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老刘tdrhg 2016-04-24

           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11
18日下午,我们在麻城参观过王树声纪念馆,时间刚过4点,还来得及到红安住宿,遂驱车驶上麻竹高速﹙湖北麻城到竹溪﹚朝红安市前进。510分到达红安市区,住红安国际大酒店。第二天用过早餐,便驱车前去参观红安革命历史纪念园。

    汽车到达景区,临街立有一座重檐歇山式门楼,门楣上镶着二行金色大字“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登记进入景区,宽阔的主干道两边是二排苍翠欲滴的雪松,尽头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导游牌上介绍说,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纪念园始建于1956年,主要建筑物有“一碑二场二园五馆”,即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广场、英烈广场、将军墓园、红军墓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将军馆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首先参观的是纪念碑,纪念广场前面立有两座战士铜像,一位战士手举长枪,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一位战士高擎铜锣。看着这组雕塑,便想起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铁血红安》中那位名叫“铜锣”的红军战士。抬头看,纪念碑正面刻着一行金色大字“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文字内容与麻城烈士陵园纪念碑相同,看字体,应是华国锋同志的题词。纪念碑两个侧面也都有题词,董必武题写的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叶剑英题写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精神万古长青!”徐向前题写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命烈士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李先念的题写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背面隽刻着当年黄安流行的一首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基座侧面镶有用汉白玉雕刻的大型浮雕,内容是黄麻起义时扛着锄头、梭标、土炮的农民暴动队伍。

   纪念碑后面是英烈广场,两侧是宽阔的道路和整齐的绿化,站在英烈广场可看到前面横着几幢建筑,中间最大的一幢建筑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念馆”,有介绍说,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6年5月28日奠基,200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80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

  走进展馆,序厅正面是一幅大型浮雕“大别山雄风”,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军大旗指引下,勇猛威武的红军战士个个奋勇争先。走进展室,陈列内容分为“黄麻惊雷”、“商南烽火”、“皖西烈焰”、“赤区新貌”、“鏖兵大别”、“浴血孤旅”六个单元。

   陈列室首先介绍黄麻起义和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立经过。展厅开头是董必武、陈潭秋两尊雕像,背景是全国大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画面。陈列资料介绍说,1923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年冬,董必武在武汉中学召集黄安籍中共党员学生开会,成立中共黄安县工作组,同时决定工作组利用寒暑假回乡开展革命活动。1924年仲夏,在武汉读书的麻城籍中共党员学生蔡济璜、刘文蔚、徐其虚等根据董必武的指示,决定组建中共麻城县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工作组,播下了黄麻地区红色革命的火种。1927年4月,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国民党黄安县党部,根据省党部训令成立黄安县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并在县城和七里坪成立革命法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麻地区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建立了农民武装,为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党组织,在这一地区独立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清共”,屠杀大批共产党员。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中共黄安、麻城县委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组织发动“九月暴动”,揭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10月下旬,中共湖北省委派干部前往指挥,随即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中共黄麻特委﹙符向一任书记﹚,和鄂东革命委员会﹙刘镇一为负责人﹚,并组成了新的黄安县委﹙黄志仁任书记﹚和麻城县委﹙蔡济璜任书记﹚,接着又成立了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潘忠汝、吴光浩任正副指挥﹚,以加强对起义的领导。11月13日,黄安和麻城两县的农民自卫军和黄安县七里、紫云两个区千余精锐义勇队集结七里坪,在数万农民的配合下,第二天凌晨一举夺得黄安县城,占领县城21天,建立黄安县农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民政府﹙曹学楷任主席﹚。随后,农民自卫军组成中国工农革命鄂东军﹙主要领导人为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刘文蔚、汪奠川﹚。12月5日起遭到敌人大举围攻,起义军为保护新生红色政权进行浴血奋战,潘忠汝、王志仁等英勇牺牲,蔡济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璜、刘文蔚等先后遇难。鄂东军突出重围后,辗转于黄陂县木兰山一带打游击。1928年1月,鄂东军改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四月重返黄麻地区。七月,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在黄、麻、光﹙河南光山县﹚边界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在黄麻起义的影响下和推动下,1929年又爆发了商﹙城﹚南起义和六霍﹙安徽六安、霍山﹚起义,成立了红32、33师,建立了豫东南、皖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1930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三块根据地和三支红军统一起来,成立了隶属于中共湖北省委领导的鄂豫皖边区特委﹙郭述申任书记﹚和直属中央领导的红一军﹙许继慎任军长﹚。5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于河南新集﹙张国焘任书记﹚,下辖鄂豫皖省委。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成立于七里
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坪,下属红4军、红25军。

自1930年至1932年夏,鄂豫皖根据地军民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人,地方革命武装发展到20余万人,建立了26个县的革命政权,总人口达到350余万。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建设事业都取得很大的成就,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1932年秋,由于当时担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的张国焘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进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川陕后,以沈泽民为书记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在腥风血雨中重建红25军﹙吴焕先任军长﹚,为保卫根据地进行了英勇战斗。1934年11月,红25军奉命进行战略转移。随后党组织又组建红28军﹙主要领导人为高敬亭﹚,发展以便衣队为主体的各级地方革命武装,在大别山坚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直至抗战爆发,改编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担负起东进抗日的历史重任。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鄂豫皖边区红旗飘扬,武装斗争从未间断,一直是我党我军重要的根据地之一。从黄麻起义到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22年间,党领导鄂豫皖边区军民历尽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区仅革命烈士就有14万余名。

   陈列室重点介绍了鄂豫皖苏区主要领导人的生平,其中一位是红一军军长许继慎﹙1901—1931﹚,安徽六安枣林冈人,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春,被党中央派到鄂豫皖根据地任红1军军长,后任红4军第8师师长,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皖西分会主席,兼任红4军第11师师长,与张国焘错误路线进行坚决的斗争,战功卓著。1931年10月,在肃反扩大倾吐被错杀。

   另一位是蔡申熙﹙1906—1932﹚,湖南醴陵人,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同年加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红15军军长,参加鄂豫皖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战功卓著,1932年7月任红25军军长,同年10月在黄安县高山乡﹙今新集镇﹚仙人洞指挥作战时负重伤后牺牲。

   还一位是曾中生﹙1900—1935﹚湖南省资兴县人,黄埔军校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1月被派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历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4军政委,独立一师师长,参与根据地军民粉碎敌人第一、二、三次“围剿”,后任中共川陕省委委员和西北军事委员会﹙即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1935年8月在四川卓克基被秘密杀害。

   陈列室专门介绍了“大别山革命家庭典范”:一位是大将王树声家庭,在大革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在王树声和他的堂兄王幼安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家三代人参加革命,其中有17人先后牺牲,房屋被敌人烧过三次,当年参加革命的兄弟姐妹中王树声是唯一幸存者;第二位是大将徐海东,徐家67人参加革命,先后牺牲66人,其中近亲27人,远亲39人,房屋被烧过多次,徐海东是唯一幸存者;第三位是吴焕先,吴家全家参加革命,父亲、大哥、二哥、大嫂先后被杀,母亲、妻子饿死,家中房屋被烧过三次,吴焕先本人于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县四坡村战斗中牺牲;第四位是詹才芳,詹家全家参加革命,大哥、弟弟先后牺牲,房屋被烧过四次,他身经百战,多次负伤;第五位是李先念母亲,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异常激烈,李先念母亲对儿子的安危非常担忧,辗转跑了几个地方,终于在距黄安县城10里的冯受二附近的一个山头上找到了正在指挥作战的李先念,母亲将积攒多年的二块银元塞进儿子的口袋,含着眼泪愤然离去。

   纪念馆最后陈列的是“从大别山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开国将领”的照片,党和国家领导人2位﹙董必武、李先念﹚,开国将军317位:其中2位大将﹙王树赴琼游之三:湖北省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声、徐海东﹚、9位上将﹙万海峰、尤太忠、王宏坤、王新亭、王诚汉、王建安、刘震、周纯全、郭天民﹚、38位中将、268位少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