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用艺术家手法 书写历史

 圆角望 2016-04-24
美国历史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作品六卷本由三辉图书引进国内,包括《骄傲之塔》《历史的技艺》《愚政进行曲》《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第一声礼炮:另一种视角下的美国革命》《远方之镜》。(资料图片)
巴巴拉·W·塔奇曼(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36年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苏海强

历史应该摊开了说,还是用春秋笔法去写?美国历史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艺术家的手法去写。艺术地再现历史,她不仅未遭到正统历史学家们的诟病,反而因此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记者近日获悉,今年4月,她的《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两部著作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而中信出版社方面透露,今年内,他们将陆续出版塔奇曼系列历史作品共计六部,让读者全窥塔奇曼笔下的“艺术历史”。

她让人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历史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36年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

巴巴拉·W·塔奇曼的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在费正清看来:“巴巴拉·W·塔奇曼的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着理论支持。它就是让读者着迷了,它让他们得以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奥利弗·B·波拉克曾这样写道:“作为历史学家,塔奇曼不是在为其他历史学家们而写作;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间,千百万大众读者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精彩之处。”

《先驱报》写道:“塔奇曼女士以大师之笔为我们挥毫画下一幅场景:它熠熠生辉又光彩夺目,穷奢极侈又离谱至极。”《时代周刊》写道:“塔奇曼笔下的历史饱含理智的才华和有温度的理解。”

中信出版社方面向记者透露,今年4月,他们已出版了巴巴拉·W·塔奇曼的《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两部著作。今年内,他们还将陆续结集出版巴巴拉·W·塔奇曼的另外四本著作。它们分别是《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第一声礼炮:另一种视角下的美国革命》《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愚政进行曲:从木马屠城到越南战争》。

《骄傲之塔》:战前世界里的众生相

《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讲述了《八月炮火》之前风起云涌的欧美历史,也是塔奇曼生前最钟爱的作品。为了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深层力量,巴巴拉·W·塔奇曼将视线集中于“一战”爆发前25年的社会体系,深入地研究了彼时的思潮与理想,遽变与纷争。她像艺术家一样遴选出关键的材料,以她剔透、慧黠、诙谐的文字,将战前世界面貌栩栩如生地重现在其笔下。

“八月炮火”轰响之前,英国的贵族世界开始倾塌,权力转向新的阶层,热血的无政府主义者畅想着一个和谐世界,帝国主义情绪爬上新大陆,美国海军悄然崛起,德雷福斯事件掀起一场法国人内部的激烈对峙,施特劳斯的音乐与尼采的思想影响着德国……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旧世界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巴巴拉·W·塔奇曼说,那个时代没有因为年老或意外死去,而是爆炸于终结性的危机里,成为了历史的重要一页。……(它)不只有自信、纯真、舒适、稳定、安全与和平。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也误导了我们,当他们跨过战争的鸿沟回首往事时,前半生便笼罩在了美丽夕阳的薄雾下,充满和平与安宁。而我们却错误地以为,怀疑、恐惧、骚动、抗议、暴力和仇恨是不存在的。

《新闻周刊》在推介这部作品时说:“塔奇曼的普利策奖获奖著作《八月炮火》,是对1914-1918年间的战争一次大师级的描述。在《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这本书中,她再次凭借叙述的天赋和全景式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前肖像。”《纽约时报》则评价这部作品说:“这是极其罕见的对无懈可击的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读《骄傲之塔》,你不可能不感觉愉悦和钦佩。”

《历史的技艺》:历史学家应该是艺术家

在《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一书中,巴巴拉·W·塔奇曼对历史学家的技艺和众多历史事件进行了探讨。它包含了她对历史学家之角色的缜密思考,对美国过去与当下的惊人洞悉,以及对国际事件入木三分的观察——塔奇曼始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看待历史,并从她所见的事物中汲取经验教训。

本书中的文章,时间跨度超四十年,塔奇曼涉入了一系列不拘一格的话题:以色列、中国、罗斯福的竞选列车、关于伍德罗·威尔逊的弗洛伊德式解读……这些极具才气的文章,凝集、呈现出其穷尽一生琢磨的“历史技艺”。

本书第二、三部分分别展现了塔奇曼如何使用她的“历史技艺”:以极富才情的文字准确刻画出威尔逊、摩根索、基辛格等关键人物在重大历史时刻前的思考和行为:透过以色列建国、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等历史事件思考这个世界的运作体系和前景。

两获普利策奖的巴巴拉·W·塔奇曼在本书中向读者透露了其惊人才华背后的“秘密”。她说:“历史学家应该是艺术家吗?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手法当然应该是他的工具之一。麦考利说他自己是一半诗人,一半哲学家。在这两方面我都不期望达到他的高度,我认为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一个讲述者,只不过我讲的确有其事,并非虚构。”

如何收集材料?如何书写人物传记?如何用叙述抓住读者的心?如何还原历史场景……无论你喜欢听故事,还是想要动手写故事,《巴尔的摩太阳报》提醒你:“(这本书)颇带挑衅、清晰连贯、文笔优美、极具可读性,历史爱好者绝对不容错过。”《外交事务》则称:“那些从塔奇曼对历史和国际事务的涉猎中受益匪浅的读者,同样可以在这些横跨数十年的文章和演讲中得到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