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可以言志,诗歌可以怡情。 谁不知道!到底想说嘛? 你知道吗?诗歌还可以养生! 俗话说:不懂医道的诗人不是好新媒体编辑。小编虽不懂医道,又不会作诗,但至少怀着一颗求知之心,从诗文大家的作品中发现了养生之道!为此,掉了好几大把乌黑的头发。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非常辛苦。据说他被贬到广东惠州边远地区后,不到60岁就已经是满头的白发,牙齿也已经开始松动。 后来,他接受一位名医劝告,坚持早晚梳头三四百遍。仅半年多时间,就逐渐从精神压抑和垂老中恢复过来,身健心朗,面色红润,前后判若两人。 因此,他在一首《六月十二日 酒醒步月 理发而寝》的保健养生诗中写道: 羽虫见月争翾翻,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风露气入霜蓬根。 大意是:在皎洁的月光下,秋虫翩翩起舞,我站在空旷的轩阁上,散开长发频频梳理,梳得头脑清醒,筋骨越来越强健,头发也长得更茂密。 看过《红楼梦》吧,不知道您留意过吗? 《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梳头、篦头。古代养生讲究“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因此红楼养生方法认为,春天最合适梳头养生。看来,曹雪芹老先生也极推崇东坡居士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称:“头者,精明之府”,不但穴位丰富(多达几十个),还是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汇集的重要部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 从中医角度看梳头养生的原理:中医认为五脏的经络气血,输入头部注入头面与五官。每天梳头时,梳齿频繁和头皮接触,它会很有规律的刺激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通过大脑的反射,可以帮助我们头皮神经达到舒展放松,从而感到神清气爽。 那么,你会梳头吗? 头顶正中最重要的一个穴位叫做百会穴。梳头的作用就是推拿这一穴位,不仅能保养头发,让头发更有光泽、少脱发,还能有助睡眠。 正确的梳头方法: 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梳头数十次或数百次后。再把头发整理、梳至平滑光整为止。所用头梳宜取用桃木等木质或用牛角等天然材料制成,梳齿宜圆滑。梳头时间一般取早晚各5分钟,其余闲暇时间亦可,切忌在饱食后梳理,以免影响脾胃的消化。 梳头时可结合手指按摩,即取十指自然分开,用指腹或指端从前额前发际向后发际做环状揉动,然后再由两侧向头顶按摩,用力要均匀一致,如此反复数十次,以头皮有微热感为度。 还等什么,快点梳头去吧! 新媒体编辑季岩 @原创不易,欢迎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