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书法问题,陈忠康、肖文飞两博士也挠头

 哈牛哈牛哈牛哈 2016-04-23

这段这段时间,杖藜书院开放群,火了!

这段应全国广大书法爱好者要求,杖藜书院特邀陈忠康、肖文飞两位老师先后在开放群内为大家答问解疑,指点迷津。两位老师边梳理问题,边编辑答复,不知即不知,而言无不尽,质朴、坦率而又智慧。讲到了笔法、结构、创作和当代书坛的方方面面,真知灼见。群员们零距离与杖藜书院两大导师线上互动,激动心情无以言表,收获极大。

(想加入“杖藜书院开放群”请点击篇尾原文链接)


时间:2016年4月5日晚八点至九点

地点:杖藜书院开放群

邀请嘉宾:陈忠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生导师)

主持人:李小鹏


01/如何打通五体?


陈忠康


第一,这个问题太高大上了,我没法回答,因为我没打通。初学者先掌握一两种书体的熟练运用,然后再铺开学学五种书体,五体之间相辅相成,对专业人士很重要。要打通估计需存一以贯之的道理。但真正打通的其实少之又少,历史上五体俱优的书家并不多,能擅两三种就不错了。这是高阶段要想的问题,初级阶段想这个不务实。但五体对学习技巧和审美的完善很重要,即使不精,也要广泛涉及很有必要。开始学不同书体还是各学各的,到一定阶段自然会融通的。

02/写二王用什么纸笔最佳?求推荐。




工具问题现在人特别注重。工具固然重要,不如功夫重要,想当初我们学书法就没什么好纸笔,拿破报纸就写。纸,现在普通的练习纸如毛边纸就可以,写二王忌用生纸。笔,狼毫、兼毫、羊毫都可以,但要有一定弹性,锋不能太长。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试用各种纸笔,体会材料的性能,这也是学习,就是得费钱。不同材料都可以表现不同的味道,要体会到。我近年来用的笔有宣和、千枝秀、晋风堂、艺云笔庄、刘广生、安邦、吴云辉等的狼毫,近来用一些羊毫,如日本回流的八十年代上海工艺的宿羊毫。

03/在临习王右军手札时,经常遇到炫技之笔,例如截锋(笔画突然变细)的笔画,我们在临帖的时候,需要不需要照搬。谢谢陈老师。



二王及《书谱》有很多你说的这种截笔,是折纸造成的跳跃,可以学,有奇特味道。对经典,任何细节不能放过,都是有意味的,而且应该先迷信它,他们随便一个涂抹、一根贼毫都是好的。二王、孙过庭他们应该觉得这个挺好看,所以保留了,否则把纸抹平就没了。

这些不能说是炫技,现在人过度的弄可能变成炫技了。

04/请问一下陈忠康老师,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我们总想追求个人风格,天天临不同的帖本去寻找出路,除了与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审美有关外,还要怎样做才更为有效?



还是先别追求个人风格吧。这个问题对初学者很有害。当今很多的所谓个人风格基本是没意义的。我自己的体会是学古时要无我,主观上消灭自己,古人才能进得去。一开始那个“我”是有毛病的,无需保留,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经过传统的洗礼,你再找到的那个我才是有价值的。当然,学字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的提高也是头脑、观念、学养、境界的共同提高过程,要建立一个大“我”的观念,才有希望找到有价值的个人风格。

05/请教下陈老师关于魏晋绞转笔法,是否可以演示下,一直很困惑。




绞转问题,建议仔细看看邱振中老师的文章。他有个比喻,绞转像天空飘扬的彩带。我的理解是线条中段的换锋换面问题,笔毫不是平铺直叙的。唐以后,由于楷书影响,后人习惯于注意笔画两端的动作,而忽略笔画中间的变化。到清代为甚,一些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如包世臣反对中怯,而绞转可以避免中怯。关于绞转,在二王书法中其实也是部分用笔特征。要研习二王,只关注这个,还是不够的。

06/我想问书法艺术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



这个问题太广泛了。我也宽泛回答。

循序渐进,不能越级,一个阶段干一个阶段的事,路就会走得远。

07/老师,您好。关于写二王行书,初学者最需要在哪方面进行学习?



先要有楷书基础,最好是唐楷功夫。对笔头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快写、慢写结合,然后,对二王行书有一定的理解就可以写了。

08/之前看陈忠康老师书《寒食帖》的视频,非常过瘾,我提个比较初级的问题:如何解决字型结构不准的问题,帖学笔法和碑学笔法有何异同?是否就是大字学碑,用篆隶笔法;小字学帖,用二王笔法?




字形不准要提高观察能力,人的眼睛经常会欺骗的,心细、反复观察对比字帖,应该可以解决。但很多人眼睛有惰性的,不善于反思自己的能力。一般经过美术训练的眼睛会比较准。还有,观察要经常变换视点,不要老是用一种办法看字帖。

帖学和碑学,我以为先学帖比较好,知道什么是自然书写,对“写”有深刻体会后可以学碑,避免写碑的描画涂抹。实际上现在很多人体会不到他们的区别。

关于你说的大字学碑用篆隶法,小字写帖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帖也可以写大字的。

09/魏晋与明清如何嫁接?如何找到平衡点?



魏晋和明清甚至民国是书法史的不同板块,各有胜处,作为当代人,都要研究,不能偏废。不知道嫁接是何意思?所有的好书法,不管是碑、是帖,大字、小字,各种书体,它们都有共通的道理的。魏晋和明清好书法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找到共通性就可以了。

10/请教陈老师,我看了您原本与创作的对比图片,非常惊叹!想请教一下,一个帖在您手上写上多少遍即可以用它的笔法创作,比如王羲之《频有哀祸帖》?



写多少遍可以用,不好说。有的看几眼就可以,有的写很多也没办法。还是基础问题吧,积学乃成。就像读书,很多学问大的人,读过很多书以后,遇到新书,就可以一目十行,因为他大脑已储存太多的知识点了,他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强。

11/请问陈老师,书法学到一定程度后,要从哪些方面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风格?往往临得越多越无可是从。谢谢!




临得越多,如果没有消化能力确实会写乱,所以一般先练一帖,能灵活运用,建立初步根据地。在此基础上,开拓路径,广泛参学。到一定程度,建立自己的风格。如何建立风格,因人而异。有传统共性,又有真正的新意,才算吧。

当然,有时老师为了打开大家的书写能力,有意识的临很多字帖,那又临当别论了。

12/现在有关书法方面的书特别多,请陈老师分享一下。



关于书目,我得想想,下次推荐吧。



······


时间:2016年4月15日晚八点至九点半

地点:杖藜书院开放群

邀请嘉宾:肖文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

主持人:李小鹏



01/请问肖老师,五种书体各自的笔法规律、结字规律、空间规律、章法规律及相通的规律。书法作品的价值、品位、水平的高下,是怎么样的一个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否在每个时代不同?谢谢!


肖文飞


这个问题太大,写篇博士论文出本专著也不一定能解决。简单回答一下。

我们的教学念是“学书循理,回到常识”,讲道理,讲最具共性的东西,明理,掌握共性,书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这些东西明白后,书体之间、碑帖之间的转换非常容易,就像看电视,您想到体育台就到体育台,想到电影台就到电影台。

关于标准,有恒定的也有变化的。

恒定的,对毛笔作为一个物的物性的尊重,也即毛笔性能的掌握的程度,这个标准是不变的,对应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

变化的,是时代审美的趣味,书法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系统,它要与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伊秉绶现在为什么卖得那么贵,因为他符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又如,明中期以后,以徐渭、张瑞图、王铎、傅山等为代表的极度张扬个性的鸿篇巨制为什么能大行其道,看看当时王阳明的“心学”,李贽、三袁的“性灵说”、“童心说”就清楚了,当时的文学如《金瓶梅》、《西厢记》也是如此;但为什么这股狂飙到了清代就戛然而止了呢?按梁启超的说法,整个清代的学术是以“复古为解放”,大家都做学问去了,清代碑学就是做学问的结果。

故明中期以后,是艺术家在写字,整个清代,是学问家在写字,时代使然,泾渭分明。这大致可对应赵孟頫的“结字因时相传”。

02/经常听到肖老师说把笔打开,我想知道怎么打开,是不是简单的中锋用笔?




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有很多自创的术语,比如“打开笔”、“墨密度”、“踩点”、“顶住”等等,不熟悉我们这套教学方法是不容易理解的,就像土匪的黑话。我们之所以产生这些术语,是因为它们能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想法。

西方绘画通过光影表现体量感,中国绘画通过笔锋不同面的转换来表现体量感。

西方与中国体现圆厚的不同方式,一个通过光影,一个通过中锋用笔。

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处。

墨密度,单位面积所注入的墨量。中锋用笔,笔画中间的着墨量最多,因而墨密度最大,而笔画的两边,墨的注入量依次减少,墨密度依次减小,从而在视觉上产生中间凸起的感觉,事实上,如果从更微观的角度考察,笔画的中间确实是凸起的,这就是线条“圆”的产生。

所谓厚,即在单位面积里能够尽可能地均匀注入更多的墨液,让墨密度尽可能的大,此即包世臣所说的“万毫齐力”。

线条的圆与厚是一体的,但侧重不同,用笔的方式也有差异,同样是中锋用笔,偏重于圆,则提笔多,让笔画的中间墨液的注入量多,墨密度大;偏重于厚,则铺毫多,在注入尽可能多的墨液的同时,保持注入量的均匀,也即保持墨密度大的同时还要保持墨密度尽可能的均匀。当然,书法中的线条有着丰富的变化和内涵,各具审美价值,但圆和厚是书法线条两种最基本的审美要求。

笔的打开,顿挫与侧入中行。以楷行草书为例,入笔一般是侧入,要想达到线条圆厚的效果,必须要转到中锋用笔,由侧入转到中行,我们叫笔的打开。

通过对《兰亭序》几个典型字例(少、咸、坐、其、今、山)起笔的分析,我们知道,其看似奇奇怪怪变幻莫测的起笔形态,其实都是起笔时由侧入转到中行所留下的痕迹而已。

侧入转到中行,有一个关键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顿挫”。我们所示范的笔的打开方式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不同的书体、不同的人,打开笔的方式会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03/我想问肖老师如何踩点把笔打开,当笔打开后,线较直较片时,如何调整?再问如何找到发力点?谢谢!




笔打开前面前面已经说了。

线较直较片,一是行笔速度过快,二是笔毫铺得过开,墨的留驻不够,也即墨密度不够。反过来做就可解决了。

找发力点,建立在对笔性和字形熟悉的基础上。就像跳舞,踩好音乐节奏。

04/肖老师好,李斯、王羲之、孙过庭.....启功,诸多大家,寥寥数语,多则千言,陈述剖析笔法、结体,简单明了,说用笔经典莫过于“结体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一语定江山!说状态莫过于“欲书,先散怀抱.....”自欧阳老首开博士学位,诸多博士雨后春笋,人人一套博士论文,都是十万字以上,博导出的书那更是著作等身(与身高齐)。我以前还看,后来发现我穷其一生力,当代书论家的书也看不了十分之一!您提出“一管论”让我如沐春风,拨云见雾。这恰说明您是讲真话,真性情的人。我想听听您聊聊您对当代书论家的历史定位?如果方便实名评论最好。(欧阳中石、王岳川、邱振中、王镛、刘彦湖还有您自己)失敬呀!您主要研究哪些书论?



感谢您给我归纳出“一管论”。

当代书家不评论,有兴趣以后可以看我写的《当代中青年书家的“三个代表”》。

古代书论,邱振中、白谦慎的著作,刘彦湖、陈忠康等的言论。

05/我写字感觉不够挺拔,很多人都说我写的软。请问您,如何能把力灌到笔毫?现在我用力时,只感觉是手指在使劲爪笔,不能让力体现在字的线条。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有效力量和无效力量。如果不能有效传导到笔尖,这种力是无效的。我们来看看书写过程中力的传导情况,手臂、笔杆都没问题,问题出在笔毫上,故蔡邕说“笔软则奇怪生焉”,这也是毛笔和硬笔的最大区别。

回忆我们初学书法的时候,经常写着写着笔锋会扭起来,形成一个结点,力在这个节点阻住了,无法有效传达到笔尖,进而落实到纸面。有经验的人,会通过技巧,随时把这个结解开,让力也即墨能顺畅地传达到笔尖,落实到纸面。所有这些技巧的综合,就成为笔法,这就是用笔的实质,就这么简单。

笔锋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尤其是方向改变处,随时会产生扭结的趋势,书写就是在不断扭结然后解结这对矛盾中推进,最后完成一件作品。至于如何解这个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最后形成了书法史上丰富的笔法系统,前提是建立在对毛笔特性的充分了解熟悉上。

就这么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06/请肖老师讲一下,铺毫行笔与裹毫行笔的区别?



所谓铺毫,应该类似于包世臣所说的“万毫齐力”,就是增加线条的厚度;所谓裹毫,我理解就像搓麻绳,把几股绳搓起来,增加线条的圆和弹性。这是我的理解。


07/我笔最前端的几根毛总是拢不住,笔顶不住,线条软,缺少力度,谢谢肖老师。




那几根最尖的毛毛是“不求人”,能挠到您心灵的最痒处。入笔要轻,尤其帖学一路,把它弄妥贴了再发力。当然也有艺高胆大的,像王铎,凌空砸下去。

08/笔法差不多了,结构问题怎么解决?唐楷入手吗?




笔法和结构是一体的,什么样的笔法对应什么样的结构。我不知道您要解决什么样的结构?事实上,楷书从隶书过度,经历了平划宽结、平划紧结、斜划宽结、斜划紧结四个阶段,要想找前三种结构,唐以前楷书更有效。


09/请教肖老师,成人初学书法,是先练大字还是小字?近几年书法大展越来越回归魏晋古风,粗头乱服遭到诟病。站着写大字似乎是清人遗风,写了大字,再写小字,会损细节。在如今讲求笔法精到的时尚下,我们究竟该怎么训练?谢谢老师。




初学书法,我觉得应该先练大字,再写小字,一是把格局建立起来,从大字转小字易,从小字转大字难,当代很多名家,小字还可以,大字就捉襟见肘了,小字容易掩盖笔法的缺陷;二、初学者,本来对毛笔的笔性就不熟悉,敏感度不够,要在很小的空间里把各个信息点都表现出来,难度很大。

至于您说的“写了大字,再写小字,会损细节”不知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上。王铎的大字,看似逸笔草草,但具体到点画都是非常精到的。像以大字见长的王铎、傅山、黄道周等,小字都非常精到。大字和精到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10/请问肖老师,初学者《兰亭序》要不要临,什么时候临?




我建议初学者不要临《兰亭序》,别一上来就高大上,主要是很多信息点看不到,看到了也理解不了,更无法表达出来,最后只能依葫芦画瓢。兰亭是高难度动作,也有很多陷阱,到了一定高度再临好些。



12/请问肖老师,我原来学欧,现在学褚,下来想学《圣教》和《兰亭》,这个路子是否正确?




这个问题回答同上,展开下谈。

大家临帖一定要有目的性,目前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前阶段,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笔法啦,结构啦,章法啦,等等,要临二、三十种帖,最后在根据自己的心性选最合适自己的。

我们是书法的《非诚勿扰》,先拉上20多位书法“美女”亮相,来电留灯,不来电灭灯。当然,《非诚勿扰》最后只能带走一个美女,但学书的话,可以拉走几个书法“美女”,多了也不行,精力有限。当然,也有包办婚姻的,从一而终,结了再谈,越谈越来电的,毕竟少数。

11/近两年时间,只通临了遍《多宝》,马上要结束。我是换《勤礼》,换《九成宫》还是再来一遍?




对这个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不知道您现在的程度以及您想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解决不同的问题,选择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范本临习。比如说初学者练习用笔,我们从颜真卿入手,然后到褚遂良的《阴符经》,然后再米芾、二王手札,用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12/请问肖老师,我原来学欧,现在学褚,下来想学《圣教》和《兰亭》,这个路子是否正确?




这个问题回答同上,展开下谈。

大家临帖一定要有目的性,目前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前阶段,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笔法啦,结构啦,章法啦,等等,要临二、三十种帖,最后在根据自己的心性选最合适自己的。

我们是书法的《非诚勿扰》,先拉上20多位书法“美女”亮相,来电留灯,不来电灭灯。当然,《非诚勿扰》最后只能带走一个美女,但学书的话,可以拉走几个书法“美女”,多了也不行,精力有限。当然,也有包办婚姻的,从一而终,结了再谈,越谈越来电的,毕竟少数。


13/请教肖老师,学写小楷有哪些必须注意的基础准备?比如,写前是不是一定要叠格子?择笔是选毫刚一些还是柔一些的?从提高能力的角度,选择文征明和王宠两种风格是否有什么优劣?还是直接宣示表、乐毅论写起?



我只能说,写小楷必须具备所有写书法的基础准备。

叠格与选什么样的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风格没有优劣。文征明“文”,王宠“仙”。

14/肖老师能否分别开一个《石鼓文》和《勤礼碑》的学习讲座?



努力争取。

15/天下第一、二、三行书皆为书家自撰并即兴书写,请问肖博,您是如何看待书家在注重书写技巧的提升前提下,倡导富有时代特点的书家自我文本创作,实现情感形意的高度契合。还有书品与人品的看法,书家的自我修养保括品德是否可以与作品的艺术价值割裂?




好难啊,快烤糊了!

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当代书法千篇一律地抄写古人的诗文,表面上是书写内容,实际上涉及到了书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书法如何介入当代生活,参与到当代文化建设当中去的问题。倡导富有时代特点的书家自我文本创作,实现情感形意的高度契合,诗的高峰在唐,词在宋,曲在元,想在书家自我文本创作与书法结合上达到古人高度难!但我们这个时代也有优势,我们可以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思路。

两条线索考察当代书法:纵向线索,书体及书风按时间脉络演变这条历史线索(传统思维);横向线索与绘画、建筑、设计、雕塑等当代艺术门类并置(现代思维)。二者交织,才能给出书法在当代的准确定位。

视角变化:书法欣赏的最小单元由传统书法的“字”推进到“单元空间(被分割的最小空间)”的感受上。(邱振中先生语)

这样一种视角的推进,让书法在当代获得了空前的生命力。进,可以跨入到当代抽象艺术;退,可以回归到传统经典。

16/很多老师很诟病写字当画画来写,说有的人写字就在画画。但是他们又不会很直接的指出画画和写字的区别来。美院的学生有一些人在临摹的时候貌似也在跟画画一样。正如孙过庭所讲:“巧涉丹青,工亏翰墨”。那么,我们在写字时候怎么辨别这幅字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写”是中国书法和中国画最重要的精神,故古人更愿意说“写”竹,“写”梅,而不说画竹画梅,赵孟頫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评价文人画一条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书法用笔入画。评价是“写”还是“画”,关键还是看用笔,懂书法的应该都有判断经验。

17/请教肖老师,在倪文东书法创作导论中看到“访碑游学”这个概念。我想问肖老师,游学与写字是如何结合,来提高书法水平或者是欣赏?




这其实是古人的两种生活方式。古人在一生当中,都要花相当的时间来那么几次“壮游”,此即“知行合一”,“读万卷书”是“知”,“行万里路”是“行”,“知”要在“行”中得到验证。倪教授所倡导的正是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当代的压缩版。

18/请问肖老师,在展览体盛行的当下,一些水平高的人或许能同时处理好入展与提高水平间的关系。但有时这两者会出现矛盾,当入展与临古相背时我们该如何面对?




按陈忠康老师说的,学习书法不以入国展为目的。(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入展的不一定水平高,没入的不一定水平差,展览机制与评委眼光、人品使然,你懂的。能兼顾当然好,不能,由它去吧!

19/颜体如何超越井上有一或刘彦湖老师?



不谈超越,心存敬畏。找最契合自己心性的东西,深入下去。

20/书法家的书法老百姓看不懂,怎样用简单的语言,向普通人解释书法艺术,和普通的规律好看的写字的区别规矩好看的字,比如电脑字体,没有什么艺术欣赏价值,有艺术欣赏价值的,高层次的书法老百姓又认为不好,如何解释?




书法有静态美,也有动态美。普通老百姓,平时接触到的都是报纸、杂志、手机等印刷体,他们普遍接受的是那种均匀、对称的静态美,但美是有很多种的,雄强的、阴柔的,朴拙的、秀美的,等等,况且,对不同美的接受,是以个人的性格、人生阅历和学术背景为基础的。要想改变,必须是性格、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的改变。



······




注:独家版权,转载请联系杖藜文化获得授权

责任编辑:陈建辉  谭国亮

 文案:刘瑞宜 


关注'杖藜文化”,留言就有机会加入'杖藜书院开放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