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孩子为你的面子买单!

 寓言的果冻pj 2016-04-22


幼儿园的滑梯前传来了一片哭声,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


在这之前,我已经观察滑梯上的小女汉子很久了,她一会头朝下躺着滑,一会从滑梯底下往上爬,那个和她一起玩的小女伴却是标准的淑女款,和女汉子同在滑梯上时不是被女汉子从头上迈过,就是被她挤过,总显得岌岌可危。


但是两个妈妈在一旁相谈甚欢,完全不觉得这种场面有什么不妥,直到“嘭”的一下,从天而降的一只脚踹中了小淑女的头,她“哇”地一声哭了。


两个妈妈拥簇着小淑女,一个妈妈温柔地抱着她,给她擦眼泪,另一个却严厉地指责她说,谁让你自己不注意的,碰到了怪谁,别动不动就哭,丢死人了!


不用说,前者是女汉子的妈妈,后者是小淑女的妈妈。


长达十分钟,这个女孩在别人的妈妈怀里擦干了眼泪,转头又在自己妈妈的斥责面前声泪俱下。


这种场面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都说是自己的孩子不好,即使他没做错什么,而别人家的孩子即使犯了错,也总会情有可原。


中国是礼仪之邦,面子有时显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客套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似乎不仅仅是一场委屈的哭泣那么简单。


我有个大学室友,与男友情投意合到了毕业后就领证的程度,但是她突然有一天闹着要分手,起因竟是男友瞒着她定了两张去三亚的机票,这明明是惊喜好吗?但她说不,这是对她赤裸裸的不尊重。


很多年以后,她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才知道她对知情权近乎畸形的重视,是因为在她小时候她妈妈总是不经她允许把玩具送给别的孩子。


当别的孩子来家里玩,表现出对哪个玩具的热爱时,妈妈一定会倾囊相赠。当两个孩子都大哭着抓住一个娃娃不撒手时,妈妈一定会从她手里夺下,塞到别的孩子手里。


妈妈说,这叫分享,很多年以后,她依然恨透了这个词。


回忆一下,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你曾觉得父母并不是那么爱你?


小时候有一次过年,我头上戴了一朵自己特别喜欢的头花,表姐看到了想跟我换着戴,她那朵花真的太丑了,我不肯,于是妈妈说,姐姐对你那么好,你别这么自私,硬是把头花给我俩换过来了。——嘉文


七岁时爸爸带我和同学一起去游乐场玩,她非要坐摩天轮,我不敢,但爸爸为了满足她硬是让我陪她坐了一圈。我从头哭到尾,在半空中一直想,他是我亲爸吗?——琼


我爸是老师,经常有熟人来我家找他补课,他给别人讲题时超有耐心,还总是鼓励他们,而我呢,一个问题问上几遍还没弄懂,他就会不耐烦,让我自己去想。——苏苏


有一种美德叫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好面子的家长往往会跨过“幼吾幼”这一步,直接“及人之幼”,就像很多年前的春晚小品《有事您说话》那样,宁可虐死自己,也要成人之美。


但是这种大公无私用到孩子身上,却是另外一种解读:“你是我的爸爸(妈妈),却为什么更爱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要无条件地满足别人,却不顾及我的感受?”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两种倾向,要么总是牺牲自己去满足别人(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感觉并不重要),要么就是过分敏感,总想捍卫自己的权力(就像我的那位大学室友一样)。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一味维护自己的孩子显得有些自私,但是过分偏袒别人又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伤害,那要怎么办呢?或许这个温暖的故事能给出答案:


公园里,一个男孩子哭哭啼啼的来找爸爸,他的玩具火车被他的朋友抢走了,爸爸放下报纸,郑重地对他说:去,把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抢回来。孩子去“光明正大”地打了一架,抢回了自己的火车,当他神采奕奕地回到爸爸身边时,得到了爸爸一个满意的拥抱。


这是自私吗?当然不是。


教孩子捍卫自己的权益,比教孩子无底线的付出“善意”更重要。所以,家长们在拿出自己的客套之前,别忘了,还给孩子一个公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