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读笔记⑨:去旅行,去撕下面具,去发现更加真实的自己

 池里一瓢鱼 2016-04-24


亲爱的共读小伙伴,听完主播领读后,文末有「记忆点和补充知识」,作为给你的阅读建议。公众号回复「领读笔记」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点击?查看4月和5月共读书单

 

拆解共读目标:今天鼓励大家完成的目标是第十一章《又一春》,明天的共读预告是最后一章《溯江而上》。

 

在这一章里,海斯勒描述了他在涪陵度过的第二个春天,在这个春天里,他的爸爸从美国千里迢迢来看他,给了他新的思考;随着相处时间变长,他的汉语变得更好,他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开始能私下里交流更多话题;涪陵城来了其他几个外国人,这也引起了他的关注;但同时,行政方面的限制变得越老越难以忍受。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收获和思考:

 



收获①:换种眼光看自己生活的地方

 

在妹妹安吉拉的鼓励下,海斯勒的父亲终于鼓起勇气从美国来涪陵看他。海斯勒担当起导游责任,陪父亲一路从重庆机场做慢船顺流而下到涪陵,不变的是拥挤的人群,不停按喇叭的出租车,噪音、灰尘、语言、无尽的人潮、街上的喧闹。跟着父亲的感受再去感受,他发现自己改变了那么多。

 

“我看到的仿佛就是我头一年经历的翻版,经过了剪切、结合,然后硬生生地塞进了十天的时间里——全都是对这座城市的恐惧、厌烦、迷恋和好奇,这一切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对我父亲进行了狂轰乱炸......跟身处世界各地的和平队员一样,我感觉到父亲的来访成了一次全面的展示:突然之间,我才发现,我已经学会了那么多东西,也忘掉了那么多东西。”

 

为了尽力给父亲展现更多,他们在街头观看郎中替一位农民施行脚步手术,观看了几位铁匠在铁砧上锤打出一把把镰刀,还观看了正在观看我们的几位棒棒军,去兰州拉面馆观看了那个人用手工拉出面条,还在涪陵南边的高山上露营,峡谷中步行,走进当地农民的屋子里和他们聊天。

 

海斯勒本来以为父亲会很厌倦、疲倦于这样的生活,但是后来才意识到,父亲很享受这个旅程,即便空气糟糕。

 

“我看了看他,他的脸上带着笑容,轻快地行走在这片稻田之间。我至此方才恍然大悟,他完全没有我的那种倦怠感。涪陵的一切在他的身边光怪陆离地一闪而过,我的两年浓缩成了他的十天,如今他就要回家了。我有点嫉妒他——”


 

看到这里,我想去一个地方旅行和将要在一个地方生活,人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对一个地方的观感也会有很大诧异。作为旅行者,我们只是匆匆过客,不会在那里与某些人保持长久联系,因此也不会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不会努力去博得别人的好感,更容易做真实的自己。这也是为什么现代都市人在繁忙工作之余,总喜欢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放松身心的原因之一吧。其实,有时候我们不妨换种眼光和态度,或者尝试一种新的事物,在自己的身边也能发现新的乐趣。

 

收获②:在现行制度里寻找更多自由的氛围

 

海斯勒的父亲离开涪陵之后,紧接着亚当的父母也来到了涪陵。亚当的父亲是一位老师,亚当想让自己的父亲给学生们上一堂课,讲讲美国的农业,没想到遭到了学校的种种阻拦。这件事让海斯勒越发了解到学校设置的无形行政限制,他们对这种限制也觉得越来越难以忍受。

 

比如,在一个话剧中需要演唱圣诞歌曲,这遭到了学校的反对,因为这可能与宗教有关;学校的老师想邀请亚当和海斯勒去家里看《泰坦尼克号》,最后一刻也被取消,理由是“干部们担心外国人会发现他们观看的碟片是盗版”;一位女老师邀请“和平队”的那两位女老师去家里玩,最后时刻却被告知回家的路被雨水冲断了......


                   

对这些阻挠,海斯勒没有办法改变,学生们也没办法。海斯勒与他的学生们聊到这些事情时,其中一位党员,也是一名优秀的学生莫·钱的态度是,“我唯一能做得到的就是当个好学生,毕业之后当个好老师”。

 

在海斯勒看来,这位学生和孔老师一样,对这些阻挠不一定认同,他们具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相信这样的制度终究会好起来,因此需要他们这些人的谅解、耐心和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民主思潮。如果彻底拒绝加入这样的寻找,他们根本无法忍受。”


收获③:在两年时间里,在孩子们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进入这个春天以来,海斯勒在课堂上再也没有第一个学期那种不适应的感觉了:一个外国人孤立无援地站在全班学生面前,这个年级的学生再也不会因为害羞而集体埋头了。他们可以在课外说话,之间的关系既诙谐又严肃,那些曾经在他看来聪颖却不幸失去个性的学生们,现在在他眼中也成了活生生的人。

 

他又去了去年同一个地方进行徒步旅行,在山间,由于汉语更加流利,他和农民们进行了更多交流,农民们也都记得去年同一时间他也曾来到这,他和农民们聊天气、收成,他和中学生聊那次取得冠军的长跑比赛,聊之前看到的那个穿着长筒水靴的德国人。

 

而且,海斯勒写到,每次到乡间远足跋涉,总有人请我吃饭,他们非常豪爽,如果不请你吃饭留宿,他们会觉得失了礼数。

 

他尤其感到高兴的是,当地人对教育的无限尊重,“在这样的地方教书,感觉真的很好。”看到那些需要跋涉很远去涪陵城上学的孩子,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他在孩子们的教育体系中占了一席之地。


 

“每当我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看着这些孩子们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自己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毕业之后又会回到各自的地方从事教育工作。我逐渐明白,尽管政治说教依旧令我心烦,但那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标语口号不会永远持续——在中国没有什么东西会永远持续——但那些受过教育的孩子们却会从中持续受益,不管这个国家会有怎样的改变。”

 

我想起在前几章,海斯勒也写到,当和学生们在一起时,他们也总爱请他吃饭,在涪陵城里,一些饭馆老板会请海斯勒吃饭,这似乎是中国人表达热情和善意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