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九消寒图

 gtjhyg 2016-04-24
中国古代历法(夏历),将周天均分为365.24219日。五日为一候的,三候为一气(节),两气(节)为一月。这样将一个太阳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前半月称为节气,后半月称为中气,甲子纪年,60年周而复始(这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详细记载)。冬夏既立,冷暖必分,也就有了“三伏”“九九”之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甲子记日说)为初伏三伏尽,由热逐渐走向凉爽,以此表明“热”的转化程度。“九九”以冬至为数九第一天,九天为一阶段,共九九八十一天,来说明由寒冷走向温暖的过程。消寒图便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