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精选:故乡的刺篷子

 昵称535749 2016-04-23
周晓娇  日期 : 2016-04-20  来源 : 阅读时间

我小时候生长的那个地方,长着一种野生的小灌木,丛生的枝条上长满硬硬的刺儿,故乡人都叫它刺篷子。

春天来了,刺篷子那酱褐色的老枝干,随着布谷鸟的一声啼叫开始长出嫩芽。老干托起新枝,新枝上长满了刺,新枝和刺之间又长出了嫩叶。我曾经在网上搜索过这种叫刺篷子的小灌木图片,可是没有搜索到。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个被故乡人一直叫着刺篷子的小灌木,它在植物界里叫什么名字,不过这并不重要,我觉得故乡人把它叫着刺篷子,是最合适了,理由是:刺篷子如蛟龙盘绕长满针刺的枝条上长着一簇簇茂盛的叶子,那些叶子一簇簇一层层地依托着,让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篷子似的。

不管是长在坡地还是岩石边上,每一棵刺篷子树都长的很茂盛,这大概与刺篷子枝条上的一根根坚硬的刺有关,这种坚硬的刺儿是一种独具特征的防卫武器,人和动物都很少靠近它,连盘旋在空中想捉鸡的老鹰也对它望而生畏。小时候,我在山上,好几次亲眼目睹了老鹰从高空扑冲下来捉小鸡的情景,看见老鹰飞来,那些小鸡急忙躲进刺篷子树里,急想吃鸡的老鹰从高空扑向刺篷子树,小鸡没有捉着,却被刺篷子树上尖尖硬硬的刺弄的损失羽毛,几次的失败后,老鹰直冲高空长叫数声,然后才失望地飞走。

故乡人就是看中了刺篷子具有的独特功能,于是种上刺篷子作为篱笆,在篱笆内养鸡鸭和种菜。圈养在刺篷子篱笆墙内的鸡鸭要从这些刺篷子的篱笆墙里飞出来也并不是容易,而遇见危险时,鸡鸭们迅速地钻进刺篷子灌木丛里,有了这些篱笆墙,在房前屋后种菜也不怕被动物们吃掉。

仲夏,刺篷子的果子开始成熟,这个季节,是刺篷子的黄金岁月,一颗颗似小手指大,鲜红鲜红水灵灵的圆粒果实,红的吐光、红的溢血、红的诱人垂涎欲滴。刺篷子吃进口里,先是酸的,细细品嚼,才能吃出甜味,酸中带甜,吃上一颗的人就开始想着要吃第二颗了。只是要想吃到酸酸甜甜的刺篷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要想摘刺篷子的人,恐怕刺篷子还没有摘到,手上和脚上却到处是被刺篷子树枝上硬硬的针刺拉出了一道道的血口子。故乡的孩童们都贪吃,为了吃上刺篷子,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拿长长柄的勾刀去砍刺篷子的枝条摘吃刺篷子是一件最省事最安全的捷径,只是这种做法要是被大人们看见了,总要训责一番。

我曾经因为用勾刀砍刺篷子树摘果子这事被爸爸鞭打过一次,不过就是那一次,让我知道故乡人为什么那么的热爱刺篷子树了。爸爸告诉我:刺篷子总是生长在悬崖峭壁的路边和坡地上,暴雨到来,是刺篷子用它们缠绕的结结实实如网状般的枝条紧紧地承住山坡上倒塌的土方岩石,爸爸还说:原来我们的工区就建在一个山脚下,那一次刮台风山顶上的土石突然松动崩塌,一大片土石从山顶上滑下来,是长在上坡上一棵棵刺篷子树用那纵横交错如蛟龙盘绕的枝条承托住了滚落下的土石,让全工区的人得以安全的逃离。爸爸的这一番话,让我对刺篷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秋风起,刺篷子的叶子差不多已经落光,想着刺篷子这个时候,应该趁着这个季节调理生息了,不想,走进一看,会发现刺篷子纵横交错的枝条遮盖的地面下,附生着许多蕨、地衣和苔藓。这一发现,让我觉得刺篷子不仅有抵抗自然奇异变化的能力还有理顺自然界运行规律,我对它更是刮目相看了。

有次从电视上看见老鹰在草原上追逐兔子那种惨烈的画面,我心里就想,要是刺篷子也长在广袤的草原上就好了,像兔子这种小体形的动物,草原上很多,在危险来的时候,能够躲在刺篷子树下,就不会有危险了;不过有反过来一想,总捉不到兔子,老鹰岂不是饿死?老鹰都饿死了,广袤的草原上兔子太多了,岂不是泛滥成灾。于是心里在想:刺篷子只长在深山,而不长在广袤的草原,或许它就是为了平衡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力量之间的关系;它不选择肥沃的农田,和广袤的草原,独选了深山里贫瘠的坡地和悬崖峭壁的岩石边上,这就是刺篷子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尽管吃刺篷子的时代已经久远,但是每一次想起它来,心里就会想起父辈那代的故乡人,他们年轻的时候,从祖国各地来到海南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为海南的各行各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十多年了,他们在刺篷子生长的那片浑厚的土地上,朝夕与刺篷子相处,也具有了刺篷子一样品质与个性。虽然有很多人已经永远地长眠在长满了刺篷子的山头山,但是他们为海南岛建立的功勋,历史会为他们写下光辉的篇章。(文/阅读时间作者·周晓娇)

注:本文系阅读时间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