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老刘tdrhg 2016-04-24

  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红顶商人”胡雪岩可以说是清末的大明星,关于他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很多,但是事故情节千差万别,让人难辩真假。2008年8月曾游览过安徽绩溪胡雪岩纪念馆。有介绍说,胡雪岩出生于绩溪,幼年时曾在纪念馆所在地的“文昌殿”读书。这次到了杭州,知得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区的元宝街,便驱车前去一看究竟。

胡雪岩故居位于望江路与元宝街之间,一座长方形院落,北面是望江路,南面是元宝街,东面是牛羊司巷。故居坐北朝南,大门设在元宝街。到了胡雪岩故居门前,见大门并不气派,一樘普通的石库门,墙上挂着一块方匾,上刻“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雪岩故居”。走进大门,在天井里又看到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护单位:胡雪岩故居
”的石碑。

门厅过道墙上挂着一篇《胡雪岩故居简介》:胡雪岩,名光墉﹙1823—1885﹚,杭州人,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等战役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金城骑马,赏穿黄马褂。胡鼎盛时,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方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故居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耗巨资,占地18.8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其子孙将房产抵押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后来又转让给蒋家。宅内有十三楼、芝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明廊暗弄,建筑构思巧妙,砖雕、木雕、石雕、灰塑无品不精,其中芝园假山为国内现存最大人工溶洞。尤其选用了大量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杉、中国榉等高档木材建筑豪宅,是我国一处十分优秀的晚清建筑,堪称中国清末巨商第一豪宅

 门厅西侧是轿厅。轿厅十分高大宽敞,前柱挂着一付对联:存一片好心,愿举世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无灾无难;做百般善事,要大家利民利人
。梁上高悬勉善成荣”金匾,当年同治皇帝所书,意思是“勉励胡雪岩多做善事,成就家庭的荣耀”,寄托着清朝皇帝对这位红顶商人的期许。后柱也有一付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此联寄托着胡雪岩对子孙的谆谆教诲。

  轿厅后面是个小天井,天井后面是一座精美的砖雕门楼,集漏雕、透雕、浮雕等雕刻手法,将人间美好的富贵、长寿、和谐、吉祥等寓意体现得恰到好处。正门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关闭着,从侧面的长廊绕到里面,是一组琳琅满目的楼宇,中间是个大天井,天井四周是装饰精美的廊道,廊道上每一扇绛红色木格门窗,都镶有深蓝色的玻璃,将西洋建筑材料应用到古典建筑上,既庄重典雅,又富丽堂皇。堂上挂着一块“
百狮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匾额。仔细观察,凡梁枋、雀替、角云都雕成一只狮子,狮身贴有金箔,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生动活泼。

  百狮楼西侧是“芝园”。走进“芝园”,首先看到的是镶在廊道上的碑刻,其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中有吴昌硕临石鼓文墨迹。石鼓文属秦文,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芝园”中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间是个不规则的池塘,池塘南边用太湖石堆砌成假山,山上筑有一座重檐歇山式楼阁,称“荟绵堂”,其左侧是胡家听戏和看电影的“影伶院”。池塘中间僻西位置筑有三孔石桥,石桥的中间建有一座重檐六角凉亭,叫“晴雨亭”。池塘的北岸有一幢二层楼阁,叫“延碧堂”,堂上摆设全部是红木制品,故谓之“红木厅”。“延碧堂”西侧也是一幢小楼,叫“洗秋院”。“芝园”的布局一改苏州私家园林树木葱茏,清静幽深的风格,而为假山重叠,楼阁高耸,布局紧凑,装饰华丽的富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家豪宅的面貌出现,尤其是假山底下的山洞转弯曲折,洞中套洞,进入溶洞,如入迷宫。

  欣赏过“芝园”的华丽,再去参观胡雪岩故居史料陈列。如前所述,我们在安徽绩溪旅游时得知胡雪岩是绩溪人,并看到了他幼年读书的学堂。而在胡雪岩史料陈列室,则看到一篇《胡雪岩生平大事记》,上面写道: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亦官亦商,世称红顶商人。1823年﹙道光三年﹚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1860年﹙咸丰十年﹚在杭州珠宝巷开办第一家钱庄,名阜康,后在杭州开设阜康银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号,在上海设立阜康雪记钱庄,与阜康银号,在汉口设立乾裕银号。同时期,胡雪岩还在各地设立典当行,其中江浙一带有23家,湖南、湖北各3家;1861年﹙咸丰十一年﹚胡雪岩与当时的浙江巡抚左宗棠交好,开始长达20年的事业上的上升期;1866年﹙同治五年﹚胡雪岩因“急公慕义,勤干有为”被左宗棠举荐协助打理福建船政局事务。同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胡雪岩被派往上海经营采运局,为左宗棠西征提供后勤保障;1867年﹙同治六年﹚至1881年﹙光绪七年﹚,胡雪岩帮助左宗棠借款筹饷共六次,总数为1770万两;1873年﹙同治十二年﹚左宗棠上疏《赏道员胡光墉母匾额》,为胡母博得正一品封典;同年,杭州元宝街胡府﹙即现在的胡雪岩故居﹚进行整修,特别是对“芝园”作了精心的设计和施工;1874年﹙同治十三年﹚胡庆余堂建成;1878年﹙光绪四年﹚左宗棠与陕西巡抚谭钟麟联名奏请朝廷为胡雪岩“赏加黄马褂”,胡雪岩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同年,胡庆余堂营业;1883年﹙光绪十一年﹚胡雪岩在穷困潦倒中去世,终年62岁

 陈列室还挂着一篇文章,题目是《乐善好施的胡雪岩》,文章写道:1864年﹙同治三年﹚左宗棠在杭州设赈抚局,收受难民,由胡雪岩主持善后事宜,诸如设粥厂、难民局、义烈遗阡、善堂、义塾、医局等;同年,胡雪岩捐银十万两,在钱塘设立义渡,方便百姓出行;1871年﹙同治十年﹚因直隶水灾,胡雪岩捐棉衣一万五千件,同时捐赠牛具、种籽、银两一万;1872年﹙同治十一年﹚甘肃冻灾,胡雪岩捐棉衣裤二万八千件;1877年﹙光绪三年﹚陕西旱灾,胡雪岩捐银五万两,白米﹙似应为面﹚五千石,制钱三千一百串,棉衣三万件。捐河南银一万五千两;1878年﹙光绪四年﹚胡庆余堂无偿为左宗棠的西征军及陕甘豫晋等灾区提供大量诸葛行军散、避瘟丹、神曲、六神丸、跌打损伤膏药、金疮药等

 为了证明胡雪岩是杭州人,陈列室展示了一篇《胡国梁夫妇合葬墓考古清理概况》,文章说:胡雪岩祖父光禄大夫胡国梁与祖母一品夫人周太夫人合葬墓,座落于杭州龙井村戚家岭陈大头山西坡。1964年破坏,上世纪九十年代几经盗挖。2008年杭州考古所对墓进行了考古清理,发现了一些随葬遗物品。随后,文物部门对墓进行了初步整修。建国初期,胡国梁夫妇墓上还有石人、石马、牌坊、华表等石制构件,气势浩大。1964年“破四旧”时被毁坏

  展室还陈列了一张《胡国梁五代家族》世系表,从表中看出,胡雪岩父亲叫胡鹿泉,胡雪岩兄弟共六人,分别是光桂、光鉴、光鼐、光墉、光培、光椿。另外还列有胡雪岩儿孙辈名单。

  展室还陈列一块近年出土的“王坟碑”。有介绍说,“王坟碑”近年从杭州城巷基建工地出土,运至九堡,是胡雪岩在清光绪丁丑年﹙1877年﹚亲自用楷书写的。碑采用太湖石料,现碑的左上部已残缺,但总体尚完整。碑落款为“里人胡光墉”。《辞海》对“里人”的解释是“同里之人”。胡雪岩书写碑文时就住在元宝街这座豪宅里,……

  “王坟碑”上的字迹尚清晰可辨,内容是:伏虎庙后有大冢,相传为王坟。案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康熙钱塘志》:伏虎寺在抚宁巷内,为宋保安门外雄式营基。南宋诸王攒所无在此地者,元明地圈入城,无葬坟理。《咸淳志》所载,伏虎大王庙,实即在此,则当宋代建庙时,并葬王衣冠于庙后,如岳王之于栖霞岭无疑。今因岁久圮坏,亟为整修,以存旧迹!俟诸博考云尔。光绪丁丑秋仲里人光墉识

  陈列室还挂着一口铜钟。有介绍说,胡雪岩在同治、光绪年间东渡日本,正逢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佛教不被重视,并遭到排斥,僧人为维持生活,出卖庙产。因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此,胡雪岩在日本寺院收购了大批铜钟。相传当年运抵杭州的有50口左右。日本驻杭州领事米内山庸夫,1928年受日本文化事业部速水一孔委托,所作的调查报告记载,1928年至1931年在杭州发现日本铜钟14口,均刻铭文,详记形制,拍摄照片,附文记载。这批日本铜钟仍有3口被保存在杭州岳庙、虎跑,及湖州铁佛寺内
……胡雪岩在赠送日本铜钟上刻有“钱唐﹙塘﹚弟子胡光墉敬助”……以此证明胡雪岩是杭州人。

  看了这些陈列,似乎明白,胡雪岩是杭州人,他不仅成年后在杭州发家致富,出生地也在杭州,而且祖辈就是杭州人。这样一来,就将安徽绩溪胡雪岩纪念馆介绍胡雪岩是绩溪人的说法彻底否定了。不过我却发现,陈列室提供的资料并不够严谨。例如,那块据说是“出土文物”的“王坟碑”,最后的落款“光绪丁丑秋仲”,这个“秋仲”是什么意思呢?“秋”当然指秋天。而“仲”,古人是作为次序的,伯为一,仲次之,季则三。于是,古人将入秋后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光绪丁丑仲秋”当是公元1877年农历八月。如果是“秋仲”就无法解释了。胡雪岩虽然是个商人,但他既然要立一块碑,存之久远,就决不会将“仲秋”写作“秋仲”。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日渐被人们所重视。于是各地纷纷将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文物古迹恢复起来,将那段中断了的历史重新接上,这是很有必要的。但一些地方争抢名人故里,名人出生地,名人墓地的情况屡有发生。事情当然并无大碍,却会扰乱人心。不过,杭州胡雪岩故居进门时,就看到了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这才是响当当的名片,用不着画蛇添足。

  在胡雪岩故居陈列室,看到一幅我们的老总理朱镕基同志的题词。大家知道,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朱总理是不轻易题词的。在胡雪岩故居看到的这幅题词,却很有深意。内容是:
胡雪岩故居见雕梁砖刻,重楼叠嶂,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十载,骄奢淫靡,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朱镕基2002年5月偕夫人及爱女于胡雪岩故居 浙东北游之十八: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
   以朱总理的眼光,游览胡雪岩故居不仅看到“雕梁砖刻,重楼叠嶂”之辉煌,还看到了红顶商人十载而败的原因,并为世人提出力戒“骄奢淫靡,忘乎所以”之忠告。读着这篇题词,不禁想起《古文观止》中的一篇文章《圬者王承福传》,圬者,古代泥瓦工之称谓。这篇文章是唐代著名学者韩愈写的,在今天看来,为泥瓦工写传,本身就意义非凡。而文中所提及的观点,更是发人深省。

  《圬者王承福传》开头写道: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这是说,泥瓦工靠技艺吃饭,虽然地位低下,但只要有活干,脸上总自得其乐的样子。韩愈与他的交谈中,泥瓦工讲述了一个他亲眼所见的现象。嘻!吾操镘﹙瓦刀﹚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共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将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是:唉!像我这样做泥瓦工的,到富贵人家干括,也有不少年头了。有到过一次的,第二次再去,那里已变成废墟了;有的去过两次三次,以后再去,也已成为废墟了。询问邻居,或者说,唉!吃官司被杀了;或者说,上代人一死,儿孙辈保不住这份产业了;或者说,人死了以后,财产没入官府了。我想由此看来,这岂不是吃饭而懒于做事,因此就招致天祸了吗?这不是硬要逞能,而脑子又不聪明,不管能力才干配得上配不上,非要去干不可干的事吗?这不是尽做些对不住良心的事,明明知道做不得,而硬要去干吗?这是富贵终归难于长久,功劳不大而享受却很丰厚,还是盛衰总有一定的时机,有去有来,总不会一成不变的呢?这些事情想来我心里总是不大好受,因此我就选择自己做得到的事情来做,至于富贵让人爱慕、贫贱让人哀叹,这份心思,我与别人会有什么不同吗?

  读着一千二百多年前韩愈的文章,看着十几年前朱镕基总理的题词,细想一想,“贫穷出勤俭,勤俭出富贵,富贵出奢华,奢华出衰败”这样的轮回故事,今天还见得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