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伪满洲国皇宫

8月19日下午2点半,我们离开净月潭公园,驱车直奔伪满洲国皇宫旧址。长春市内正在修建高架快速道路,当行驶到亚泰大街时,导航仪指的路正在施工,不让走,只能根据大概的方向绕行,结果越绕越远。只得停下来找人问路,步行者不知道汽车走的线路,只得再问交警。结果绕来绕去,到伪满皇宫旧址已是下午3点半了,18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一个小时。
景区门票80元/人,60岁以上老人半价优惠。景区大门是在四根方形砖柱间安
装三对大铁门,中间两根门柱上分别挂着两块竖式铭牌,左面一块写的是“伪满皇宫博物院”;右面一块写的是“长春溥仪研究所”。墙边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伪满洲国皇宫旧址”。地势里高外低,进门十数步,左侧有座宫殿式门楼,大门却紧闭着。正迟疑间,工作人员前来说,这是“莱薰门”,
过去是皇宫的正大门,现在是景区出口。那道关着门是“同德门”,里面是伪满皇宫的正殿“同德殿”。游客要从右边的“保康门”进去,进去以后依照线路依次游览。
其实,“保康门”与“莱薰门”只有一墙之隔,门楼式样与“莱薰门”相仿,
只是规格略小一些。进入“保康门”检票口,里面是一片很大的绿地。见路边石板上刻有一张“伪满皇宫导览图”。便停下来仔细看,原来这片绿地是皇宫内的跑马
场,见宫殿建筑大都在跑马场的东边,便沿着跑马场东边的主干道直行,直奔“兴运门”而去。
参观伪满皇宫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伪满洲国那段历史。沈燕编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伪满皇宫》一书中,林君先生写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长春伪满
皇宫是我国至今为止保存完整的宫廷遗址之一,虽然在历史关系上与沈阳故宫、北京故宫有着血脉联系,但在皇权的性质上则不堪对比。沈阳故宫再现的是满清入关前的鼎盛时期;北京故宫呈现的是清朝的发展和衰败;而伪满皇宫则是记录着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傀儡生涯以及受控于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的历史事实,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和抗争史。沈燕女士为该书写了一篇《引子》则有这样一段话: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以武力侵占了中国东北。为了达到长期占领的目地,日本侵略者极力搜罗汉奸,企图建立一个肢解中国的傀儡政权。这个政权,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本庄繁说得十分明确,那就是“表面上由中国人统治,其实权则掌握在我方手中。”于是,日本关东军开始精心导演了一出傀儡戏。溥仪便是关东军导演的这出傀儡戏的首选对象。溥仪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两千年帝制的最后一个皇帝。他3岁登基,在位3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6岁的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失去帝位又失去宫廷的溥仪对前途感到迷茫。此时,王公遗老们都争抢着为他领路。在这些封建遗孽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郑孝胥,11月29日,在郑孝胥的安排下,溥仪几经周折跑进了日本公使馆。溥仪逃出北府,与其说是躲避“北京政变”的“厄运”,毋宁说是他甘愿落入日本人所设置的圈套。这“圈套”逐渐延伸开来,便是摆在他面前一条背叛祖国和民族的罪恶之路。1925年2月23日,溥仪在日本人的保护下,来到了天津。在天津的7年间,溥仪把复辟的希望一方面寄托于国内的反动军阀势力,一方面寄托于帝国主义列强,尤其认为“日本人是我将来复辟的第一个外援力量”。而日本人恰恰是利用了溥仪“恢复祖业”的愿望,在对其严密控制的同时,又对其进行种种诱惑,使溥仪按照日本人的精心策划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走上卖国投敌的汉奸道路,成为日本侵略者在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工具。1931年11月10日,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挟持下,从天津秘密渡过白河,潜入辽宁营口汤岗子。1932年3月1日,关东军指令“东北行政委员会”发表“满洲国建国宣言”,宣告脱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8日,在关东军的安排下,溥仪和婉容来到了长春,3月9日即在吉长道尹衙门举行了“执政就任式”,溥仪充任伪满洲国执政。同年4月3日,“执政府”迁至当时的吉黑榷运局,也就是现在的伪满皇宫。吉黑榷运局当时是东三省盐务机关和盐仓所在地。1934年3月1日,“满洲国”又改称为“满洲帝国”,溥仪也由“执政”改称为“皇帝”,并在伪满皇宫的勤民楼举行了“登极大典”,这也是溥仪一生中第三次当“皇帝”。改年号为“康德”,“康”取康熙年号的第一个字,而“德”则取自光绪皇帝的庙号“德宗”的第一个字。了解了这段历史,便粗略知道了伪满皇宫的来历。
兴运门是一座不中不西、叠床架屋式的门楼,门楣塑有一对金龙,顶上有个象 轮船舵盘一样的标志,标志下面是“兴运门”三个金字。进入兴运门,里面是一条东西向的通道,通道前端是“迎晖门”,通道北侧有一座卷棚式古典门楼,门楼描金重彩,门楣上挂着一块“宫内府”竖匾,进门是一座四合院。有介绍说,此府建
于20世纪初,原为吉黑榷运局局长魏宗莲的公馆。建筑风格为青砖瓦房垂花门,又兼有日式歇山式建筑特点,建筑面积798平方米,是伪满皇宫中别具一格的建筑。1932年3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这里改作执政府办公处。1934年3月溥仪称帝后,改为宫内府。宫内府是溥仪直属的辅弼机构。宫内府大臣负责辅弼皇帝管理
帝室事务,为制订和修改“帝室令”提出意见和建议;指挥监督宫内府职员,并上奏任免、奖罚意见。实际上宫内府实权掌握在担任“次长”的日本人手里。
宫内府对面是“西御花园”。花园虽不大,但有假山叠石,流水飞瀑,颇有意境。其中有幢丁字形的青砖带廊垂花房叫“植秀轩”。有介绍说,植秀轩建于伪满
时期,溥仪时常在此就餐、休息。其二妹与郑广元结婚曾居于此。溥仪的现金和珠宝存放在后套间的两只大保险柜里。同德殿建成后,这里成了宫廷学生的学习场所。
植秀轩东面有幢五开间的小洋楼名“缉熙楼”。楼前横着一块黑色大石碑,碑的正面刻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勿忘九一八”。背面刻的是伪满皇宫陈列馆题写
的说明:为揭露和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我馆于1991年即“九一八事变”爆发60周年之际举办大型展览。9月14日江泽民总书记为展览题写了展名“勿忘九一八”。当此世纪交替,风云变幻之际,谨此立碑,以警示后人。抬头看,缉熙楼是一座灰色二层小楼,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有介绍说,缉熙楼原为吉黑榷运局的家属楼,楼名由溥仪所题。“缉熙”二字取自《诗经·大雅·文王》“于缉熙敬止”。“缉熙”二字用的是谐音,有继承祖先康熙之志,恢复满清大业的意思。缉熙楼内以中间的楼梯为界,东半部分由皇后婉容使用,西半部为溥仪使用。溥仪的寝宫布置得富丽堂皇,四壁用棕绿色绢缎裱糊,顶棚刷得雪白,地铺银灰带蓝色花边地毯,家具均由深色硬木制成。现室内陈列有伪满大臣的书法作品,溥仪在皇宫使用过的餐具、家具,颁发的执政令、诏书,溥仪访日时,日本天皇送给他的纪念品,以及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写的改造笔记,特赦之后穿戴过的衣帽、天安门国庆观礼请柬等。参观之后,让人大体可以了解溥仪从皇帝到公民的转变过程。
缉熙楼北面有幢9间东西向的砖瓦房,正中位置开有一樘宫门,名“中和
门”,别看简单的一道门,那可是伪满皇宫内、外廷的分界线。中和门两侧的房间由溥仪的乳母和部分随侍居住;东侧除御医和部分随侍居住外,有一间是宫内府司房办公室,凡到内廷觐见溥仪的人,都要在这里候传。
进入中和门,里面一幢主体建筑是“勤民楼”。该楼始建于1911年,原为吉黑榷运局的办公场所。1915年1月,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机构合并,在此楼承办两
省盐务专卖、运销和缉私。1932年榷运局改为了“执政府”。勤民楼为砖混结构,哥特式建筑风格,总面积1392.7平方米,为二层走马楼,南北两楼相通,中间为长方形天井。大楼正面的圆形门厅叫“承光门”,是勤民楼入口大门。溥仪命名其为“承光门”,有继承光绪皇帝遗志的意思。伪满时期勤民楼是溥仪的办公场所。有介绍说,勤民楼内一楼设有第一候见室、第二候见室、伪满宫廷服饰展、侍卫官处、吉冈安直(日本人)办公室;二楼设有勤民殿、西便殿、赐宴殿、佛堂。登上二楼参观,只见“勤民殿”地上铺着红地毯,正面是皇帝的御座,那是溥仪上朝和接见外国使节、给伪满官吏颁发委任状、授勋的场所。1934年3月1日溥仪在此举
行第三次“登极大典”。勤民殿外的大厅里,摆着一张柚木方桌,两张高靠背椅,桌面上放着文本。有介绍说,1932年9月15日,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与日本关东军
司令兼驻伪满特命全权大使武藤信义在此签订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
勤民殿东南侧一幢五开间青瓦房,是日本关东军驻伪满皇宫派遣班的住地。那里常年住着3—5名日本宪兵,名为负责溥仪的安全保卫,实质是监视溥仪在宫中的
一举一动。
勤民楼后面一幢二层楼叫“怀远楼”,与勤民楼之间有连廊相接。溥仪根据《礼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候则天下畏之”句命名。怀远楼落成后,溥仪
将勤民楼供奉的祖宗牌位、画像,移至怀远楼二楼东侧,称之为奉先殿。殿内供奉清朝皇帝、皇后、太妃、福晋以及救过努尔哈赤性命的王爹爹、王妈妈的牌位。逢
年过节,以及某个皇帝、皇后的诞辰、忌日都要进行祭祀,溥信都要奉拜行礼。
勤民楼下面的车库里停着一辆黑色轿车。有介绍说,那是溥仪从天津运到长春的专车。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由美国底特律派克公司制造,1945年8月11日,溥仪逃往通化栗子沟时就是乘坐的这辆轿车。解放后该车被东北局接收,东北局书记、辽
宁省省长都坐过此车。
离开怀远楼便去参观“同德殿”。同德殿是伪满皇宫的主要建筑,位于勤民殿东南方向,坐北朝南。以“同德”作为殿名,有日满同心同德之意。同德殿仍是伪满皇宫的临时宫殿。日本人筹划在原杏花村一带(今长春文化广场)修建正式宫
殿,并已开始施工,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工程被迫停止。同德殿为地上两层,一楼是溥仪处理政务和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广间(即大厅)、候见室、叩拜间、便见室、中国间、钢琴间,台球间、日本间、电影厅等。同德殿建成后,

溥仪经常在广间接受朝贺,举办家宴。同德殿二楼是生活区,设计之初是溥仪和婉容的寢宫,但该楼建成时,婉容已被打人冷宫,所以没有搬入。而溥仪也因疑心日本人在同德殿安装窃听器而未进去住过。同德殿二楼现设有“从皇帝到公民”展
览,以大量照片和文字介绍溥仪曲折而复杂的一生。
走出同德殿,东南方向一大片绿化是东御花园,由日本造园师设计,带有日式风格。东花园东侧有一幢现代式建筑,门前挂着“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的牌子,因

大门紧闭着,游客只是从门前匆匆经过,然后回到莱薰门,走出伪满皇宫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