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镖局的发展史

 願隨身 2016-04-23


中国镖局的发展史


中国镖局的发展史


相关介绍 


中国镖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61号,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主要介绍中国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尤其为研究形意拳、长拳、弹腿、长枪、套路等武术门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有一定的研究参观价值。

全国各个镖局的所在地,当时以北京开设的镖局最多,山西、河北、天津、上海、苏州,是镖局最活跃的地区。当时全国镖局有三十六家之多。


镖户走镖


镖户走镖,为镖局保镖的雏形。在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最具特色、最有影响的十大镖局。中国镖局大气磅礴、吞波涌浪的历史壮景。

镖户走镖是镖局诞生前的主要走镖形式,与商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基本一致的。人们说商不离镖,镖不离商。镖户走镖纯属私人行为,受地域和声望的限制保镖人住在车马店凭借武功高强受人聘用,保官员、商人或货物由甲地到乙地。最快一天可走80多里路,随着商业逐渐发达,镖户的势力也逐步壮大,车马店开了起来,镖户和车马店的结合就是镖局出现的前提。商业的逐渐发达经过登记注册,镖局就诞生了


镖局业务


平遥人多地少,致使许多人出外经商,当赚钱以后,总会往家捎银两,这也是镖局经常业务,也是六项的第一项。

商人赚钱以后,有人会卖一些贵重的东西,他们会请有武功的人来护送银两或物品,但不论接什么样的镖,一定要当面点清,手续办妥。

商业的迅速发展,使许多人成为大老板、大官员,太多的金银招来了太多的危险,他们便请有武功的人到身边陪同,以保护自己。

"坐店":金店是怕有土匪来抢劫,就需雇保镖的人来保这类店的安全。

护院: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在这个院子里保这个院子的安全。

守夜:白天不在,晚上值班,职责是抓偷盗的,并使主人不受伤害。


中国镖局珍藏


中国镖局展出当时一些镖局和镖师所用之物,如镖箱、镖车、轿车、兵器和生活用过的烟具、烟桌、家具、书画、瓷器、木器等,并介绍镖师的生活习惯和江湖行规。对研究中国镖局行业的历史 ,尤其为研究形意拳 、长拳、弹腿、长枪、套路等武术门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有一定的研究参观价值。


镖路经历


保镖之人拿着接收镖物的清单,再带上官府开的通行证, 就可以上路走镖了。

遇到关口的时候 ,拿出通行证给他看一下,为了避免纠缠 ,镖师有时便顺手塞给他们一些银两 ,就可以顺利通过了 。自古以来都这样“钱可通路”。看到很远的山上有土匪的时候,就要喊镖,“合吾一声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这个“合吾”即合五的谐音是镖行的人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镖局的张黑五而确立的,知道是同路的人了,山上的土匪就不一定会下山劫你的镖了。

如果喊镖号不行的话, 就需春点对话,春点是武林中的行话, 只有镖局内部的人知道,外部人根本听不懂的, 打个比方 ,他们叫抽烟是炒坑、叫火柴是亮子、叫上衣是叶子……

如果春点不行的话, 就得兵刀相见 ,以死相拼,镖师也是不容易的,在每走一趟之前就已经打点好了家里的一切,已做好一旦不回家的准备,说明这个行业的危险。

一趟镖安全的送到一个地方之后就可以拿到应得的报酬,返回自己镖局之内了,生活也就有了着落,英名也会在世上留下。


镖局源流


镖局从狭意的角度来讲就是为一些商家 、 个人提供安全保障的专门机构。在中国历史上与镖局性质差不多的,可以说就是驿站了,最早的驿站可以追述到隋唐年间 , 我们知道当时的驿站是专门为朝廷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驿站的局限性仅仅限于朝廷之间的 ,而对于民间的一些商业往来便没有一个安全保障机构。所以到了清期早期,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兴起,就逐渐出现了镖局。我们知道山西人在外经商的特别多,这就给山西人创办镖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中国第一家镖局是山西人神拳无敌张黑五在北京顺天府门外创办的 " 兴隆镖局", 像中国历史上平遥县的王正清创办的同兴公镖局, 祁县戴二闾创办的太汾镖局,文水左二把创办的昌隆镖局都在历史上享有名气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山西人创办镖局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最早和最多的。而刚才我们提到的驿站,它是专门为朝延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的,这就形成了最早的信镖;到了清朝中叶,随着金融业的兴起(票号的产生),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这就形成了镖局走镖的两大镖系;银镖和票镖;到了清朝末期,随着标号的逐渐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对象就转化为一些有钱的客人押送一些衣、物、手饰和人身安全,这就形成了粮镖、物镖、人身镖三大镖系 ,这也就是镖局走的六大镖系, 即:信镖、票镖、银镖 、粮镖、物镖、人身镖六种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