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述瑞金“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旧址”见闻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工农红军从井冈山到瑞金的那段历史。 1927年4月,蒋介石断然发动“清党”运动,大批共产党员被无辜捕杀。在腥风血雨中,共产党人意识到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性。8月1日,前委书记周恩来与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部分北伐军将士在南昌举行起义,建立一支属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然而,由于敌我兵力相差悬殊,加上部分起义队伍的离开,最后只剩数千人马转战赣粤。 “八七会议”后,中央派毛泽东为特派员,回湖南领导湘赣地区秋收暴动。由于起义军犯了分兵击敌、疏于防范的错误,各路部队都打了败仗。面对严峻的形势,毛泽东果断传令各路部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决定按湖南省委《湘南暴动大纲》退兵湘南汝城,占据湘粤大道,策应贺龙、叶挺部队从广东北返。队伍行至莲花县,宋任穷送来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密信,指示“毛部应退赣西宁冈,那里有我党领导的一支队伍”。毛泽东看到秋收起义队伍已不足千人。为保存实力,决定转兵井冈山。起义队伍在永新三湾经过改编,与红色“山大王”袁文才以及中共宁冈县党组织取得联系,经宁冈古城进驻茅坪,在湘赣边界实行武装割剧。1928年4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所部会师。同年12月,彭德怀又率领红五军主力800多人来到井冈山,红军队伍不断壮大。这使蒋介石大为震怒,决定“换将会剿”,委任湖南省主席何健为“湘赣剿匪总指挥”。何健不顾1929年春节将临,指挥部队立即向井冈山突进。毛泽东、朱德从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和井冈山的经济困境出发,决定由彭德怀率红五军坚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征战赣南闽西,侍机开辟更为合适的根据地。 红四军战士穿着单薄的衣裳在天寒地冻的山区转战了两个月,来到闽西长汀。3月14日一举歼灭据守在长寨岭的郭凤鸣部,并攻下长汀县城,筹集到了大批粮、款。于是,缝制了一批服装,官兵们第一次穿上统一的军服,还配了八角帽,一扫过去破衣草鞋形象,军心为之一振。这时,毛泽东忽然看到,在赣南闽西尚有一个比湘赣边界更有作为的天地!井冈山只是地连两省六县,而赣南闽西至少有20县之广!3月20日,在长汀“辛耕别墅”召开的前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告诉大家:红四军不回井冈山了,要在赣南闽西开创比井冈山更大的根据地! 1931年,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30万人的红色武装和全国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急需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为了选址,中央领导没有少动脑筋。闽西的长汀,是苏区中央局最早考虑过的地方。等中央代表团及毛泽东、朱德等人抵达瑞金叶坪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10月3日,毛泽东给上海党中央的一份电报称:”红军目前急切须休息,须训练,须补充,须筹款,须布置新战场,创造根据地。又因11月7日召开全苏大会,中央局不能远离。遂将红军主力分布于石城、长汀、于都、会昌四县,总部及中央局在瑞金居中指挥。”显然,朱、毛已主张以瑞金为首都了。瑞金曾以“掘地得金,金为瑞”于五代南唐时定名为瑞金县。它地扼赣、闽、粤三省要冲,东出八十里便至福建长汀,往西可由于都通往赣州。那里离中心城市较远,而水路交通相当便利。县境面积宽广,物产丰富,粮油自给有余。是年8月,中央派红七军前委书记邓小平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在邓小平主政下,各级党政组织健全,生产发展,政局稳定,为建都瑞金提供了有利条件。 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叶坪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把瑞金定为首都,随之更名为“瑞京”。来自全国七个苏区的610位代表,代表所辖16万平方公里的1000余万群众行使了他们的权利。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大会选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执行委员有周恩来、朱德等63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宣布中华民族的完全自主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政治经济特权,不承认中华民国的货币,发行独立的货币。王树增先生在他写的《长征》一书中对“苏维埃”一词是这样解释的:“苏维埃,俄文COBET的音译,意思是“会议”或“代表会议”,是俄国1905年——1907年革命时创立的一种武装夺取国家政权的组织织形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这个充满激烈反叛意味的名词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名称。 我们到了瑞金发现,“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旧址”有两处。一处在叶坪,一处在沙洲坝。因较早是在叶坪,我们就先到叶坪参观。
到了叶坪,看到笔直的柏油马路旁边有座面积很大的园林。入口处建有高大的牌坊式门楼,门额上刻的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不巧,大门前正在施
进门停好车,里面是一个非常大的园林,树木花草,还有浅水池塘,就是看不到
走出大会堂,旁边是一片很大的草坪,草坪上长满枝繁叶茂的古树,一看就知道年代很久远了。旁边则是一幢幢黄墙黑瓦的房屋。依次参观,除了有毛泽东住处即苏
|
|
来自: 老刘tdrhg > 《十六、名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