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内蒙古赤峰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物理学报 2016-04-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 来源:2013-内蒙古赤峰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爱因斯坦移居柏林
1913年夏天,两位年过半百的、德高望重的权威学者,风尘仆仆地从柏林来到苏黎世。这两个学者一个是普朗克,一个是能斯特。这两个大学者,来苏黎世干什么?观光?旅游?都不是,他们是带着德意志的使命来拜访爱因斯坦的。
②在德国人眼里,爱因斯坦无疑是个怪人。年纪小小时就毅然放弃自己的出生之地,不做德国人。忠君、爱国、英勇、服从,这些德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品德,常常受到他的嘲笑,他把这些东西叫做愚蠢和盲目。显然,要把这样一个怪人拉回到德国精神文化生活的中心,该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才行。 
③普朗克、能斯特放出的钓饵是诱人的: 
④第一、请爱因斯坦担任正在筹建中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这个建议似乎很奇怪。随便谁来领导一个研究机构,恐怕都比这位心不在焉、思想常在云端翱翔的爱因斯坦教授强。可是不要紧,所长是代表地位和荣誉。他如果高兴,可以出些主意,如果不高兴,也可以撒手不管,日常事务自有常务秘书办得妥妥帖帖。 
⑤第二、选爱因斯坦当普鲁士科学院院士。一般院士是没有薪水的荣誉头衔,但爱因斯坦就任的是实任院士,年薪1200马克。 
⑥第三、聘爱因斯坦为柏林大学教授。爱因斯坦教授有授课的权利,只要他有兴趣,但却没有讲课的义务。讲多讲少,讲课的内容和时间,均由他自便。大学里的一切事务,他可一概不必过问。 
⑦这个一揽子方案,真不愧是网罗爱因斯坦的妙计。它是普朗克的浪漫主义和能斯特的实干精神合作的产物。他们算是摸透了爱因斯坦的心思,爱因斯坦不能不动心了。 
⑧可接受在柏林的工作,爱因斯坦的内心并不是坦然的。 
⑨在他看来,移居普鲁士首府,这个德意志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老窝,像是背叛了自己的政治和道德信念。中学时代,他离开出生地,就是企图从那时起能放弃德国国籍,以便与军事操练和黩武气息一刀两断。可现在难道还要返回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大本营去安家定居?甚至还要去当普鲁士皇家机构的官员?还有一点,爱因斯坦此时对自己的创造性有了一种隐隐的忧虑。他曾对苏黎世的挚友说过:柏林的先生们把我当成豢养的产卵鸡,可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下蛋!爱因斯坦陷入了犹疑不定之中。 
你的出生之地,你真正的祖国在等待着你!普朗克以他自以为最神圣的感情劝说着爱因斯坦。 
可是,我是个和平主义者,爱因斯坦说,德国真的会欢迎我吗?” 
德国欢迎的是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能斯特的政治家风度与外交辞令恰到好处。 
但是,爱因斯坦打断他们的话,笑着说,这算得了什么呢?相对论是算不了什么的。朗之万说过,全世界只有12个人懂相对论。” 
这一点我们同意。可是,在这12个人里,倒有8个在柏林呢!普朗克、能斯特自负地大笑起来。 
爱因斯坦也笑了。确实,柏林是当时自然科学研究的中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人才,确实是研究与推广相对论的最佳地点。 
这样吧,爱因斯坦面对难题时的幽默又表现出来了,你们二位先生先去玩几天,等你们再回苏黎世,我到车站来接你们。普朗克与能斯特完全迷惑了。 
要是我手里拿一束白玫瑰花,就是不去柏林;要是拿一束红玫瑰花,就是去柏林” 
爱因斯坦作出了一个浪漫的决定。当普朗克、能斯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郊外返回苏黎世火车站时,一束红玫瑰花在爱因斯坦手里盛开着,他们的心放下了。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A.普朗克和能斯特专程到苏黎世拜访爱因斯坦,从他们许诺的条件和他们对爱因斯坦诚惶诚恐的态度来看,他们对爱因斯坦是真心推崇的。

B这算得了什么呢?相对论是算不了什么的。朗之万说过,全世界只有12个人懂相对论。这句话既体现了爱因斯坦的自谦,也体现了他对相对论的些许自许,还有他对相对论在柏林不能得到认可的担忧。

C.文章的结尾处,对于回不回柏林,爱因斯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出了送白玫瑰还是送红玫瑰。这一举动,是为了体现他作为科学家的幽默感。

D.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并且作者在材料的选择与安排、叙述中融入了自己的观察、想象和感受。这样写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E.不可否认,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是对于名利、地位,对于回不回柏林,他也会患得患失。这样写使传主爱因斯坦的形象更真实,更丰满。
【小题2】在德国人眼中,爱因斯坦是个怪人,他的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
【小题3】对于普朗克和能斯特提出的一揽子方案,爱因斯坦动心了,是什么让他动心的?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说明。(6分)
【小题4】对于爱因斯坦移居柏林的做法,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作为科学家,这种选择是明智之举;有人认为,作为一个爱好和平者,这种做法失之轻率。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

D3分)B2分)A1分)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爱因斯坦移居柏林①1913年夏天,两位年过半百的、德高望重的权威学者,风尘仆仆地从柏林来到苏黎世。这两个学者一个是普朗克,一个是能斯特。这两个大学者,来苏黎世干什么?观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

A,能斯特和普朗克主要是为了完成使命而去拜访爱因斯坦的,不排除他们真心推崇爱因斯坦,故不完全正确,选A1分。C,文章的结尾处,爱因斯坦的做法主要表现他还拿不定主意,他需要一段时间来做出选择;E“对于名利、地位患得患失错。选CE不得分。
试题分析:筛选在德国人眼中,爱因斯坦是个怪人的信息,此类题一般从全文角度去找寻答案,阅读原文可知,文中第②段年纪小小时就毅然放弃自己的出生之地,不做德国人。忠君、爱国、英勇、服从,这些德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品德,常常受到他的嘲笑,他把这些东西叫做愚蠢和盲目。第④段随便谁来领导一个研究机构,恐怕都比这位心不在焉、思想常在云端翱翔的爱因斯坦教授强。可从这两段信息中去提炼、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阅读原文爱因斯坦动心的信息集中在以下几个段落,第④段请爱因斯坦担任正在筹建中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所长是代表地位和荣誉。他如果高兴,可以出些主意,如果不高兴,也可以撒手不管,日常事务自有常务秘书办得妥妥帖帖。第⑥段聘爱因斯坦为柏林大学教授。爱因斯坦教授有授课的权利,只要他有兴趣,但却没有讲课的义务。讲多讲少,讲课的内容和时间,均由他自便。大学里的一切事务,他可一概不必过问。爱因斯坦也笑了。确实,柏林是当时自然科学研究的中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人才,确实是研究与推广相对论的最佳地点。可从这几段信息中去提炼、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的答案分析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结合文本内容,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或是作为科学家的明智之举,或是作为爱好和平者的轻率选择。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概括,①年纪小小时就毅然放弃自己的出生之地,不做德国人。忠君、爱国、英勇、服从,这些德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品德,常常受到他的嘲笑,他把这些东西叫做愚蠢和盲目。(爱好和平)②第爱因斯坦也笑了。柏林是当时自然科学研究的中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人才,确实是研究与推广相对论的最佳地点。(有利于科学事业)③应该勇敢地与军事操练和黩武气息一刀两断。④柏林的先生们把我当成豢养的产卵鸡,可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下蛋!(没有必要选择)。答案只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