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吸

 zlx1zlx2zlx 2016-04-22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
肺通气
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动力
直接动力:大气压与肺泡气压之差。
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
1、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与缩小。
2、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在呼吸运动过程中,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了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推动气体进出肺。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临床上的人工呼吸就是依据这一原理获得被动呼吸。
3、胸膜腔内压(胸膜腔负压):胸膜腔内的压力。
形成原因:胸膜腔是密闭潜在的腔隙,胸廓的生长速度比肺快,肺扩张有弹性回缩力。
胸膜腔内压实际上是由肺回缩力决定的,吸气时肺扩张肺回缩力增大,胸膜腔内压增大。呼气时,肺缩小肺回缩力减小,胸膜腔内压减小。
生理意义: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有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阻力
肺通气的动力必须克服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
1.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利于肺扩张。
2. 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3. 防止肺水肿。

肺通气功能评定
肺容量和肺通气量可作为衡量肺通气功能的基本指标。列出几个常用的重要指标。
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500ml。
2、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男性3500ml,女性2500ml。
3、时间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尽快呼气,计算1、2、3秒末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4、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气体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2
气体的交换

气体的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两个过程,二者都是以扩散的方式进行的,动力是气体的分压差。

肺换气:结果是使肺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组织换气:结果是使组织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
2、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正常0.84。
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的运输
有两种运输形式:一是物理溶解,占血液总O2含量的1.5%左右。二是化学结合,运输的O2高达98.5%左右,结合形式是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
二氧化碳的运输
物理溶解的CO2约占总运输量的5%。化学结合的CO2占95%,主要是形成碳酸氢盐88%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4
呼吸运动的调节
肺牵张反射
定义:由肺的扩大或缩小引起的反射性呼吸运动的变化。
生理意义:防止吸气过深过长,促进吸气转为呼气。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定义:血液中PCO2、PO2和H+浓度的改变,可通过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改变呼吸运动,以维持血液中PCO2、PO2和H+浓度的相对稳定。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中枢化学感受器:延髓
(1)C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增强,呼吸加深加快。
(2)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呼吸中枢
轻度缺氧: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作用>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呼吸运动增强,呼吸加深加快。
重度缺氧: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作用<>
(3)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增强,呼吸加深加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