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坛新锐 | 十一届国展·优秀书法家推荐之三十一——艾青

 ZGGDWWZS 2016-04-23



艾青,江西修水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漳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获全国首届楷书展优秀奖、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入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全国第六届新人展,全国第六届楹联展,全国第三届兰亭新人展,全国第四届扇面展,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全国第九、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


艾青书孙光宪《北梦琐言》一则



书家艾青

□简清枝

  我和青年书法家艾青是老邻居。我们同住一个小区十多年,我是看着他结婚生女的,他女儿取名艾墨。呵呵,艾青自己拿毛笔写书法几十年,对笔墨纸砚感情很深,也将这份挚爱衍传于女。前几日在“林语堂诞辰120周年”活动上,我偶遇小艾墨,嚯嚯,小姑娘穿着民国式的褂衣,粉嫩嫩地扮演林和乐的小伙伴,十分靓丽可爱。转身间,再次觉得时光流逝之快,悄然而惊心。

  艾青是江西修水人。修水是“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也就是说这个赣北大山里的小县城却是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的老家,也是陈寅恪、陈师曾家族的祖籍地。

说修水,是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和他的出生地有巨大的关联,这个地方的自然和人文气息会如春雨般渗入他的血脉,融入他的生命,一辈子也无法剥离。好几次,我和艾青兄聊天到深夜,都会聊到修水和那些灿若星辰的文化巨子。艾青也常常不无骄傲地向我介绍老家的南山崖和征村乡洲上村前的那条绵延的河流。童年的艾青在那里结识了黄植南老先生的曾孙、酷爱书法的黄恩平和黄爱平兄弟俩,也因此与翰墨结了缘。后来很长的日子,摹写、对临、背临成了少年艾青的“三部曲”。逢年过节,老家邻里的对联都是出自小艾青的手,“年少一支笔”的美名也为奔跑的山村孩子增添了满满的信心和无限的欢乐。“最有意思的是,居然还有人出钱请我写神榜,写神榜可是很庄严的事哩”,艾青不无得意地向我忆起那时的乐事。后来,为了“铁饭碗”艾青上了师范,再后来,艾青和一群小伙伴作为师资人才被引进漳州,成了漳州人。我和艾青说了几次,“像你这样优质的人当老师,是教育之幸”。而事实也确是,俊朗阳光的艾青后来成了芗城乃至漳州地区很有名的老师,有爱心,有才气,魅力十足,颇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墨缘是断不了的。近几年来,漳州书法风生水起,得了全国、全省的一些头彩。向来不善张扬的艾青静静地坐进自己的小书房,钻进古代碑帖里:重新梳理欧阳询的各种碑帖,用心于“龙门二十品”、《张黑女》以及各种隋朝小墓志。在小楷上,从《灵飞经》到文徵明、祝枝山、“二王”,到钟繇,他无不倾心,下了“笨功夫”。

  艾青信奉孙过庭《书谱》中所说的“专精一体,以致绝伦”的习书精神。王镛先生认为“五体”书法严格来说无法简单刻板的划分,也无高下嫩老的粗暴分等,各体之妙均无穷尽。隋代书法上承魏晋南北朝书法千变万化、诡奇谲异的旧貌,下开有唐一代书法法度精严、应规入矩的枢纽作用,它有着瘦劲高古、稚拙谲诡的风骨,正是这种特质让艾青痴迷其中。很长时间以来,艾青把楷书临创的视野放在隋唐这个点上。同时,楷书从魏晋发展到唐朝,已经相当完备,楷法森严。在楷法的桎梏下,如今的国展展厅中很难看到纯正的唐楷作品了。艾青认为这恰恰说明唐楷临习和创作之难之宏阔。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来,才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书家所必须的“破茧成蝶”。艾青聪敏,他没有被唐楷束缚手脚,没有被固化千年的法度禁锢了汉字个体书写的性灵,他反而更理性更开放地去研究和临摹唐楷了,并坚定地在“吃透一家,博涉约取”中实现个人有温度的书写的华丽转身。2013年,艾青拿了全国首届楷书展最高奖;今年5月,他“过五关斩六将”,在可谓严苛的条件下,以楷书作品抱得了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最高奖的“美人”归,引得圈内圈外惊呼一片。

  到艾青家聊天走几分钟就到了,但每次我们都一聊而忘时。我话语偏激,常“乱开机关枪”,艾青兄则是不激不厉,温厚怡人。聊到深夜,踏着树影,他会送我到我家楼下。有几次,聊得不过瘾,他干脆上我家继续聊,聊书法,聊文学,骂骂文化乱象,也吐槽社会隐忧。

  楷书属正,艾青坚执于楷,守正如禅,高妙万端。他显然不会停留于此,岁月的掘进,总会圆他一个“妙笔生花”的梦。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