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uval Harari 来源:《人类简史》作者 Yuval Harari 研究纪要
一、人类的过去与现在
唯一物种:
地球上大部分其他物种如鸟类都是由很多种类演化而来,只有人类是由唯一的物种、即现代智人进化而来。直至现在人类统治了地球。
人类统治地球:
2016年地球上存活的大型动物中:人类是3亿吨、被驯服的动物70亿吨,未被驯化的动物只有1亿吨。
1、有机与无机
现在的人类一直延续了40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生命时的最重要的特征,即生命是一个有机化学体形成的。但未来世界可能人类通过AI(人工智能)来实现无机对有机的改造,这是地球生命的一次巨大革命,甚至会影响到地球以外,一个无机的生命体可能可以存活在没有空气与水的其他星球。 (从生物化学的电化学到无机的电磁波,从原子到比特)
2、智人成功的秘诀
1)陌生个体之间的大规模协作Coorperation
协作的作用远大于个体的禀赋,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小于一个大猩猩,10个也未必,但1000个智人的力量远大于1000个大猩猩。人类就是一种社会昆虫。人类可以灵活建立合作的方法与规则。大猩猩不会给陌生的个体讲课,人类可以传承跨越时空的知识、经验、工具,建立可持续的可复制的协作,现代人可以阅读过往的文献。大猩猩没有监狱与军队来约束他们认为的极端个体的负面作用。
2) 想象出来的现实Imagnation
人类发明了故事:信仰、宗教、规则与法律;想象促进了更大规模陌生个体之间的合作,如国家、人权、货币、法律、交换、公司等虚拟现实。而金钱与货币几乎是全部个体之间最为互信的东西,恐怖分子会毁坏建筑、但不会烧掉印有“In God We trust”的百元美钞。货币就是人类之间最强的互信机制。
3)有效的讲故事
让其他人相信你的故事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所有的冲突与战争本质上就是互信不相信对方的故事,而不是为了抢夺财富与土地。土地、食物的产出均可以满足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人民,他们只是不相信对方的故事与信仰。两次世界大战的本质也是这样。现在的欧洲就是大家相信一个欧洲的故事,而不再是只属于自己的故事。
二、历史的方向
历史是可以研究与有明确方向的吗?还是各种随机事件的组合?人类历史可以从三个方向去观察:权力、团结与幸福。
1、人类日益强大(权力)
2万年前人均消耗的能源是4000卡路里/天;2015年一个美国人的相应的数据是22.8万卡路里,是2万年前人类的60倍。人口从10万年前的100万上升到现在的70亿,大部分动物被控制在人力的手中。人类对这个星球的权力更大了。
2、人类日益团结
从几千年的维度看,人类比过去更为团结,我们建立了股票交易所、议会与公共医院。(欧洲的穆斯林化从远期来说说不定也是基督教与伊斯兰达成和解的前夜?)从经济层面看,全球贸易是共同的语言体系,各国财长能充分理解互相的语言、即使在利益上不能达成共识;在政治领域、在人类对自然的共同认识方面,均是如此。
3、人类日益幸福吗?
这个并不确定,却对于个体来说是最为重要的。19世纪前,个体的幸福几乎与人类的力量无关,人类对地球的权力集中在少数政人手里,19世纪的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可能还不及远期野果采集者,即使现在仍有非常多的劳工做着远比采集者复杂与辛苦的单调重复工作。

1800-2015年的人类:
1、饥荒、瘟疫与战争的减少:几乎所有饥荒的原因都是政治。而现在更多人死于与肥胖有关的疾病。
2、家庭与社区的解体:人类比过去更孤独?
3、注意力的缺失:这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人类幸福感没有提高的根本原因:
人性永久保留了无法持续满足的匮乏感,这个匮乏感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创造与进步的根本原因;也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最为重要的因素有三个,陌生个体之间的大规模协作、相信与虚构故事、永不满足的匮乏感。
即使是人们对自己的容貌也不满意,在现代广告与媒体时代,太多漂亮的面孔使人们更容易自惭形秽。
人类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玻璃天花板:
氧化(老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这是身体内部不能抵抗的生化作用。身体内生产出幸福感的化学物质无法持续太长时间,所以缺乏幸福感本质上也是生化意义上的问题,也正因为这个匮乏感才使得人类不断去寻找新的工作与伙伴。
至今人类都没有改变这个生物化学体系,即我们还无法改变基因。
勇敢的新世界:人类的权力能转化成幸福吗?
要改变人类身体内部的生化体系吗?PROZAC(百忧解、氟苯氧丙胺,治疗忧郁症药物)管用吗?
哲学与宗教的出路:
最关键的不是改变外部世界、也不是改变内心世界,而是了解自己(并与自己和解,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make peace with yourself)

上午Q&A
1、故事还是要和现实有更好的联系方式(如宗教仪式、教堂?)
2、一个组织人多了反而不好协作?
A:要构建一个共同的故事,如企业文化、使命感、价值观。
3、人工智能
4、生活的舒适与本质的幸福感不同,人类总是期望改变、追求成就
5、人类进化的主驱动力
A:恰好就是不满足感,要不断的改变世界,又与幸福感矛盾。
6、为什么现代智人在7万年前开始相信故事了?
A:好问题,现在还不知道,人类还在研究这个问题,最好的假设是基因突变改变了大脑的结构,比如左右脑打通了。但科学的态度是承认我们无知,而宗教会告诉你上帝怎么说。
7、你相信这些人类创造出来的故事吗?
A:我本质上不相信这些故事,但故事对于整个人类是个好事。我们不一定信或不信,但要有能力区分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现实,很多悲剧就是人们成为了虚构的奴隶。这些神都是被人类发明出来的。对于是否是虚构的最容易的判别是ta是否可以受苦,如公司倒闭了公司不会痛苦,但员工会痛苦,这个公司的概念就是一个故事、一个虚拟的,还有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也是这样。(“当他们开始屠杀时,他们就称自己为祖国”)
三、新的不平等
21世纪不平等的未来
未来每个国家只有极少的机会去缩小在技术上的差距。
身体、大脑与思维
以后的差距不再仅是经济、法律上的差别,而是生物学上的差别,技术上可以使部分人群通过无机世界改造身体、大脑与思维、改变人体的生物化学的特征,使得人之间的差距成为生物等级上的差距。
死亡:不再平等
从必然宿命到技术问题,从平权者到分裂者。
死亡作为最后的平等也可能被改变,新的技术出现使得死亡可能成为一个技术问题,心血管癌症等可能都有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Can google save death?!(Time 的文章)
这些技术开始时会非常贵,只有部分富人会长生不老,普通人更容易死亡; 这会导致穷人非常愤怒!可能导致新的社会冲突,导致穷人的冒险。对死亡的预期在富人与穷人之间发生重大差异,这将非常恐怖?
医疗进步:
医疗进步是否逐渐惠及大众?历史上的抗生素也只有部分富裕人群会使用。 这些不是预测,只是可能性。当然人类居安思危,需要提早想想可能的一些坏事情。
医学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革命,越来越多从治疗转到为健康锦上添花。这些锦上添花的项目是一个精英项目而非普适的规范,可能只有少数人使用得起。
大众医疗的演变:
社会、经济、政治都会发生本质变化,20世纪的社会、政府、政治发展更依赖于大众的力量,在20世纪的工业社会需要海量的健康群众与工人。即使是纳粹也要为大众的健康服务。
但21世纪的政治与军事领域不再需要无数的大众人群,绝大数人口没有军事价值,军事无人机,需要士兵的数量非常少,只是少数高素质的人才可以成为特种兵。
同样在经济商业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计算技术也使得人的经济与商业价值在大幅度下降,劳动力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google的无人驾驶,他们不会酒驾!现在这个世界死于车祸的人比任何疾病与战争都要多。无人驾驶、车联网使得不再需要这么多车,不需要驾驶员、不需要交通警察、甚至不需要红绿灯……
医生的终结?
人工智能可能会在很多疾病中实现医生的作用,(Ibm的watson医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几乎可能覆盖现有医生的功能、并好于医生的作用。IBM的watson几乎记住病人的所有信息与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在云端最完整的数据!并且watson还可以与很多人类医生合作。
情感:
人类的情感可能是唯一区别与AI的特征,但现在ai可以辨认人类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被ai通过生物特征变化来分析并作出回应。
人类一无用处了吗?
新的工作岗位,超越物理的认知能力,如想象(设计等),机器取代了人的物理能力。
21世纪的阶级:
全新的更先进的精英 vs 庞大的一无用处的无产阶级!这是新的不平等。
四、人本主义及其终结
指的是人类是世界的中心,是世界的主宰、权威与意义本身。个体的感受与自由选择是一切意义的来源。
人本主义政治学:选民最了解。
选票不会再由国王与神父来引导。
人本主义经济学:顾客永远正确。
顾客的选举制度,商业是由钱来选举的制度。
人本主义的审美学:美存在欣赏者的眼里。
不再是依赖于某些神秘主义或宗教。
(马塞尔杜尚:1917,泉)
人本主义伦理学:感觉很好——那就去做!
越来越多国家接受同性恋,不再说上帝不允许。只要不伤害到另外人。
人本主义教育学:为自己去思考。
过去的教育更多是让学生记住上帝或先哲的想法,现在的教育是教会自己认识自己与独立思考。
人本主义的终结?
1、自由意志并不存在
2、感受只是生物学逻辑
3、只有有足够数据、一个外部实体就能够理解人的感受并替人作出更好的决策。

感受是什么?
感觉+情感=生物学计算;
生存的问题:所有物种都是生存的机器。当狒狒同时面临香蕉与狮子时,狒狒就会计算饿死的概率与被狮子抓住的概率,再作出的估计与决策,狒狒的身体大脑与思维启动了这个计算,情绪感受可能是勇敢(摘香蕉)或者恐惧(逃离)!
感受:自负或自我
“到现在为止,没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自己——以此人本主义仍然站得住脚”
圣经是古代耶路撒冷几个智者的智慧结晶,你的感受是人类进化本身的结果,所以还是要听从你自己的感受。
达尔文vs&with图灵
但现在生物化学的计算与计算机算法的两个浪潮会面了!如果一旦大数据系统比我更了解我!权威就从人的情感与感受转动电脑算法。(大白,安洁莉娜·朱莉)更多的医学决策来自于大数据。
过去的有神论:遵从圣经与上帝;
人本主义:遵从自己的感受;
现在或未来:数据主义!遵从google与大数据。
新的价值观:信息的自由
amazon的书评对你买书的购买决策有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amazon并收集了你的所有阅读与购买行为数据。kindle知道你阅读电子书的所有痕迹数据,甚至未来用传感器来抓取你阅读时的表情与感受,这个时候kindle就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甚至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给予你更好的择偶建议!amazon与google会是你更好的生活导师。大数据成为新的权威。
生活是否可以精简成数据?
有关意识的一个硬性问题,宗教不需要正确也能够征服世界。
人类现在无法知道几千万神经元如何变成了情感与感受。数据主义宗教也许不需要这个正确,也可以征服世界!
本人后记
1、我们可能只是基因的宿主?
2、如果数据取代了自由意志,人类还会怎样?
3、有自由意志吗?只是生物学计算而已?
4、未来:比特计算取代生物学计算?
5、基因可以转化成比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