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zsw77792 2016-04-25
第30卷?? 第5期OIL& GAS GEOLOGY 2009 年10 月??
收稿日期: 2009- 06- 12。
第一作者简介: 裴先治( 1963?? ) , 男, 博士、教授, 构造地质学。
基金项目: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前瞻性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572121)。
文章编号: 0253- 9985( 2009) 05- 0576- 08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裴先治1, 2
, 李瑞保2
, 丁仨平1, 2
, 刘战庆2
, 李佐臣2
, 冯建赟2
, 孙?? 雨2
, 张亚峰2
( 1??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54;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 米仓山与大巴山构造交接的陕南镇巴地区具有典型的叠加褶皱构造。米仓山地区近东西- 北东东向褶皱构造与大
巴山近南北- 北北东向紧闭褶皱构造呈横跨叠加构造样式。司上地区发育的叠加褶皱表明, 近南北向褶皱叠加改造早期
近东西向褶皱, 致使区域地层呈近南北向产出; 两期褶皱发育的时代应为J3?? K1, 米仓山褶皱变形的时间要略早于南大巴
山西段镇巴地区变形时间, 分别为晚侏罗世( J3 )和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之间( J3 /K1 )。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变形是
在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基础上,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期间不同体系构造复合叠加的产物。
关键词: 构造交接关系; 叠加褶皱; 陆内造山作用; 米仓山; 大巴山; 陕南镇巴地区
中图分类号: TE122??3?? ?? ?? 文献标识码: A
Tectonic interse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abashan andM icangshan
in Zhenba area, southern Shaanx i Province
PeiX ianzhi1, 2, L iRu ibao2, D ing Saping1, 2, L iu Zhanqing2, L i Zuochen2,
Feng Jianyun2, Sun Yu2, Zhang Yafeng2
( 1. K ey Lab of Western China sM ineral R esources and G eological Eng ineering, M 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 an University, X i an, Shaanx i 710054, China;
2. Co 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ang an University, X i an, Shaanx i 710054, China)
Abstract: Typical superimposed fo ld structure occurs in the Zhengba reg ion, southern Shaanx iProv ince, w here the
M icangshan and Dabashan structures intersectw ith each other. The nearly EW??NEE trend ing fo ld structures inM i??
cangshan area and the nearly SN??NNE trend ing closed fold structures in Dabashan area are in traverse superimpo??
sition. The superimposed fo lds developed in the Sishang area show that the early E??W trend ing folds w ere superim??
posed and deformed by the late S??N trending fo lds, resu lting in the nearly S??N occurrence of the reg iona l strata.
These folds w ere deve loped during J3 - K1. How ever, the folding and deformation of theM icangshan area happened
in the Late Jurassic ( J3 ), a little earlier than that o f the Zhenba area ( thewest segment of the sou??thern Dabashan
Mounta in), wh ich happened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and E arly C retaceous ( J3 /K1 ). The intersection and deforma??
t ion of Dabashan andM icangshan w ere resulted from supermi position of d ifferent tectonic systems during the Yans??
hanian intracontinenta l orogeny on the basis o f the Indosinian collision orogeny.
Key words: tecton ic intersect ion re lationship; superimposed fo ld; intracon tinenta l orogeny; M icangshan;
Dabashan; Zhenba area in southern Shaanx i Prov ince
陕南镇巴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南侧的大巴山
弧形构造带西段与米仓山构造带东段构造交接转
换地区[ 1~ 3] , 其最典型的构造特征是发育叠加褶皱
构造, 也即米仓山地区近东西- 北东东向大型褶皱构
第5期裴先治, 等.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577??
造与大巴山近南北- 北北东向紧闭褶皱构造呈横跨
叠加构造样式(图1)。然而, 对于这两期褶皱构造形
成发育的相对时序仍有争论和不同认识[ 1~ 15] 。
乐光禹等( 1998) [ 5 ] 认为, 华北板块和华南板
块在三叠纪中、晚期发生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导
致大巴山构造带在继承加里东期褶皱基础上发生
大规模的向西- 西南扩展滑脱, 其前缘弧形褶皱带
又叠加在印支期形成的近东西向米仓山复式背斜
带之上, 叠加变形起始于燕山期, 喜马拉雅期仍继
续发育。刘树根等( 2006) [ 6] 认为中生代以来扬子
板块持续向秦岭之下进行陆内俯冲、推挤过程中,
区域上不同方向的挤压应力场交替作用; 吴世祥
等( 2005) [ 8] 认为米仓山与大巴山构造交接区经历
了多次应力场的叠加和改造, 表现为二者的相互
叠加和相互改造。董树文等( 2005, 2006) [ 11, 12] 、施
炜等( 2007)
[ 13] 对大巴山西侧镇巴简池地区的侏
罗纪褶皱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认为该区的褶
皱形态明显受两次构造作用影响, 形成叠加褶皱,
即早期的印支期秦岭向扬子地块挤压推覆, 形成
一对北东东向到近东西向的开阔背向斜构造; 晚
燕山期近东西向逆冲作用形成近南北延伸的紧闭
褶皱, 即米仓山近东西- 北东东向大型褶皱构造是
印支期秦岭碰撞造山形成的, 而大巴山侏罗纪近
南北- 北北东向紧闭褶皱叠加其上, 是侏罗纪陆内
造山作用的产物[ 11~ 13] 。近来, 有学者在该构造交
接区的东北部厘定出一组北西向褶皱, 并认为北
西向褶皱可能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 古近纪早期
(张忠义等, 2009) [ 14] 。
通过对镇巴地区1 ! 50 000地质填图和区域
地质研究, 对陕南镇巴地区米仓山近东西- 北东东
图1?? 陕南镇巴地区地质简图
F ig??1?? Genera lized g eo log ical m ap of Zhenba a rea, southern Shannx i Prov ince
1?? 第四系; 2?? 侏罗系; 3??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4?? 中下三叠统; 5?? 二叠系; 6?? 高川地区二叠系; 7?? 高川地区泥盆- 石炭系;
8?? 志留系; 9?? 寒武- 奥陶系; 10?? 北大巴山寒武- 奥陶系; 11?? 北大巴山青白口系; 12?? 南华- 震旦系; 13?? 前南华系基底岩系;
14?? 北大巴山辉绿岩墙; 15?? 边界逆冲断层; 16?? 断裂及编号: F1?? 城口断裂, F2?? 兴隆断裂, F3?? 坪坝断裂, F4?? 镇巴断裂,
F5?? 鲁家坪断裂, F6?? 高桥断裂, F7?? 红椿坝断裂; 17?? 地层不整合界线; 18?? 剖面位置
5???? 78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 质 第 30卷??
向大型褶皱构造与大巴山近南北- 北北东向紧闭
褶皱构造的横跨叠加构造的构造交接关系以及形
成时序进行解剖和创新认识, 以期合理解释该地
区的构造演化并对陕南镇巴地区油气资源勘查提
供基础资料。
1?? 区域地质概况
陕南镇巴地区以镇巴断裂为界, 西侧属于米
仓山构造带及东段与大巴山构造带复合叠加区,
东侧属于扬子地块北缘南大巴山冲断构造带。巴
山弧形断裂以东则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
(图1)。其中镇巴断裂与巴山弧形断裂之间又以
兴隆断裂为界划分为西侧的南大巴山冲断褶皱构
造带和东侧的下高川-观音冲断褶皱构造带。
1??1?? 大巴山西段
位于镇巴断裂以东地区, 包括南大巴山冲断褶
皱构造带和东侧的下高川- 观音冲断褶皱构造带。
南大巴山(星子山)冲断褶皱构造带东以兴隆
断裂为界, 西以镇巴断裂为界与西侧米仓山叠加
褶皱复合区带相邻。以发育南华系、震旦系、寒武
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下- 中三叠统为特征,
缺失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序列发育状况与米仓
山和整个南大巴山相似。主要是由一系列复式
背、向斜组成, 褶皱紧闭- 开阔逐渐过渡, 并伴有许
多平行走向的自东向西的逆冲断层。从西北部西
乡到镇巴地区呈近南北向, 经万源?? 城口呈北西-
南东向、直至巫溪一带转为近东西向, 平均宽约
40 km, 向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带镶嵌于北大巴山
逆冲推覆构造带南缘。卷入变形的地层从南华系
至中三叠统。构造变形以平行巴山弧形断裂展布
的主体上呈东倾南西倒的不对称线状褶皱和逆冲
断层组合的断褶构造为特点。变形强度由东向西
依次减弱, 向西过渡为以褶皱构造为主。在镇巴
地区主要表现为近南北向展布的线性褶皱构造特
点, 褶皱构造多为近南北向不完整的残破向斜或
背斜, 褶皱轴面东倾为主, 部分为西倾, 显示出强
烈的自东向西的逆冲构造作用。
下高川- 观音冲断褶皱构造带东侧为巴山弧
形(城口)断裂, 西侧为兴隆断裂, 并在麻柳坝与巴
山弧形(城口)交汇, 平面上形成一透镜状近南北
向分布的逆冲构造夹块, 夹持于扬子地块和北大
巴山构造带之间。以发育寒武系、上泥盆统、石炭
系、二叠系(郭家垭组)、下- 中三叠统为特征, 缺
失部分上寒武统、奥陶系、志留系, 上泥盆统与下
伏地层呈超覆接触关系, 表明寒武纪之后该带曾
发生隆起, 晚泥盆世后下陷接受沉积, 其中的二叠
系以发育较深水环境的黑色含碳硅质岩和细碎屑
岩系为特征, 明显不同于米仓山地区和星子山地
区的二叠系碳酸盐岩沉积。表明高川地区晚古生
代沉积体系属于扬子北缘的被动陆缘沉积体系
(秦岭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的组成部分)。其内
存在多条断裂, 并由于后期构造强烈改造变位, 残
留于高川一带。高川- 观音冲断褶皱构造具有两
期构造的叠加复合特征。先期为印支期碰撞构造,
出露最老的地层为寒武系, 泥盆系平行不整合覆盖
于寒武系之上, 以泥盆系到中三叠统为标志, 形成
紧闭褶皱以及逆冲断裂, 主体产状40?~ 50?#
50?~ 60?,
褶皱轴走向310?~ 320?,
均被晚期近南
北向的巴山弧形(城口)断裂( 80?~ 110?# 20?)逆
掩截切, 同时其内部也叠加一系列与巴山弧形(城
口)断裂平行的高角度向西逆冲的叠瓦状冲断层,
截切叠加改造先期构造, 沿兴隆逆冲断层向西推
覆在前陆冲断带上。构造带内同时存在一些近北
西向小规模的平移断裂。
1??2?? 米仓山东段
米仓山地区位于扬子地块北缘, 北与秦岭造
山带相接, 东与南大巴山冲断构造带相邻, 西侧与
龙门山推覆构造斜接。米仓山构造带的物质组成
总体属川中地块, 具有扬子地块结晶基底、褶皱基
底和沉积盖层。结晶基底由新太古代?? 古元古代
后河杂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组成; 褶皱
基底由中、新元古代火地垭群上两组、麻窝子组
中、浅变质岩系组成。区内岩浆活动频繁, 新元古
代侵入岩包括超基性岩、中酸性岩到碱性岩。盖
层和上扬子地区一样除泥盆系和石炭系缺失外,
南华系?? 志留系、二叠系?? 侏罗系均有出露。
米仓山地区构造总体以平行秦岭造山带的近
东西- 北东东向构造为主, 包括北东东向展布的喜
神坝-西乡复式背斜、回军坝复式向斜、米仓山短
轴复式背斜和米仓山前缘挠曲构造等近东西- 北
东东向构造, 同时在米仓山东段复合叠加了巴山
弧近南北- 北北西向弧形构造, 形成横跨复合叠加
构造。米仓山背斜核部出露有新太古代?? 古元古
第5期裴先治, 等.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579??
代后河杂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和中新元
古代火地垭群的火山凝灰岩、板岩等, 翼部地层为
南华系?? 中三叠统海相地层与上三叠统?? 侏罗系
陆相地层。从米仓山隆起东段与南大巴山西段在
镇巴地区的交切复合关系可以看出, 米仓山与大
巴山至少经历了两期以上的构造复合叠加。综合
分析表明, 米仓山背斜隆起构造经历了多期次应
力场的叠加与改造, 大体经历了印支期的初始隆
升、燕山期的强烈隆升和逆冲变形以及喜马拉雅
期最终定型3个阶段[ 10 ] 。
2?? 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米仓山与大巴山构造交接区处于南大巴山弧
形构造带和米仓山穹窿构造带之间, 其物质组成
主要是扬子基底上发育的盖层沉积, 总体属扬子
北缘被动陆缘沉积体系(图1)。区内主要出露已
普遍卷入了褶皱变形的震旦纪?? 中三叠世海相碳
酸盐岩及晚三叠世?? 侏罗纪陆源碎屑岩, 除高川
盆地发育有泥盆系和石炭系之外, 和上扬子广大
区域一样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沉积。米仓山构造
总体以平行秦岭造山带的近东西向构造为主, 在
米仓山背斜东段, 复合叠加了大巴山西段近南北
向紧闭褶皱。
在构造交接部位, 至少有两期不同时代、不同
方向的褶皱和断裂系统最为醒目, 构成了本区的
主要构造格局。褶皱系统为该区主要构造形迹,
断裂仅在交接区东侧靠近镇巴断裂处或其北边发
育。依据区域变形分析, 前人把该区的褶皱构造
分为两组: 米仓山近东西向褶皱和与巴山弧形断
裂平行的近南北向褶皱。二者叠加形成典型的横
跨叠加褶皱[ 4, 16~ 18] 。
2??1?? 大巴山近南北向构造
米仓山东段地区发育近南北向?? 北北西向褶
皱及断裂为研究区最为醒目的构造现象, 由数个
大型轴向近南北向的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构成基
基本构造格架。在1 !200 000地质图上, 近南北向
复式线状褶皱在镇巴断裂以西地区显示较为清楚,
卷入褶皱变形的地层主要有志留系和二叠系、三叠
系。在填图尺度上, 可以厘定出数个复式背向斜构
造。这些复式褶皱特点是两翼岩层倾角不大, 约
50?,
核部地层波状起伏而发育次级褶皱。如镇巴县
何家营复式褶皱、柒里沟复式褶皱、学堂坝复式褶
皱等(图2, 图3)。在野外调研时, 对镇巴朱家沟短
轴背斜两翼产状进行了大量测量(图4) , 经赤平投
5???? 80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 质 第 30卷??
图4?? 镇巴朱家沟背斜两翼产状投影及应力方位
Fig??4?? Stereog raph ic pro jection and the or ientation of ma in
stress fie ld of the Zhujiagou An tic line in Zhenba County
影统计分析, 其东西两翼优选产状分别为80?# 46?
和257?# 48?,
枢纽产状为169?# 2?,
计算出形成朱
家沟褶皱的主应力方位为??1: 80?# 1?,
2: 169?#
2?,
3: 350?# 88?。对镇巴断裂上盘地层产状作赤
平投影统计分析(图5) , 其主导产状走向仍为近
南北- 北北西向, 仅有极少数近东西向构造要素分
布, 剖面图上显示其为近南北向残破褶皱构造。
通过横穿构造交接区的两条剖面A ?? A?和
B ?? B ?(图2, 图3)可以看出, 以烂池坝为界, 东、西
两侧褶皱形态存在明显差别。东侧以紧闭褶皱为
主, 褶皱轴面多东倾, 局部地层发生倒转, 并伴有
图5?? 镇巴断裂上盘地层产状赤平投影
Fig?? 5?? Stereographic pro jec tion o f strata in
the hang ingw a ll of the Zhenba Fault
逆冲断裂; 烂池坝以西则以宽缓背斜为主, 再向西
则过渡为米仓山近东西背斜构造带。以上变形特
征表明, 由东向西, 褶皱形态由较紧闭渐变宽缓,
由东向西构造变形强度逐渐减弱, 说明构造应力
主要来自东部(图4)。
南北向断裂构造在镇巴断裂与巴山弧形断裂
之间分布较多, 断裂多呈东倾叠瓦式排列[ 6, 19] , 具
有由东向西逆冲兼右行走滑性质。
2??2?? 米仓山近东西向构造
近东西向褶皱构造研究区内主要为米仓山短
轴宽缓背斜。在镇巴地区, 根据现今地表残留志
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地层形态、产状尚
可以追溯出米仓山短轴背斜形态。该背斜在碑坝
地区核部出露变质基底, 背斜南北两翼分明, 南北
跨距达13 km。在大河坝地区, 对其南北两翼产状
要素进行赤平投影统计分析(图6), 北翼优势产
状为350?# 20?,
南翼优势产状为175?# 42?,
枢纽
产状为264?# 2?,
计算获得形成该背斜的应力方
位为??1: 173?# 11?,
2: 264?# 2?,
3: 1?# 79?。
该背斜向东过大河坝进入镇巴地区, 因与南大巴
山西段近南北向构造叠加改造, 南、北两翼不太
直观, 但由变形为近南北向的志留系和二叠系组
成核部、三叠系和侏罗系构成翼部的近东西向背
斜形态仍可追溯。另外, 通过对镇巴地区岩层产状
统计的赤平投影极密图可以看出(图7) , 绝大多
图6?? 米仓山背斜大河坝地区产状投影及应力方位
Fig?? 6?? S tereographic pro jection and the o rienta tion
o fm a in stress fie ld o f Daheba area in
theM icang shan Anticline
第5期裴先治, 等.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581??
图7?? 米仓山- 大巴山交接区地层产状投影极密图
Fig??7?? S tereograph ic pro jection o f stra ta in the intersection
zone betweenM icangshan and Dabashan
数产状投影后形成一级极密, ??圆拟合后可知其
所代表的褶皱枢纽产状为173?# 5?,
是南北向构
造的反映, 但是也有少数产状投影后呈现次级极
密, 应当是米仓山东西向褶皱构造的残留。
通过以上分析, 米仓山背斜由西向东褶皱形
态越来越模糊不清, 在南大巴山西段叠瓦冲断带
内几乎没有近东西向褶皱与近南北向褶皱叠加的
构造形迹, 这从侧面暗示米仓山背斜可能是一个
向东倾伏的短轴背斜。
2??3?? 司上地区叠加褶皱构造
虽然米仓山与大巴山构造交接部位由近东西
向和近南北向褶皱叠加组成, 但是野外露头尺度叠
加褶皱还很少发现。通过对西乡司上地区1 !5万
地质填图, 发现该地区发育一典型的横跨叠加褶皱
(图1, 图8)。该叠加褶皱夹持于镇巴断裂与其西
侧的次级断裂之间。早期近东西向背斜核部出露
地层为寒武系西王庙组、娄山关组、奥陶系大湾组、
宝塔组和五峰组, 地层产状主体东倾, 倾角为11?~
46?,
翼部出露地层有二叠系和三叠系。该背斜被两
条断裂错断, 似乎看不出褶皱轴倾伏方向。
晚期向斜核部出露中- 下二叠统梁山组与阳新
组, 翼部出露寒武系西王庙组、娄山关组、奥陶系大
湾组、宝塔组、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与新滩组, 地
层主体仍东倾, 倾角为21?~ 32?,
该向斜向北倾伏。
从图上可得知, 早期近东西向褶皱明显再度弯曲,
轴迹平面上呈% V&字型, 晚期褶皱轴迹与区域构造
走向基本平行呈近南北向展布。两期褶皱枢纽呈
现直交现象, 交角为80?~ 90?,
呈现出叠加褶皱特
点。显然, 后期近南北向褶皱叠加改造早期近东西
向褶皱, 致使区域地层呈近南北向产出(图8)。
5???? 82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 质 第 30卷??
另外, 在杨家河西双龙洞和陈家湾地区, 近南
北向背斜核部呈现出向东凸出的鼻状构造的样
式, 除考虑受地形影响外, 可能的原因亦是晚期近
南北向构造对早期近东西向褶皱叠加改造的结
果, 或者说是早期东西向构造被后期改造后的
残留。
3?? 构造变形序列和变形时代
3??1?? 叠加褶皱变形序列
根据以上论述, 米仓山东段- 大巴山西段构
造交接区发育有两组褶皱构造, 即近东西- 北东
东向褶皱和近南北- 北西西向褶皱。因构造方向
截然不同, 这两组褶皱显然形成于两次构造变
形, 但从地质图上难以看出两次变形形成的先后
顺序, 两期褶皱轴相互限制、切错关系难以明辩。
究其原因, 主要是米仓山近东西向褶皱形态较为
宽缓, 褶皱南北向跨度很大。再者, 大巴山西段
近南北向褶皱相对前者较为紧闭, 为复式褶皱
群, 区域上地层的走向明显受其控制呈近南北向
分布(图1)。
根据野外地质填图发现的司上地区叠加褶皱
可以明确看出(图8) , 早期近东西向褶皱的枢纽
明显受到后期褶皱构造叠加改造, 明显再度弯曲
并与区域近南北向构造线协调, 呈现出叠加褶皱
特征。显然, 本区近东西- 北东东向褶皱为叠加褶
皱的早期褶皱, 而近南北- 北北西向褶皱是叠加褶
皱的晚期褶皱。董树文等( 2006) [ 12] 通过在镇巴
县简池松林里地区叠加褶皱露头的观察研究, 也
得出同样的结论。因此, 关于该区近东西向褶皱
形成在先、近南北向褶皱形成在后这一结论应给
予肯定。
3??2?? 叠加褶皱变形时代
叠加褶皱变形时代是比较难以准确限定的,
但是依据目前所拥有的地质资料以及区域上相关
地质事件的年龄, 基本上可以限定两期变形发生
的时限范围。
1) 大巴山构造带, 特别是北大巴山构造带于
印支期(晚三叠世)随着秦岭造山带沿着勉略构造
带发生全面碰撞造山作用, 而发生强烈的逆冲褶
皱变形, 形成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同时在
南大巴山北缘地区, 包括城口坪坝地区和镇巴星
子山一带, 均发育前陆逆冲变形, 在城口坪坝地区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下三叠统嘉
陵江组及以前地层之上, 应是印支期构造事件的
反映。此时, 南大巴山变形还未全面波及到镇巴-
万源地区。
2) 早期的近东西向米仓山背斜翼部三叠
系?? 侏罗系地层连续沉积, 且共同卷入变形, 尤
其是在米仓山背斜北翼的西乡罗镇坝地区于回
军坝向斜核部在早- 中三叠世地层之上仍有连续
的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和早中侏罗世( J1??2 )沉积,
只是其沉积厚度明显变薄, 可以看作是四川盆地
的北缘边界(图1 )。这就基本排除了前人关于
米仓山背斜属于印支期褶皱的认识。北大巴山
内部红椿坝断裂带上分布的陆相红盆( J1??2 )也卷
入逆冲推覆变形, 表现为北断南超, 表明北大巴
山构造带继印支期活动之后, 于晚侏罗世再次活
动。巴山弧形断裂受到秦岭造山带整体向南的
推挤或扬子地区川东地块向秦岭之下的陆内俯
冲, 加之扬子地区川中地块沿着华蓥山断裂带向
北的强力推挤, 使得南大巴山构造格架基本形
成, 镇巴地区连带一起卷入褶皱变形, 一系列近
南北向断裂向西逆冲的同时还伴随有强烈的右
行走滑剪切。
3) 南大巴山逆冲推覆作用形成的近南北向
褶皱群, 并未越过米仓山核部基底变质杂岩, 表明
米仓山基底阻碍了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向西的
运移扩展。这是一种典型的早期构造对晚期构造
的限制关系, 也可以说使米仓山构造带的形成要
早于南大巴山构造带。
4) 印支期以来的各类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显
示[ 20] , 南大巴山和北大巴山构造带出现两个地质
年龄高峰值, 即232~ 195M a和133~ 100Ma, 分别
代表了印支晚期和燕山中、晚期两次重要的构造热
事件和逆冲推覆作用。其中, 232~ 195Ma 左右可
能形成了北大巴山构造带和南大巴山根带印支期
构造变形, 这一时期的构造变形应是扬子地块与
华北地块全面碰撞造山作用的结果。之后, 构造
处于一个相对平静期。而133 Ma 左右可能代表
了北大巴山构造带的再次活动和整个南大巴山构
造带以及镇巴地区褶皱变形发生的时限, 这一时
期的构造变形应是扬子地块与秦岭造山带之间陆
第5期裴先治, 等.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583??
内造山作用的产物。
由上述几点, 本文认为米仓山- 大巴山构造
交接区两期褶皱发育的时代应为J3 ?? K1, 米仓山
褶皱变形的时间要略早于南大巴山西段镇巴地
区变形时间, 分别为晚侏罗世( J3 )和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之间( J3 /K1 )。因此, 大巴山与米仓山
构造交接变形是在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基础上,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期间不同体系构造复合叠
加的产物。
4?? 结论
1) 米仓山与大巴山构造交接区其最典型的
构造特征是发育叠加褶皱构造, 也即米仓山地区
近东西- 北东东向大型褶皱构造与大巴山近南
北- 北北东向紧闭褶皱构造呈横跨叠加构造
样式。
2) 司上地区发育的叠加褶皱显示早期近东
西向褶皱再度弯曲, 轴迹平面上呈一% V&字型, 晚
期褶皱轴迹与区域构造走向基本平行呈近南北向
展布。表明近南北向褶皱叠加改造早期近东西向
褶皱, 致使区域地层呈近南北向产出。
3) 米仓山-大巴山构造交接区两期褶皱发育
的时代应为J3 ?? K1, 米仓山褶皱变形的时间要略
早于南大巴山西段镇巴地区变形时间, 分别为晚
侏罗世( J3 )和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之间( J3 /K1 )。
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变形是印支期碰撞造山
作用基础上,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期间不同体系
构造复合叠加的产物。
致谢: 研究工作得到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的
大力支持和指导, 在此表示谢忱!
参?? 考?? 文?? 献
1?? 张国伟, 董云鹏, 赖绍聪, 等. 秦岭- 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
带与勉略缝合带[ J]. 中国科学( D辑) , 2003, 33( 12 ): 1 121 ~
1 135
2?? 张国伟, 张本仁, 袁学诚, 等.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1~ 805
3?? 郭正吾, 邓康龄, 韩永辉, 等.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6. 1~ 200
4?? 郭旭升, 梅廉夫, 汤济广, 等. 扬子地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
海相油气成藏的制约[ J]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27 ( 3) :
295~ 325
5?? 乐光禹. 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 J] . 矿物岩石, 1998, 18(增刊) : 8~ 15
6?? 刘树根, 李智武, 刘顺, 等. 大巴山前陆盆地- 冲断带的形成演
化[M ]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6. 1~ 248
7?? 马新华, 魏国齐, 钱凯, 等.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的
几点认识[ J]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21 ( 2) : 114 ~ 117
8?? 魏国齐, 陈更生, 杨威, 等. 四川盆地北部开江?? 梁平海槽边
界及特征初探[ J]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27 ( 1) : 99 ~
105
9?? 吴世祥, 汤良杰, 郭彤楼, 等.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汇区构造分
区与油气分布[ J]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 5, 26 ( 3 ) : 361 ~
390
10?? 吴世祥, 马永生, 金之钧, 等. 米仓山前陆盆地东段构造演化模
式与油气聚集[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33 ( 1) : 14 ~ 21
11?? 董树文, 胡健民, 李三忠, 等. 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 J] . 岩石学报, 2005, 21( 4 ) : 1 189 ~ 1 194
12?? 董树文, 胡健民, 施伟, 等. 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
陆[ J] . 地球学报, 2006, 27( 5 ): 403~ 410
13?? 施炜, 董树文, 胡健民, 等. 大巴山前陆西段叠加构造变形分析
及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J ]. 地质学报, 2007, 81 ( 10 ): 1 314 ~
1 327
14?? 张忠义, 董树文, 张岳桥, 等. 大巴山前陆北西向褶皱的厘定及
其意义[ J] . 地质论评, 2009, 55( 1 ): 10~ 23
15?? Xu Hu am ing, L iu Shu, Q u Guosheng, et a.l S tructu ral characteris??
tics and form ation m echan ism in the M icangshan foreland, South
Ch ina[ J] . A cta Geolog ica S on ica, 2009, 83( 1) : 81- 91
16?? 黄继钧. 纵弯褶皱叠加地区岩石有限应变特征[ J] . 地质论评,
2000, 46 ( 2) : 178 ~ 185
17?? 杜思清, 魏显贵, 刘援朝, 等. 汉南- 米仓山区北东向构造及龙
门山推覆构造外缘带[ J ]. 矿物岩石, 1997, 17 (增刊) : 123 ~
131
18?? 杜思清, 魏显贵, 刘援朝. 汉南- 米仓山区叠加东西向隆坳的
北东向推覆构造[ J]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25 ( 3 ) : 369 ~
374
19?? 李智武, 刘树根, 罗玉宏, 等.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及
变形机制分析[ J]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 06, 30 ( 3 ) : 294 ~
304
20?? 沈传波, 梅廉夫, 汤济广, 等. 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
形的年代学制约[ J] .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 8, 42 ( 6 ) : 574 ~
576
(编辑?? 高?? 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