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阳关遗址

 老刘tdrhg 2016-04-24

       敦煌阳关遗址

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9
11下午五点半,撞坏的车轮总算修好了。大家游心如箭,立即离开格尔木向敦煌方向前进。从格尔木到敦煌520公里,途中只有大柴旦可以住宿。格尔木到大柴旦180公里,途中要经过察尔汗大盐湖,湖上筑有一座著名的“万丈盐桥”(32公里)。因格尔木到敦煌新建的高速公路快要通车,“万丈盐桥”那段公路就没有人修理了。而盐湖周围建有多家大型钾肥厂和盐化工厂,215国道上的大型货车日夜不停,把那段用盐筑起来的路基压得坑坑洼洼。我们到那里时,天快要黑了。要是白天经过那里,还可欣赏大盐湖的美丽景色。晚上行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则需格外小心。大约八点钟左右,我们到达大柴旦。大柴旦属德令哈州府的一个镇,而镇上设有几家大型企业的总部,看上去俨然是一座新兴城市。我们进入镇区,一条挂满彩色霓虹灯的街道就长达二、三公里,各式现代化店招闪烁着华丽的光芒。我们住在“西海宾馆”。第二天一早起来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从大柴旦到敦煌大部分是刚修的高速公路,行进比较顺利。到了当金山口,公路部门在高处修了一块观景平台,我们停下车,站在平台上欣赏逶迤远去的当金山,虽然山上只长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一层薄薄的高原植物,但高昂起伏的山势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异常的雄浑壮丽。

过了当金山口,地势便一路走低。过了沙漠绿洲阿克赛县城,不一会就在路边看到了一座框架式的门楼,门额上写的是“阳关胜景”,我们知道这是进入敦煌的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第一个景点“阳关遗址”了。许多人知道“阳关”这个地名是读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其中“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王维诗中所说的“安西”,是唐朝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阳关遗址在敦煌城西南约6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关隘。

我们站在“阳关胜景”门楼下极目眺望,四周都是茫茫戈壁,想当年玄奘独步在这荒漠之中是何等的艰难。我们照过相上车沿着一条向西的支路前进。途中看到一座黄土堆筑的遗址和一对新筑的阙门。下车看时,那黄土建筑为方形,高约五、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六米,边长七、八米,好象是古代长城上的一个城堡,其两侧还有长城坍塌后留下的一条隆起的痕迹。细看古代人修筑城堡时在泥土中掺入大量的秸杆。目的是防止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泥土收干后开裂,增加城堡的强度。为了防止游客攀爬,管理部门在古城堡周围拉上了铁丝网。

再向前行,是一处稍低一点的地形,路边有牌子标明是“阳关葡萄沟”。进入沟内,道路两边都是高大的白杨树和茂密的葡萄架,路边开了不少“农家乐”饭店。时近中午,我们选了一家“阳关人家”用餐。进入院内,餐桌都摆在葡萄架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下。外面烈日当空,葡萄架下却是一片凉意,十分舒适。我们刚刚坐定,服务员就倒来了一杯凉茶。喝着凉茶,看到墙上贴着一大张彩印纸,上面印的是“阳关遗址”、“阳关三叠”和“阳关镇基本情况”介绍资料。

先看“阳关遗址”。介绍说,阳关建于西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已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阳关,县(古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谓之南道,西趋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唐代写本《沙洲地志》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县(寿昌)城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故曰阳关。”可见,阳关在唐时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遗址在今阳关镇的寿昌村附近。专家考证,阳关遗址在今阳关镇西面的“古董滩”附近。

再看“阳关三叠”。我知道,《阳关三叠》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但并不清楚与阳关遗址有关。墙上的介绍说,《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歌曲。但原本在宋代失传,目前所见的是一首古琴歌。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传谱,全曲共分三大段,用一个基本曲调将原诗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琴歌开始加了一句清和节当春作为引句,其余均用王维原诗。旋律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跳进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之情。歌曲结尾处渐慢、渐弱,抒发了一种感叹的情绪。这曲琴歌的全部歌词是: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阳关镇基本情况”是说,阳关镇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接近我们苏锡常三个城市的总面积。其中绿洲面积为3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97米。全镇5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1166户,4472人。全镇葡萄种植面积20000亩,年产优质葡萄7000多万斤,收入7300万元,户均6.3万元。全镇40%的农户在敦煌城里购了商品房,35%的农户买了小汽车,98%的农户拥有摩托车和小四轮拖拉机,数字电视和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99%。茫茫戈壁滩上的阳关如今竟是一座小康乡镇。

我们在葡萄沟吃过饭出来时,在路边看到一块“龙勒村的石碑。这个龙勒村

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汉武帝时,河南省南阳新野有个叫暴利长的人,因犯罪被流放到敦煌屯田。他在阳关附近的渥洼池看到一群野马,常到湖边饮水,其中有匹马长得神奇非凡。于是,他扎了一个草人,并让草人手持马笼和绳索立在湖边。久而久之,野马对草人习以为常了。有一天,暴利长把草人拿走,自已装成草人手持绳索立在水边,等野马前来饮水时,将它套住。然后献给汉武帝。为了博得皇帝的高兴,暴利长故意说此马是从水中跃出的。汉武帝本是十分爱马之人,正好从卜卦中得到点化,说“神马当从西北来”。暴利长送来神马,正应此卦。汉武帝喜出望外,便认定此马为太乙神所赐。兴之所至,作《太乙之歌》一首:“
太乙去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千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后来,汉武帝将阳关渥洼池附近命名为龙勒县。龙勒,就是抓住龙马的地方。汉代龙勒县,据说就是现在的龙勒村。

阳关遗址附近现在建了一座“阳关博物馆”。过去看时,见是一座青砖城墙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仿古建筑,旁边立有一块木牌,上面写有城内的活动项目,有古装迎宾、出关送别、持牒出关、骑马练兵、刻石留念、乘坐战车、坐骑骆驼、走阳关道等。觉得陕甘青宁游之二十二:敦煌阳关遗址

都不是我们老年人活动的项目。抬起头来,看到不远处孤峰之上立有一座土堡,这不就是余秋雨先生在《阳关雪》一文中写到的“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原来我们千里迢迢来看的“阳关遗址”就在这里,那就站在城外对着土堡照了张相。然后返回车上,朝下一个景点玉门关驶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