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城司马迁祠墓

 老刘tdrhg 2016-04-24

                       瞻仰司马迁祠墓

韩城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祠墓在陕西省韩城市的黄河边上。离开唐高祖献陵后,我们驱车130公里到了韩城,从芝川出口下了高速公路,四、五公里就到了黄河边。景区入口修在黄河滩田上,司马迁祠修在“高门塬”崖上,站在黄河边看犹如建在高耸的山岗上。进入景区要走过一座古老的“芝秀桥”,这里曾是黄河边的一个古韩城司马迁祠墓
渡口。过了桥是一座花岗岩牌坊,牌坊匾额为“
文史圣域”。进入景区的道路全部是风化严重的长条形岩石,据说是北宋年间的遗迹,人称“司马古道”。走在古韩城司马迁祠墓
道上,看着那凹凸不平的条石,似乎看到了千余年来仰慕者的足迹。第二道门是砖韩城司马迁祠墓
木结构牌坊,匾额是“
汉太史公祠”。再向前走二十多米,登上十几个台阶便是第韩城司马迁祠墓
三道门,匾额为“
汉太史司马迁祠墓”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顺着古道再向韩城司马迁祠墓
上走百来米,便是一处丁字路口,右侧支路口立有一座“
高山仰止”牌坊。这词本韩城司马迁祠墓
是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赞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韩城司马迁祠墓
至,然心向往之。”
后人将“高山仰止”四个字题写在司马迁祠墓前,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的敬仰之情。

  “太史祠”山门位于蹬道中段第二层台阶,是一座单间穿堂式建筑,坐西面东,南北临崖,东西为蹬道台阶,为宋代所建。就整个山门来说,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悬挂在山门上的“史笔昭世”牌匾。1995年,为纪念司马迁诞辰2 40周年,在西安韩城司马迁祠墓
举行了一次国际《史记》研讨会,闭幕式在韩城召开。为纪念这一盛事,韩城市司马迁学会特邀书法家杜穆生先生题写了“史笔昭世”四字,雕刻成匾,悬于山门。《史记》最初被列为“禁书”,直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奏请汉宣帝后,才得以公开流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史记》仍然被一些文人学者所不容。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就批评司马迁“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史记》研究的深入,司马迁的远见卓识、伟大思想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如今,《史记》已被翻译成日、俄、英、韩、法等多种语言而广为传,研究司马迁及《史记》的学者、机构遍布全球,《史记》已成了世界性的文化瑰宝。

  从“高山仰止”牌坊向上,经过朝神道,登上九十九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平台。极目远眺,但见滚滚黄河奔流于前,田园农舍鳞次栉比,万物尽收眼底,顿觉韩城司马迁祠墓
心旷神怡。这里的山并不高(相对高度70余米),然而古人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是由于司马迁长眠于此,所以这座无名山丘也就成为历代文人雅士追寻的场所。明代李因笃游太史祠后,曾写下“
六经删后已森森,几委秦烟不可寻。海岳飘零同绝笔,乾坤一半到斯岑。”的千古佳句。登临太史祠山巅,即到祠院,院中古柏参天,四周女儿墙围护,远看宛若城堡。祠院内建有太史祠献殿、寝宫。献殿为穿堂式建筑,共五间,西贴寝宫,东向廊院,显得朴素典雅、幽静明快,人韩城司马迁祠墓
到其中有置身书廊之感。在“
文史祖宗”牌匾下方,悬挂有一副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献殿内石碑林立,有记载司马迁祠维修保护的记事碑,有历代文人雅士凭吊吟咏诗作碑,还有探源司马先祖、考究司马后裔的世系考证碑。其中有一块是郭沫若题写的五言律诗:“龙门有灵秀,锺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令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还有一首是清朝承宣使者和宁的诗:“芝川烟雨幂平庭,司马坡前拜汉韩城司马迁祠墓
墟。蚕室至今遗恨在,龙门终古大名余。翼经左氏堪争座,续传班生敢近居。河有波澜史有笔,世间多少未成书。

  司马迁墓位于太史祠寝宫之后一高台上。墓冢为砖砌蒙古包形状,高约3米,周围嵌以八卦及花卉砖雕图。墓顶有五枝古柏,枝繁叶茂。墓前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太史司马公墓”碑一块。司马迁为什么没有归葬祖茔,而是葬在黄韩城司马迁祠墓
河岸边这一无名山丘上呢?据说,是因为司马迁身受宫刑,是人生的莫大耻辱,死后“无颜进父母之坟丘”,人们只得在黄河岸边选块高地安葬这位伟人。

  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王朝第一任太史令。作为史官的司马谈,对东周以来500余年史书中断深感遗憾,决心继《春秋》而作《史记》,并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公元前110年,司马谈随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行至洛阳病危。《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司马谈临终前执迁手而泣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继父之职,任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著史工作。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秋天,匈奴发动了对汉王朝的进攻,汉武帝任命宠妃李妃的哥哥李广利为主帅,命李广之孙李陵率兵五千,自当一队,抗击匈奴。李广利未遇强敌而惨败,无功而返。李陵率五千精兵,连战连捷,消灭了几倍于他的匈奴兵将,一直攻到匈奴王庭。匈奴以为是汉朝的主力来攻,调集了大队人马来对付李陵。在矢尽粮绝、援兵不到的情况下,李陵兵败被俘。李陵被俘的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大为恼怒,认为有损国威。满朝文武百官群起诋毁李陵。汉武帝询问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以实相告。他说:我和李陵一起做过宫卫,平时他“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因而李陵有“国士之风”。他虽然兵败,但其功劳足以名扬天下。他虽然被俘,但一定会寻找机会来报效国家的。司马迁这番话,恼了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推言陵功,替陵辩护。”于是以“诬罔主上”的罪名,将司马迁打人大牢。之后,将近一年时间没有李陵的消息。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汉武帝派公孙敖去打听李陵的消息。公孙敖无功而还,还听到传言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汉武大怒,遂杀了李陵全家,灭门九族。司马迁也因之被定为死罪。按照汉朝的法律,判死罪者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是缴纳五十万钱;二是接受宫刑。司马迁作为史官,家境清贫,无钱可缴。然而,为了履行自己对父亲的承诺,司马迁即自请宫刑,保存性命,以完成撰写《史记》的大任。从当时的世俗看来,司马迁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因而没有人愿意和司马迁交往,更没有人理解司马迁的苦衷。

  司马迁生有一女二子。女司马英,嫁于陕西华阴杨家,其夫杨敞,曾任汉朝丞相。《汉书,杨敞传》载,汉武帝驾崩以后,大将军霍光等人受遗命辅佐汉昭帝。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驾崩,霍光等迎汉武帝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刘贺继位后,声色犬马、荒淫无度。霍光忧心忡忡,遂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马田延年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计议商定,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听后,吓得汗流浃背,口中含含糊糊,不置可否。见此情况,司马英很是着急,趁田延年起身入厕之际,提醒杨敞说:这种国家大事,大将军已经拿定主意了,作为丞相,你怎么还不赶快表明立场,与大将军同心谋事呢?你如果继续犹豫不决的话,恐怕很快就会被诛杀的。杨敞顿时醒悟,即向田延年表示,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命令。后来,霍光废掉了昌邑王,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即汉宣帝。司马英之子名杨恽,杨恽起初为中郎将,即皇宫侍卫长。因平叛霍氏(霍光的子孙)谋反有功,被封为平通侯。杨恽恃才傲物,言论激越。太仆戴长乐与杨恽失和,向汉宣帝检举杨恽,说杨恽目无纲纪,经常言语不敬,诽谤皇上。汉宣帝对杨恽的所作所为早就厌恶,就借机免了杨恽的爵位,贬为庶人。杨恽闲居在家,大治产业,广建宅室,经常聚集宾朋,喝酒论政。好友安定太守孙会宗看到后,就写信给杨恽,规劝他应当闭门思过,不应宾客满堂,过分招摇。杨恽给孙会宗写了回信(即被收入《古文观之》的《报孙会宗书》),信中有对汉宣帝的怨恨,也有对孙会宗的讥讽。这封信后来被汉宣帝看到,龙颜大怒,认为是大逆不道之罪,令将杨恽腰斩处死。杨恽子孙潜逃至江南蛮荒之地,为了避罪,改姓为恽。明代没骨花卉画家恽南田,中共早期革命家恽代英等都是其后。

  司马迁两个儿子,长子司马临,字与仲,次子司马观,字何求。西汉后期,外戚王莽摄政当朝,寻得司马临的孙子,并封其为“史通子”。王莽篡政后,社会动荡不安,为躲避动乱,“史通子”率族人举家迁徙至河南,隐于嵩阳,后又迁至南阳。三国后期,分散在赵国的司马氏后裔崛起,司马昭篡魏称帝,建立晋朝。东晋末年,刘裕夺取了晋恭帝司马德文的政权,建立宋王朝。为了防止司马氏东山再起,刘裕对司马皇族进行残酷的杀戮。此时,司马氏后人大都迁居在洛阳、襄阳一带。为避免不必要的牵连,司马迁的后裔便将“司马”二字分开,长房在“司”旁加一竖,改姓“同”氏;二房在“马”旁加两点,改姓“冯”氏,并返回祖籍韩城,在“高门塬”上重建家园,取名徐村。“徐”与“续”同音,有司马家族后续有人之意;从“徐”字的结构来看,为“双人”加“余”组成,暗含余下来两房“冯、同”二姓。一个村名,既能让人想到后裔颠簸流离的辛酸遭遇,又表达了司马后人不忘先祖的坚强信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