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老刘tdrhg 2016-04-24

                       红安市将军墓园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红安县被称为共和国将军之乡。故在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内有一座将军墓园。将军墓园位于纪念园的最高处,在“红安烈士纪念墙”后面的小山上。我们参观过董必武纪念馆,登上88级“英雄阶”,便看见山坡上错落分布着十几座将军的坟墓。

怀着敬仰之心,一座座坟墓瞻仰过来,发现墓园中安葬的将军级别是很高的。其中三位是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红军将领,还有是近年去世的红安籍将军。坟墓、墓碑规格不一,造型各异,却都刻有将军的生平事迹。有的将军只闻其名,不详其生平;有的将军原本就不知其名。瞻仰过将军墓园,无疑增添了不少中国近代战争史的知识。

墓园正面三座是战争年代牺牲的红军将领的墓,他们是蔡申熙、沈泽民、吴焕先。蔡申熙、沈泽民是董必武题写的碑文,吴焕先是李先念题写的碑文,墓碑的背面刻有他们的生平简介,不妨抄录如下:

蔡申熙,原名升熙,1906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营长、第20军第2师团长、广州市公安局局长等职。1928年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军事部部长、红15军军长、红4军第10师师长、鄂豫皖特委委员、鄂豫皖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员、彭杨军政学校校长、红25军军长等职。1931年3月在双桥战斗中左臂负伤致残,1932年10月9日,又率部参加河口地区的战斗,与敌激战一昼夜,打退了敌人多次冲击。10月10日,当他率小分队阻击敌军掩护大部队撤离阵地时,不幸又负重伤,后在红安县高山乡仙人洞附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沈泽民,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京建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业大学、上海大学教授。1926年受派组织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补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4月,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工作,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常委,鄂豫皖省委书记。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他同省委其他成员一起,坚定地担负起鄂豫皖省委的领导重任,重新组建红25军,坚持根据地的斗争。在任省委书记期间,虽然执行过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但他能正视现实,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抱病向党中央写报告,代表省委作了沉痛检讨,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高度负责和光明磊落的品质。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同志病逝于红安县老君山东南的刘家湾村,时年33岁。

吴焕先,1907年生于湖北黄安县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省新县﹚,1926年加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历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委员、土地委员会主席、中共黄安县委书记、鄂豫皖省委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等职。1932年11月,他根据鄂豫皖省委的决定,主持重建红25军,先后任军长、政委。1934年11月,省委实行战略转移,他率红25军冲破敌人二十余倍兵力的围追堵截进入陕南,后代理鄂豫陕省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1935年7月,在获知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北上动向后,率红25军挥师猛进继续长征,连占两当、天水、秦安、隆德县城,截断兰西公路,有力地配合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8月21日,吴焕先同志在甘肃泾川县四坡村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另外几座将军墓也值得描述一下,一位是鄂豫皖苏区创始人郑位三的墓,卧式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墓碑上刻着前任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题写的碑文。墓碑下面刻有郑位三生平简介:郑位三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根据地主要创建者。1902年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1918年至1922年在武昌读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黄安县委委员、代理县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斗争,组织领导黄安“九月暴动”,揭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在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军创建时期,任中共黄安县委书记、鄂豫皖省委常委、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后,任鄂东北道委书记,兼游击总司令,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游击战争。1934年1月,在第二届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随后参加长征,任红25军政治部主任,中共鄂豫陕特委书记,参与创建陕南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党中央委派重返鄂豫皖,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鄂东特委书记、鄂豫皖区党委书记、淮南区党委书记。1939年任新四军江北支队5人小组成员,兼新四军第4支队政委,在津浦路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先后任新四军第二、第五师政委,华东局皖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45年10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翌年六月,与李先念等胜利完成中原突围,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1949年作为中共代表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新中国的组建工作。建国后,先后当选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常委。“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于1975年7月27日在北京病逝,中共中央已为其平反昭雪。

另一座是王建安将军墓,墓碑上的《王建安将军生平简介》是这样写的:王建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安出生在湖北红安县,1924年从军习武,1926年组织农民武装,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1月率队参加黄麻起义,同年加入工农红军,1928年起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政委、师政委,1934年9月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政委,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三过雪山、草地。1938年5月任八路军129师津浦支队指挥,9月参加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任山东纵队副指挥,1940年9月兼任第1旅旅长;1942年8月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3年3月任鲁中军区司令员;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直接指挥了鲁南、莱芜、孟良崮、开封等战役;11月率山东兵团参加淮海战役,统一指挥七个纵队连战连捷;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司令员,参加渡江作战,4月20日率先突破长江天堑,5月3日解放杭州,兼任浙江军区首任司令员;11月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1952年8月任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赴朝参战,1953年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起先后任沈阳军区、济南军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顾问,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纪委常委。1980年7月25日在北京逝世。夫人牛玉清,1919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沂蒙县妇女委员会书记,1941年10月与王建安结婚,1996年8月30日在北京逝世,生前育有四子:西波、东波、杭波、海波。

还一座是秦基伟将军墓,墓碑上刻有《秦基伟将军生平简介》:秦基伟,无产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14年出生于黄安县七里坪秦罗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赤卫队,参加过黄麻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排长、连长、总部警卫团长,红31军274团团长,红四方面军补充师师长,后方梯队队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三次爬雪山,二次过草地;1936年随部西渡黄河作战,西路军孤军奋战终致失利,在临泽县城陷入重围的紧急关头,受命担任临泽城防总指挥,率部与数十倍之敌血战数昼夜,突围成功;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秦赖支队”司令员,八路军独立支队副司令员,新编11旅副旅长,太行一分区司令员兼地委书记,率部参加“磁﹙县﹚、武﹙安﹚、涉﹙县﹚、林﹙州﹚战役”和“百团大战”,配合主力粉碎日寇“六路围攻”和“九路围攻”;解放战争时期,初任太行军区司令员,率部出击平汉线,两月内连克赞皇、高邑等多个城镇,在友军配合下攻克战略重镇邢台、邯郸,为平汉战役创造了条件;1947年奉命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任司令员;1949年,该纵队改称第二野战军第15军后,任军长,率部先后参加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等战略决战;1951年率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军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首战即重创美第二师。在黄浦里阻击战中,指挥部队与疯狂反扑之敌殊死决战,顽强坚守阵地10昼夜,出色地完成了掩护东线主力兵团回撤的任务。1952年10月美军以重兵向第15军防守的上甘岭地区持续发起猛烈攻势,战斗空前激烈,在秦基伟直接指挥下,15军与随后参战的12军一部与敌浴血奋战43昼夜,彻底粉碎敌人进攻,取得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大捷;1953年起先后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第一政委、司令员。在北京军区工作期间,组织了影响深远的华北军事大演习和国庆35周年阅兵;1988年当选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任国防部部长;1993年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二级国旗勋章二枚。1997年2月2日秦基伟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还一座是韩先楚将军墓,碑上刻有《韩先楚将军生平简介》:韩先楚,无产阶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级革命家,湖北黄安人,1913年生,幼失怙恃,惟姐代母衣食,聪明内敛,就读村塾两年,家贫辍学,历尽磨难,誓铲天下不平。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红25军,转战大别山,纵横鄂豫皖,长征中会师陕甘红军,建立巩固的西北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战定边,夺盐池,每战必身先士卒,亲披弹雨,臂残颅顶陷;倭寇侵华,民族危殆,将军率八路军主力部队东出太行山,经略冀鲁豫;解放战争中将军先后指挥东野4纵、3纵坚守南满,四保临江,奇袭威远堡,决战辽沈,跃马平津,横扫两广,剑指琼崖。观天象,算潮汐,将军临机决断,驾长风,将军千帆竞渡,红旗漫卷天崖海角。南疆甫定,朝战骤发。将军受命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坐镇指挥38军于三所里,兜歼美军荣封万岁军,大振军威,随即突破“三七线”,攻占汉城,旋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授上将军衔,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司令员、福建省委书记。“文革”中主持发布福建前线部队公告,义获忠良。1973年赴边陲领兰州军区司令员,1979年任军委常委,第六届人大副委员长,因病于1986年10月3日溘然仙逝。将军两袖清风,刚直宽厚,爱贤惜才,视部属为手足,麾下多忠勇之士。老来垂钓对弈,魂牵乡梓,梦萦闽赣西北军民,切嘱后人生尽忠,死尽孝,终归故里,江河同在,青山永存。

另外,还有王诚汉将军、罗应怀将军、程儒珍将军、张天云将军、罗厚德烈士、王积功烈士、夏世杰同志、聂洪国同志、李先英和吴立准同志的墓,其中聂洪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赴琼游之五: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墓园
国的墓碑由刘华清题写,王尚德的墓碑由杨尚昆题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