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河文学】又是一年深秋稻谷收割时

 中王 2016-04-23



世界旅游小姐陆河独家合作单位

陆河微生活微信号:luhewsh



时值九月深秋,又迎冬季稻谷飘香时。而在农村成长的我,都能体会到收割稻谷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的。

在北方,农业耕种多以小麦为主,而我们南方,以水稻为主,而我们广东,则有了一年两次种植水稻。而然我们陆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避开六月双抢,不种植早稻插秧,多数农民已习惯以冬季种植,也就是在农历六月立秋之前完成插秧,至九月月中旬霜降后立冬前完成收割。

如今,我们陆河,迎来一次降温后,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也相信金灿灿成熟的田地里,飘来着一阵阵稻花香,农民们正紧张忙于收割和晾晒成熟的稻谷,不时传来打禾机欢快的轰鸣声,呈现一派秋收繁忙的喜人景象。出生于80年代初期的我,虽然不清楚父母说的什么“农业社”但总记得改革开放后,自家自由耕种农业生产的忙碌。记得当时学校都会安排有一个星期的假,叫做“农忙假”,也或许是学校知识放一个假,让孩子帮忙父母收割的一种安排。
记忆曾经,或许陆河山区,还是机械化未能落实到我们陆河,在农村,都是以牛耕为主,收割则是人工收割,或听从父母介绍,自从有了“打禾机”才告别旧社会我们未见过的“膰膀”。至于“膰膀”我却毫无印象,据说是将稻谷从禾苗中脱离出来的一种工具。而现在的打禾机,就是利用自行车的原理,由木板构成,专人踏踩,使后面的飞轮快速旋转,另一些人将禾苗伸入飞轮,使禾苗中的稻谷脱离,落入木板结构制好的一个箱体,稻谷满后,再转成打包成袋,也有竹制的筐我们陆河又叫“箩”。然后分配好重量,用挑担式,挑至家中晒谷场。随着时代的发展,之前的打禾机也改成了汽油机的发动装置,取代了不用专人踩踏的形式。农村的村道不断完善,家家户户拥有摩托车,或三轮车,所以局部改善了曾经挑担的艰辛。
不知是国家政策还是市场价格剪刀差出了什么问题,近年来许多乡镇农村种田生产粮食的农户积极性不高,许多农田搁荒着没人愿意种。尤其是青壮年大都流到城市里经商或打工去了,现在种田收割的大都是留守的老年人和妇女,主要是自种粮食自己吃,农民普遍没有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前那种以农业主为主的耕种大业。


一阵秋风起,传来稻谷香。闻香远望去,遍地黄金黄。田间打禾机,天籁传佳音。金秋多丰盛,悯农笑开颜。 看着在田间劳作忙碌的人们,闻着清新的稻香,今天,又借网络描写曾经自身历经的农业耕种,再度又记忆起,深秋时分,也相信家乡陆河的稻田,一片金黄,伴着寒露,风景更伊人。身在异乡,城市再好,也是别人的城市,家乡贫穷,依然爱恋着家乡。沉浸在曾经家庭农业耕种的幸福而艰辛的记忆中…


网友:河田黄砂坑(云舒、海月)
微信:NV1858
2015年11月3日 于上海

编辑:青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