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盤扣|心有千千結。

 kuailedexiaobianfu 2016-04-24
『生活美學』
  心有千千結。
  盤是修飾
  扣是功能
  或銅或銀
  或玉或彩繩絲綢
  盤出對生活的遐想
  盤出一抹別樣的風情
  有用之外的無用
  只有中國人才有這樣的想像力
  可惜我們丟棄的東西
  正是我們對美好的想像
  在有用之餘
  多做無用之事
  生活才更美好
  心中千千結
  結出你想像
  盤扣,亦稱盤紐或盤花,作為傳統服飾的典型特徵,它同時也是中國節的一種。它不僅具備固定衣襟的作用,更多的還是一種美的展示。小小的盤扣蘊藏著質樸、自然的情愫,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寄託和追求。
  精巧玲瓏、變化多端的盤扣,僅緣於一根彩繩的編織,它不僅是生存的智慧,更是生活的美學。
  古代我們的先人,為了使衣服貼身不散落,就借助於繩子或帶子,打結捆纏或系扣來固定衣服,這“繩結帶扣”就是盤扣的雛形。
  在中華五千年的服飾進程中,無不於繩、結、帶、扣相關。先民用繩結盤曲成“S”形飾於腰間,周有“綬帶”,南北朝“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唐“披帛結綬”,宋“玉環綬”,明清長袍馬褂及旗袍上的“盤扣”。
  盤扣真正成型和運用,是與滿族人的風俗習慣對中原地區的影響以及“唐裝”和旗袍的流行密不可分的。這是中國傳統服飾上,繼“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突變。盤扣在清朝以前的中華服飾上的運用並不是很普通,只是有時會在不明顯的位置有少數幾顆。
  現在人們衣服上的鈕扣,从功能上來講是盤扣的延伸,而盤扣又經歷了中國古代繩、結、帶、扣長期多樣的演變。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每個時期都具有鮮明的中國服飾特點,它蘊含著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和創造精神。盤扣作為美化服裝的的手段,它的製作工藝考究,造型優美多變,極富想像力。(注:部分文字參考來自“祝賀平安的博客”)
  近幾年,盤扣作為一種傳統的服飾手段再次風靡,再次展現它自身的生命力。它不僅適用於旗袍類服飾,更被設計師廣泛用於各類時裝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