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倭名将万世德

 願隨身 2016-04-24


抗倭名将万世德


       万世德(1546~1603),明代偏关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字伯修,号邱泽,晚年改号震泽。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在任陕西按察司佥事与监陕西幕府军事时在甘肃、青海大破虏寇;在任天津海防巡抚,经理朝鲜时,歼灭进攻朝鲜的倭寇,擒斩其首领平正成等。后来,总督蓟辽,又大败进犯的鞑靼,瓦剌,积劳成疾,死于总督任上。死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万世德文武全才,是抗虏抗倭名将。
       万氏祖籍江西豫章(今江西南昌地区),万世德始祖万杰。随明朝开国将领中山王徐达征战到大同,以壮勇驰名,后来隐居不为官。万杰子孙皆为武职,随军转战。第四代万瑛以军功进千夫长,开始定居偏关。在偏关建城郭、创学校,对偏关边塞城防做出了贡献。万瑛的孙子万亿因破虏之功由督府中军晋升指挥佥事、应州守备。万亿的儿子万岩,为人沉默寡言,不喜武事,自幼酷爱读书,由选贡入太学,被任命为枣强县丞(今河北枣强县)。万亿娶妻陈氏,生万世德。
  万世德自幼奇颖聪慧,五岁即能对句,有个姓戴的都督试验他,出上句:“三光日月星”,万世德随口便对“一统山河地”,显其胸襟,满座无不称赏。万世德父亲弃武就文,万世德却从小就喜欢军事,少年时代,与伙伴玩耍,常营垒布阵,自称上将,部队严整,指挥得当。稍大些后喜欢骑马射箭,打猎野外,每天日晚方与牧人、樵夫同归。家里大人严加呵责,也制止不了。后来以把总任岢岚县捕务,受到责辱,慨然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从此发愤读书。读书过目成诵,每天诵读数千言。十八岁时,补弟子员,学问常在名流先辈之上。海陵人袁随任山西提督学政时,首先慧眼识珠,认为万世德是奇才,并抄录他的文章传阅士林作范文。当时,鞑靼俺答部经常骚扰偏关一带边塞,万世德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容读书,当时偏关边塞偏僻之地,能搜集到的书很少,万世德并未因此而受局限,他深研手头能读到的经史,发现问题,触类旁通,一闻百悟,学问大进。二十岁时,兵使范大儒聘请他为儿子讲学,每讲一篇,都让范大儒拍案叫绝。性豪放,广交流,重然诺,常与人谈论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东晋镇西将军谢安,每谈便慷慨激昂,拔剑长歌。二十四岁时,参加会试,当时任山西按察司的王世贞看到万世德文章,甚为赏识,称之为“三晋奇士”。王世贞是明代大文豪,这一称赏,使万世德立刻名噪西北。
  隆庆五年(1571年),万世德中进士。初授南阳令(今河南南阳),后补元城令(今河北大名县),再迁宝坻令(今天津宝坻区),三县都是通都大邑,民吏见多闻悉,多豪强贵戚田宅,豪强横行,贵戚请托,胥奸吏滑,讼务繁忙,稍有疏虞,便起流言蜚语。万世德初到南阳,便遇到刁民奸吏故意刁难。万世德举重若轻,遇难解难,逢疑析疑,不避繁冗,迎刃立解。手下人想蒙哄他,往往被他一语道破,他洞若观火,明察秋毫,那些豪强奸吏再不敢为非作歹。另一方面,整肃吏治,拔擢才俊,寄兴文酒,考订古今。不畏强暴,秉公办事,不偏激,不阿谀逢迎,翦恶 除害,政风肃然,政声远扬。
  万世德三宰巨邑,深得民心,因政绩卓越,拜兵部主事,迁员外郎。以精通兵事韬略知名,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文武全才。为此引起同事嫉妒,被排斥出兵部,万历十六年(1588年)出任陕西按察使佥事,备兵西宁。
  万世德身高体壮,有臂力,善骑射,文章诗赋登堂入室。平时喜欢研读兵书韬略。生长边关,又是将门之子,喜欢结交海内贤达豪杰,深知防边御虏长策。在西宁上任正赶上蒙古火酋入犯,大肆杀掠。万世德枕戈卧草,加紧修缮城堡,操练兵员。敌人一来,便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五战五捷,斩获甚多。副将李魁认为文臣带兵打败虏寇,是武将的耻辱,趁酒醉之勇率部下去拦截败逃虏寇,结果没讨上便宜反被包围。万世德听到消息,急忙带兵援救,敌人望风逃遁,李魁羞愤不食而死。中丞曹子登认为副将违犯军律,万世德不早制止,治军不严,上书弹劾,皇帝下诏,命万世德戴罪立功。(对此《明史·神宗纪》载:“庚午,甘肃兵变。巡抚都御使曹子登罢。是月,青海部长它不囊犯西宁,杀副将李魁”)万世德受责后,日夜操练兵马,决心铲除虏患。敌虏惧其威名,密切注视他被罢免的消息,以图再犯河湟。时任陕西总督的郜光先出于某种目的,追论往事,上书罢免万世德。
       万世德奉圣旨回 到原籍,听任勘察。经过考察,第二年降职使用。万历十八年(1590年)夏,青海部长火落赤犯旧洮州,副总兵李联芳败没。火酋大举进玫,鞑靼顺义王集合 四十万大兵驻扎河套一带,以为声援。关中陇西骚动,明王朝边境不宁。郜光先惊悸而死。当事者起用万世德为赵州知府,又擢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备兵辽左。这时,虏患一天天严重,万历皇帝十分震怒,命兵部尚书郑洛经略陕西四镇及宣化、大同、山西边塞防务,尚书省联名上疏举荐万世德监管幕府军事(《明史·郑洛传》:“诏洛经略七镇,以佥事万世德、兵部员外郎梁云龙随军赞画。”)万世德接到皇命诏书,单车上路,日夜兼程,驰至西宁。将佐士卒边民见到万世德,欢呼雀跃,以手加额。万世德对边地各少数民族部落人士说:“你们世代受中国之思,为何服务虏寇?虏寇最不仁慈,胜则独获其 利,败则以你们为诱饵,望你们权衡利黔,三思而行。”一席话,说的少数民族首领罗拜而去。招抚了 五万八千四百二十余名部族。虏寇侦探断绝,稍稍畏缩。而顺义王仍然顿兵河套观望,不肯退兵。万世德认为,自从郜光先为总督,畏敌讳战以来,虏寇日益轻视于我。目今之策,如果不给予狠狠打击,边患没有个停止的时候。于是与诸将商议,决计出师。一战于莽刺川(今青海贵南县茫拉河一带):万历“十九年(1591年),二月乙酉,总兵官尤继先败火洛赤余众于莽剌川。”(《明史·神宗纪》)再战于水泉口(在今偏关境内)。“未几,卜失兔至水泉,欲趋青海。总兵官张臣与相持月余,(郑)洛设伏掩击之,卜失兔仅以身免。……又别遣云龙、世德收番族以弱其势。”(《明史·郑洛传》)两战皆获大胜,斩擒夺获虏寇人马器械无数。虏寇受此震摄而远遁。
  万世德又与郑洛商议,出兵攻打边虏巢穴——仰华寺,以绝后患。于是,提兵远征青海,驰骋七昼夜计二千余里,烧毁其巢穴仰华寺:“洛乃进兵青海,走火落赤、真相,焚仰华,置戍西宁、归德而还。”班师后,报幕府上功,郑洛对万世德从优叙功,建议提拔。这时,朝中对于郑洛经略七镇之事议论纷纷,认为郑洛不能尽歼火酋,留下后患,攻击他有欺罔、媚敌之嫌,“而洛辄侈然叙文武劳,乞敕所司,毋徇所请”。郑洛因此告病还乡,万世德也仅薄叙战功,进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备兵怀隆(今北京怀柔及河北兴隆一带)。怀隆地近京畿,如明陵寝之肩背,虏酋悍跋,带兵趁夜入犯,掠夺人畜,被守边将吏发现赶走。万世德侦察到悍跋的驻牧地后,带兵直捣其巢穴,免除了后患。升任陕西布政使右参政,分守关南道。怀隆将吏士民听说万世德调任,数千人联名上书挽留,以功晋升按察使,仍然兼并治怀隆。第二年,青海虏寇进犯西宁,万世德带兵与战,大捷。又升任山东布政使右布政,兼按察使副使在此任上,仍备兵怀隆。在怀隆时间既长,赤身许国,倾身下士,四方怀才聚 艺之士,无不仰视归附,在文武豪杰心目中,声望日重。
       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日本)入侵朝鲜,长驱直入,很快攻占了釜山、王京(今南朝鲜首尔)、平壤诸地。朝鲜王逃到义州,向明朝廷求救。明朝廷派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统蓟、辽、冀、鲁诸军,克期东征。十二月二十五日,明军在李如松的率领下,誓师东渡,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李如松攻克平壤,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烧杀溺毙无数。李如松率军入朝参战仅仅一个多月,便收复失地五百余里,朝鲜三都十八道已收复平壤、开城二都及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军继续向南开进,兵锋直指王京——汉城。经过碧蹄馆之战和夜袭龙山火烧龙山大仓之战后,日军全线被动,陷入困境,被迫与中朝达成停战协议。4月18日,日军撤出京城,交还了俘虏的朝鲜二王子。李如松于4月19日率东征军开进京城,5月15日收复庆州。明军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其余大部于七月底回国。
       李如松班师后,朝议封倭,万历二十三年正月遣都督佥事李宗成、指挥杨方亨封丰城秀吉为日本国王,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九月,杨方亨至日本,丰臣秀吉不受明封,再次侵朝。万历二十五年正月,朝鲜遣使请援,复议征倭。八月,倭破朝鲜闲山,逼进王京(汉城)。万历二十六年(1598)正月,明军攻倭军于蔚山,不克。经略朝鲜都御使杨镐被罢,以汪应蛟代理。辅臣张获、沈一贯建议,认为登莱为天津门户,天津又是京师堂奥,宜于天津派重臣强压。南北台省上疏举荐万世德。于是招升其巡抚天津,登莱、旅顺等地,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专管海防军务 。六月,巡抚天津佥都御使万世德经略朝鲜。
  万世德受事后,征兵造舰,昼夜辛劳,次第就绪,驾驶舟辑渡江,北入辽东界,打败作乱的虏寇后进兵朝鲜。命提督董一元出兵中路,游击毛国器等辅佐策应;麻贵出兵东路,副总兵王生等辅佐;刘綎出兵西路,副总兵吴广等辅佐,陈璘出兵水路,游击季金等辅佐。分兵并进,直逼釜山 。生擒并斩获寇大将平正成等五名,杀倭大将平义,擒斩真倭寇2248名,招回朝鲜民5600余名。焚烧倭舟700余艘,获粮米25900余包,牛马械器无数。十二月,总兵陈璘破倭于乙山,朝鲜平。捷报传来,朝廷赏银八千两,红锦飞鱼一袭。并命给事中徐观谰,监军道陈效核实奏报朝廷。晋升万世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荫封一子入胄监。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万历皇帝亲登午门,接受倭寇俘虏投降。
  倭寇逃遁归国后,朝鲜战争结束。大明军队本应部撤回.而朝鲜国王恐怖倭寇积威,苦留明朝军队善后,朝廷议定留万世德、李亟勋率三千兵驻戍朝鲜。两年安然无事。
  万历二十八年((1600)万世德率领部队班师回国,任蓟辽总督。在任上,万世德施行德政,息边宁兵,扶助农事,宽大简静,边境肃然。就在他积劳成疾,病重之时,蒙古残余再次进犯,大举入寇。万世德卧床指挥,命将迎敌,擒斩首虏。因此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特赐一品服色。万世德鞠躬尽瘁,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死于蓟辽总督任上,官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万世德文武全才,进士出身,一生大多数岁月却在守边抗虏中度过,天性豪爽,意度豁达。屡建奇功,因多智多谋为同行所钦佩。戎马倥偬之暇,挥笔成文。文笔宏丽,汪洋恣肆风格别具。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偏关人将万世德列入乡贤祠,评价道:“公关塞人龙, 庙堂天柱。文章卓绝。首辟千古之荒;经济匡时,远系万邦之望。威镇华夷,勋业钟镛不朽;才兼文武,姓名草木皆知。”真可谓“功在当时,名垂后世。”关城十字街牌楼专为万世德而修。有牌联日:“身显道隆一代殊勋垂国史;德高望重千秋洪范仰乡贤。
  万世德的文章诗赋有《湟中牍》、《经略牍》、《海上稿》、《塞下曲》、《竿牍偶语》等行世。 还有《海防奏议》、《海防图论补》等,今存北京图书馆。
  万世德生前官至总督,兵部侍郎,死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是一品大员。然《明史》竟无传。据说因其长孙万炼等族人,在清顺治六年(1649年),参加了大同总兵姜瓖的三关兵变,反清复明,结果事虽未遂,却祸及万氏家族。由清朝张廷玉等所编《明史》,因此而在抗虏、抗倭战争的史事中很少提到万世德,即使提到,也一笔带过,委功别人。即就《明史》这一点,加上写明史而一提到满清就“大清太祖高皇帝”、“大清军”,当时还是“后金”,却一口一个大清……,让人看了感觉写史者一副奴颜媚骨,很不舒服。幸好有明朝大文学家屠隆为万世德作传,《宁武府志》、《保德州志》、《偏关志》等地方志中亦保留了万世德部分资料,才使今人研究万世德有了些依凭。
                                                                                 2014、5、25~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