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土地? ——土壤酸化的思考

 啃叶子的蚂蚁 2016-04-24



那么什么是土壤酸化呢?

所谓土壤酸化,就是土壤风化成土过程中pH值降低,形成酸性土壤。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中养分的形态,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促使游离的锰、铝离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其中,以大棚蔬菜和果园为主的经济作物土壤酸化比大田粮食作物更为严重。

此前,人们更多地关注酸雨导致的土壤酸化,其实氮肥过量施用才是导致农田,尤其是温室大棚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但一直未引起重视。

第一,温室大棚作物产量高,导致了土壤中这些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例如钙和镁,第二,大量没有腐熟的畜禽粪等酸性肥料的施用,产生有机酸,残留在土壤耕作层。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导致土壤酸化。第三,棚室复种指数高,化肥用量大,导致土壤酸化问题加重。

以上不难看出,土壤酸化与我们的不科学施肥有着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上主要强调和追求高产出、高效益,对肥料的使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农作物实现高产,关键在于用肥多,导致农民在耕作方式上重产出轻投入;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微肥的“三重三轻”和产出多,投入少;需肥作物多,养地作物少;连作田多,轮作田少的“三多三少”现象。这些误区一方面使现有耕地的承载力越来越重,其产量增加,靠的不是提高土壤肥力,而是以消耗土壤库存为代价。另一方面盲目施肥导致了土壤养分比例失衡的加剧,甚至还有不少的农田基本不施有机肥。且化肥施用不讲科学,凭“经验”施,导致土壤一些营养过剩,如氮磷盈余;而钾肥和微量元素又严重不足。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的营养结构,导致土壤板结、自我修复功能和保水保肥能力降低,耕地带病运行,总体质量下降。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面对日益酸化的土壤状况,作为农资人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引导农民朋友科学施肥也是我们农资人不容推卸的责任。首先,我们要千方百计的引导农民朋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生态肥,增加棚室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了土壤的有效养分,提高土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使土壤PH值升高。播种前还应该适当深耕土地,例如25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将上下层土壤对换,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发展,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利用率,抑制植物病害的发生。

其次,要讲究测土配方,套餐施肥。比如对于大多数蔬菜来说,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5:1.2,所以提供21-8-20这样的高氮高钾中磷配方,同时,在产品中加入硼、锌、钼等长效、微量元素。满足蔬菜对营养的全面需求。

另外,根据测试结果显示的已经酸化的地块也不用担心,建议农民朋友施入生石灰改良土壤。根据酸化程度,每亩地60-100斤生石灰,以中和酸性,提高土壤 PH 值,并且还能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

土壤有生命,会呼吸,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珍惜她,呵护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