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少爷与西关小姐,作为80、90后的你们 又了解多少呢?小编今天带你们一起来 追寻老广州的印记,探秘上一代人的历史。 东山少爷与西关小姐 老广州·印记 东山少爷:民国时期,广州城东的东山洋人和宗教气氛较浓,各地华侨回国后也在多此建起欧式小洋楼。到了1920年代,因为其是广州为中国革命中心,国民党高层亦多选择在此居住。这样,东山就成了权势人物集中地,这里的公子哥儿,便被称“东山少爷”。 西关小姐:城西的西关是中国最早与洋人做生意地区,富商尤其多。且因为早与洋人打交道,这样的家庭风气开化。出身于这些家庭的千金,穿着打扮摩登时髦,是广州最明显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群体,特别是她们当中有不少人受西洋教育甚至到过欧美留学,于是对她们就有了“西关小姐”之称。
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为官家子弟,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 旧时的东山,是指现在出了东山地铁口往南走的龟岗、新河浦、寺贝通津一带。东山一带自达道路到新河浦大片地区,原是军阀和官僚的居集地,有不少花园洋房。后来,跑南洋发了财的“资本家”,纷纷在这儿建别墅洋楼。 西关大屋,作为广州经典的记忆载体,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面貌,成为广州向现代化都市发展中难得保留的绚丽色彩。 西关大屋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豪门富商在'西关角',即如今荔湾区宝华路、多宝路、逢源坊、华贵坊一带兴建的豪宅。 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多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这里的女孩子是地道的大家闺秀,她们纤细的身段,温柔的粤语,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还会些手工,尊敬长辈,拥有中国的传统美德。 东山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 西 关 小 姐 民国年间的西关小姐 如果说老城西关是旧广州的典型代表,那么西关小姐就是广府文化的明珠,最早接受欧风美雨熏陶和洗礼的西关小姐,变身新女性,她们有些欧化又不失传统,是时尚典范、社会精英,其形象变迁成为近代岭南女性形象转变的先声。 打扮时髦的西关小姐 西关地区因为早与洋人打交道,懂外语者不少,这样的家庭风气开化。出身于这些家庭的千金,受到家中影响穿着打扮趋于西化,是广州最明显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群体。 对于贪靓赶时髦的西关小姐来说,她们时常出入于上下九路的香水店等购买化妆品,有些外国香水要到先施、大新公司才可买到。在最时尚的百货店购物消遣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当时的先施与大新公司留下了西关小姐曼妙身影。 和思想保守的封建时代女性相比,西关小姐的显著特点之一即较有文化,一大批饱读诗书、学贯中西的西关小姐从女校毕业,或从国外留学归来,在教育、医学、商业和文化艺术领域,以至在革命运动中都担当重要角色。 时尚、洋派、有文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关小姐就是彻底现代开放的人。她们有些欧化又不失传统,西关小姐最大特点是善于接受新事物,亦有保持旧家教与旧道德的一面。 西关小姐在时人的忆述中,呈现着既具有传统典雅风韵、又充满现代摩登的独特气质,她们既是当时都市文化空间的重要建构与参与者,又是传统伦理规范的传承者。 忆最后一位西关小姐:不守旧 一生都很贪靓 西关小姐梁少卿的艺术照,20岁时的她风姿绰约 熟悉西关文化的人,没有不知道黄家石屋的。西关小姐梁少卿自从19岁嫁入当时远近闻名的豪门大户黄家之后,直到95岁去世,都一直以女主人的端庄守护在这座大屋里,即使衰老、生病、弥留之际,她也维持着一种风范。这就是纯正的西关小姐的姿态。 梁少卿持家教子一把手,走进黄家石屋,一尘不染,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虽然在病中,梁少卿所住房子的沙发上、桌椅上也没有乱摆任何杂物。 梁少卿在西关曾是引领时尚的角色,解放初期,塑料皮带、塑料珠子的手袋还很少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她也很讲究。烫头发只去当时西关非常出名的'豪华'理发店。她的鞋都是在意大利、香港做的,各种样式。衣服则是请专人剪裁的,面料都是上等丝绸。 你所了解的老广州文化 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它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就等着你们来揭开它的面纱 ·End· ![]() 我们立足广州 精选最有品质的生活资讯 让您以全新视角发现城市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