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 | 我看这些书,是为了无限地接近真实的世界

 wunianyi 2016-04-24


大学时上新闻学方面的课,老师对我们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所认知的世界,即便是新闻记者所报道出来的世界,也常常是经过加工之后构建出来呈现给我们看的。新闻之所以是新闻,在于它有新鲜性,你看似客观的事实报道,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扭曲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

 

所以,我们常常说,要走出去,多去看看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时间和金钱去行万里路,至少也要多读书,借别人的眼和心努力去接触自己认知以外的世界,如此,你才能逐步靠近真实,并且不会轻易被别人愚弄。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本对我们观世界有所帮助的几本书,每一本书也可以说算是一种类型的代表,希望亲爱的你们能够喜欢。(点击图片可进入图书介绍详情页)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作者:[英]迈克尔·布斯

译者:梁卿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6-1-1


这本书一直是我极力向周边朋友推荐的一本书,一来写北欧五国的书本来就少,二来难得有写的这么有意思的。整体风格有点让我想起美国作家何伟写的那一系列书,《寻路中国》、《江城》等,都是作者亲自深入到一些地方,半游记半地方志的感觉,但《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这本书的作者迈克尔·布斯的行文风格更逗比和幽默些。


看过这本书,你就会摆脱媒体上对北欧千篇一律的标签化报道,这些在世界上被认为最幸福的国度背后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政治、教育、历史文化、社会民俗,方方面面,从这本书中,你都能得到了解。有生之年,未必有幸去到北欧,那就不妨和作者一起,在这本书中,来个北欧五国深度游吧。

 


永恒的时光之旅


《永恒的时光之旅》

星野道夫(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爸爸很喜欢看中央台的动物世界,我每次回家也都跟着一起看,基本瞬间就被吸引。一边看,一边惊叹,这是怎么拍到的?真是太精彩了。同时也就不由得想到那些独自深入一些少有人烟的地方摄影的作家。


星野道夫的这本《永恒的时光之旅》是对他自己史诗般摄影生涯的回顾和致敬,其中收录了星野道夫二十年间在阿拉斯加拍摄的大量摄影作品(这些作品还从未公开过)和随笔日记。从1973年第一次踏足阿拉斯加开始,到1996年去世前夕在西伯利亚的驻足,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执着于北极生态环境的人,将自己的毕生都投入到拍摄自然这件事情上去。


阳光下互相嬉戏的北极熊,成功渡河的驯鹿母子……那些极地风光通过他的镜头有幸被我们欣赏到,一幅幅照片背后满藏这位旅行作者对北极这片自然之地的热爱。胡成的《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也是通过照片记录了他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旅行经历,从这些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图文并茂的展现,还有作者彼时彼刻的思索。



匠人


作者:申赋渔

出版社: 浦睿文化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 2015-7


读《匠人》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自己的故乡,作者申赋渔以家乡十几位匠人为线索,引出了时代发展大潮下,乡村不可避免地凋敝的真相。这些年我每每回家,也常感同身受,却终于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深切的共鸣。


申赋渔说,“写下他们,是怕有一天,我会忘记故乡的样子”。那时候的民风淳朴,那时候的人们走街串坊,以情相待,用心相处。在申村,大家守在一起,各持一门手艺,彼此帮忙着各自的生活。只是,曾经的热闹已经远去,如今等待申村的只有破败,这条有着六百年往事的时光之河,注定要在城市的冲荡下日渐凋零,不复被人记起。只有文字是与时间抗衡的有力武器,在被遗忘之前,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为的是有一天能够重温,能够摩挲着纸页,历数曾在脑海里有过深刻烙印的名字。


这里也推荐一本书,常小琥的《收山》。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风轻云淡、暗流涌动的饭庄江湖,从时代间隙里望见厨人的一生,新老厨人的薪火相传,国营饭庄的人情世故,厨人的技术和精神,如何被时代大潮冲毁,看过之后,令人感慨不已。



是非疲劳


作者:林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