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类车轮虫病

 渔业生产队 2016-04-25
(1)、病原:由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侵袭体表或鳃瓣引起。病原体主要是车轮虫属 (Trichodina) 和小车轮虫属 (Trichodinella) 的许多种类。寄生体表的有显著车轮虫 (Trichodina nobillis Chen,1963)、粗棘杜氏车轮虫 (Trichodina domergues f.latipina Dogiel,1940)、中华杜氏车轮虫 (Trichodina domergues f.sinensis Chen & Hsieh,1964) 和东方车轮虫 (Trichodina orientalis Chen & Hsieh,1964) 等; 寄生在鱼鳃上的有卵形车轮虫 (Trichodina oviformisChen,1955)、微小车轮虫 (Trichodinella minuta Chen,1956)、球形车轮虫 (Trichodina bulbasa Davis,1947) 和眉溪小车轮虫 [Trichodinella myakkkae (Mulle,1937)] 等。车轮虫形态: 侧面观像一个碟子或毡帽,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 (adoral end),与口面相对的一面叫反口面 (aboral end)。口面有一条带状结构的口带 (oral zone),以反时针方向作螺旋状环绕,一直通到胞口。口带两侧各有一行纤毛。反口面观为圆盘形,内部结构主要由许多齿体逐个嵌接而成的齿轮状结构,叫齿环 (denticulating rin g)。还有辐线,一个马蹄形大核和一棒状小核。侵袭鱼类体表的小车轮虫,虫体较大。虫体在寄主体表来回滑动,使寄主皮肤磨损受伤,剥取寄主的皮肤组织细胞作营养,同时刺激寄主皮肤分泌大量黏液。主要危害体长3cm左右的幼鱼,严重感染时,会引起大批死亡。寄生于寄主鳃上的小车轮虫,虫体一般比较小,常成群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缝隙内,破坏鳃组织,使其腐烂、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使鱼致死。

(2)、病症: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一旦车轮虫大量在体表和鳃上寄生,临池观察,鱼苗呈“白头白嘴”症状,或者成群绕池狂游,呈“跑马”症状。病鱼除体表发黑、消瘦、离群独游外,并无明显病症。主要是鳃组织腐烂,鳃丝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使鱼缺氧,窒息而死。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成群沿池塘边狂游,俗称 “跑马病”。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车轮虫寄生鱼苗体表时,病鱼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分泌很多黏液,若将小鱼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体表,特别在头部和鳍条上有大量的车轮虫密集或来回活动。
 

(3)、危害性 车轮虫主要侵害鱼的皮肤和鳃、鳍条,对饲养鱼类和观赏鱼类的鱼苗、鱼种危害较大。每年5~8月间,鱼苗、鱼种常发生车轮虫病,引起大批死亡。全国各养鱼区都流行车轮虫病。越冬密集的鱼池,也往往出现车轮虫病。 

(4)、发病规律及危害:本病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流行的高峰季节是5~8月,在鱼苗养成夏花鱼种的池塘中最易发生。一般池小、水浅、水质不良的环境以及放养密度大、连续下雨的情况下,易造成此病的流行。鱼池中的蝌蚪、水生甲壳动物、螺类和水生昆虫都可成为车轮虫的临时携带者。

(5)、防治措施:A、预防:①合理密养,合理施肥;②鱼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B、治疗:①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ppm浓度; ②用30ppm的甲醛溶液浸浴15~20分钟,有明显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