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拐弯的子弹:制导枪弹技术的最新发展(下)

 老沈阅览 2016-04-23
会拐弯的子弹:制导枪弹技术的最新发展(下)

              2015-11-10

   要实现子弹拐弯,需要克服两个问题:

   第一是子弹怎样找到目标?要让小小的子弹实现击中一个隐藏在角落里的人需要极高的制导精度,目前能够达到这一精度的只有激光制导技术。因此制导枪弹也普遍采取了这一技术,在枪械上装上激光器就可以对目标进行照射,而后枪械上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编码,计算机进行弹道计算,而后子弹发射沿着激光射线的位置不断调整子弹飞行轨迹,直到击中敌人。前面说到的美军拐弯子弹就是在子弹前端设计一个光学传感器以探测目标的激光束。传感器把信息传给制导和指挥元件,后者通过中央处理器指挥电磁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则引导微型弹尾,指引子弹击中目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子弹在这里虽然能拐弯,但激光却不能拐弯,因此制导枪弹只能实现了高精度射击,却不能说完全实现了视线外打击敌人。当然采取士兵A照射激光,士兵B射击目标的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但士兵A为何不自己打击目标呢? 

制导子弹射击高速机动目标示意图

   第二是子弹怎样控制转弯?和导弹一样使用矢量喷管是不行的,化学药品装药太小燃烧速率极难控制。因此就只能利用微型弹翼进行控制,但枪弹的出膛速度都是超音速,一般在3马赫左右。在这样的高速下,实现大机动转弯,很可能让弹头进入不可控状态。于是制导枪弹要么降低出膛速度要么就不能进行大曲率的拐弯射击,桑地亚实验室的子弹声称并不依赖惯性测量装置而且每秒钟能够实现30次变向,但初速只有732米/s,低于大多数子弹速度。实际上如果进行稍大一点曲率的射击,这个初速还会被迅速降低,直到对人体构不成有效杀伤。

   此外在一个子弹一般大小的容积内集成几乎所有导弹的电子设备并实现大多数导弹的性能对于微型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要求极高,且控制信号的精度也要大大优于导弹,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做到这点。

   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制导枪弹可以大大增加射击精度这一特性无疑是十分诱人的,因此必然代表了未来单兵武器的发展方向。未来战场上,单兵生存率也会受到很大的考验,也许无人化战争的时代就要因此来临。此外制导枪弹不一定只打击人体目标,还可以在加大口径之后对机械目标进行打击。 

上图为英国“星光”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可以看到其最上部装了三颗制导子弹,据称可以击穿装甲车和大多数飞机装甲。

   例如英国目前发明了一种叫“星光”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将三个子弹头镶在火箭发动机前端,每枚子弹药长396毫米(15.6英寸),直径22毫米(0.87英寸),重900克(32盎司),在旋转的前部弹体有两块鸭翼,不旋转的后部弹体有四块弹翼。后部弹体也装有电子部件制导这枚子弹头。子弹头由钨合金制造,装药450 克(16 oz),延期碰炸引信。利用激光制导飞向目标,可以达到3.5马赫的速度,据称目前可以实现击穿装甲车前装甲的作战效能,对直升机目标也非常有用,但无法击穿坦克装甲,然而毫无疑问,这种单兵携带的防空武器,在今后对敢于进入人口密集区的飞行区和装甲目标将造成极大的威胁,那么再使用大型有人机作战可能就不再划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