流域的早期“秦人”,是典型农耕文明的创造者。近年,甘肃省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西汉水流域上游进行了考古调查。专家认为,完全可以证实《史记》所记载的秦早期陵园,应该就在以礼县为中心的大堡子山周围,这是一个巨大的秦文化圈。这里发掘的寺洼遗存、周文化遗存证实,西汉水上游地区是早期秦文化及秦人活动的最重要地区之一,西汉水是滋润培育华夏文明根基的母亲河之一。
  所谓西汉水,原为长江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西秦岭的仁寿山,流经甘肃东部的天水、礼县,蜿蜒穿贯陇山。后来,西汉水改道,才成为了嘉陵江的源头之一。《甘肃省志》(1998年版)第二十三卷水利志载:“西汉水,在地质年代曾是汉江源头,后来由于四川盆地水系朔源侵蚀,切开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将汉江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上游。”《辞海》也说:“漾水,古水名。古人说,以西汉水为汉水之源。”
  据史载,今日的汉水与古时的西汉水曾在阳平关相连。六朝时遭地震,东西二汉始隔绝不通。故《汉书》以西汉水某一支流为漾水。《水经》以西汉水上源为漾水。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说的汉水流域与古时的西汉水本是一脉相承。无论是从地质学意义,还是文化意义上讲,都应该同处一个大的汉水流域范畴。
  古代敬仰汉水,称汉水上元接天。甘肃东南部西汉水的发源地,自然称之天水。天水,地理上是中国版图上的几何中心位置,文化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统一中国的秦王朝就发祥于此,境内还保存着先秦时代的王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副研究员田静《秦人历史新探——从西汉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调查说起》一文,以西汉水上游关于早期秦文化的新发现为依据,分析和说明了春秋早期西汉水流域的秦文化与“秦人”的特征。西周时期,可以称作“秦人”的,实际上就是成与非子两支。成被灭后,所谓的“秦人”就是单指非子之后。随着西周晚期开始秦人伐戎以及征服的进程,“秦人”的概念不仅是血缘的,而且是文化的。
  秦先民最早居于汉水上游,因而将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光带也称作“汉”。周秦文化融合后,“汉”或“云汉”、“天汉”成了银河的通用名称。秦人将位于银汉北侧呈三角状排列的一大星两小星称作“织女”,以纪念自己的始祖,保留了他们最古老的记忆。这个星名后来也成了织女星座的通用名称。
  专家们公认:汉文化是北方秦文化和南方楚文化中和的产物。“秦头楚尾”的古称,犹如一张以秦楚文化为特征通行当代社会的“名片”。素有“秦头楚尾”古称的汉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贸繁荣,与秦岭之北秦王朝治下的关中平原交流频繁。随着时间的退移,秦文化的强烈渗透日益明显,逐渐成了这一地区的主流文化,在秦人眼中,如果将甘肃的西汉水贯通起来,这个地方就是汉水的中游,“汉中”因此而得名(说法之一)。故汉中没有被称之为“汉上”。
  ……
(全文见:http://tieba.baidu.com/f?kz=311546205 )
西汉水最新考古侧记
《甘肃经济日报》 2008-7-29
  西汉水是中华文明的又一条母亲河。它发源于秦城区齐寿乡嶓冢山(现名齐寿山),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天水、礼县、西和三县,最后汇入嘉陵江。干流总长177.2千米。其中礼县境内长约104.1千米。西汉水上游(礼县江口乡以上)河段沿途容纳了5条常年河和1条季节河。它们既为干流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又是沟通南北的天然通道,也孕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自1993年大堡子山遗址发现以来,国家考古队对大堡子山及周边地带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2004年由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西北大学、甘肃考古所、陕西考古所5家联合考古队,又对西汉水上游地段的山山峁峁、沟沟川川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并调查了98处文化遗址,其中有74处是新发现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些文化遗址进行了统一编号,绘制了遗址地形地貌图,采集了遗址标本,绘制了标本比例图,并对遗址和标本拍摄了图片,并将文化遗址,一一印在了《西汉水上游河段的遗址分布示意图》上,然后结集出版。《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的出版,将为以后的考古发掘工作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采集的标本,也将为确定这一流域的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从遗址的分布上看,这98处遗址,集中分布在西汉水干流和支流红河的两岸。其它支流虽也有分布,但为数不多。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6000多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记载始料可追溯到夏代。大禹“嶓冢导漾”,疏导的就是流经礼县的西汉水。其流域内人文文化、地域文化浓厚。先秦时,从非子戍边、养马、授封,到壮大、富强、发达,再到迁都、东进、称雄,最后由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第一封建大帝国。西汉水和红河功不可没。因此,将西汉水上游流域称为“秦人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秦人最后统一全国的摇篮”一点也不过;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成就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孝美名,更与西汉水和红河密不可分。如今,“西垂陵园——大堡子山遗址”和“祁山武候祠”便是历史的见证。
  经5家联合考古队的进一步发掘研究,发现西汉水上游的98处遗址,包含了各个时代的文化。
  其中,仰韶时代文化遗址61处,龙山时代文化遗址51处,周秦时代文化遗址37处,寺洼时代文化遗址25处,常山时代文化遗址18处等。同时各时代文化尽然交错分布,序列如此完整,内涵如此丰富,使考古界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考古发现,对过去因记载史料不足,实物证据欠缺,而出现的种种有缺陷的论断,给予了科学的弥补。“2004年考古调查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首先,极大地丰富了对这一流域史前遗址及文化序列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其次,基本摸清了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流域中的分布,为今后进一步的选点发掘打好了基础;并为探索一些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秦早期都邑的地望,秦文化的形成,以及秦、戎族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
  西汉水上游地区,干流和支流交叉,台地和山地错落,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再加上难得的盐业资源,自古就是人居的理想之所。昔日的辉煌程度,可想而知。如今面对这些遗址,不能不说是研究聚落考古的宝地。
  中国的先民们创造的历史文化,曾在这里辉煌,又在这里沉睡;如今已被考古发掘唤醒,并以无穷的魅力,再现新的华章。(资料来源:http://www./Get/bxsh/20080729120453.htm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