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道德经 深度解析《老子不读》之不中第五

 道靠德培 2016-04-25
 
daojiaocn
学习交流QQ群:332368535
传承中华文明,弘扬道教文化!


道长微信号:qsdr129323(青山道仁)

不中第五

天地“”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jué),动而俞出。多数穷,“”如守“中”。

今译

天地把万物都当作了自己的,以“不”调节平衡其“仁”对待万物,哪怕是对刍狗这样的存在也是如此;圣人秉道而行,把百姓这个天地的“象”作为自己对待的“象”,以“不”调节平衡“仁”对待百姓,其“仁”就是比之于刍狗也没有什么不同。

悠悠苍天,茫茫大地,就像个风箱,自成一个循环系统,在一吸一呼之间循环往复。里面空气空虚了,自会有外界的空气被吸进,里面空气饱和了,自会有节奏地呼出,从不屈服于外界干扰,在一吸一呼的运动中愈能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大道运行机理就像风箱原理,这个道理无处不在是永远数不完的,以“”调节平衡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就是持守“中”。

解析

这里重点提出一个重要概念——“中”。“中”是“可-非”平衡振动所围绕的最佳效能表现位置,是“不之中”。

体现宇宙大道振动本质之“不”的最佳状态,就是“可-非”围绕“中”平衡振动,即“可-中-非”。“中”的存在及位置是“可-非”振动范围边界得以精确喻示出来的,没有振动“中”即不存在,“有”也就不存在。这里通过风箱呼吸空气之形象来比附宇宙振动之本质状态,风箱推拉过程就是振动过程,其风挡振动两端之间的部分就是“中”。“可-非”之振动本身其实就喻示出其所围绕着什么振动了,这个“可-非”所围绕振动的存在就是“中”,由此“可-非”之振动模式可完善为“可-中-非”,这个“可-中-非”就是“不”。判断“不”调节效能的标准是趋“中”平衡程度,也就是“中”的稳定程度,“中”就是“可-非”的振动态所围绕的那个最佳位置,所有的振动都有其绝对最佳位置,这个最佳位置是以振动效能表现最大最优为标准的,“中”也是振动最佳效能呈现之所在。可以这样说:“可-中-非”之整体平衡振动态即是“不”。



下表为部分汉字“中”字之篆书字形,虽然目前在文字学上尚不能明确“中”字的原初本义,但是从这些不同的字形中可以看出其主体部分与现在的“中”字并无不同,只是大多数在中间“竖”笔画的两端会多出一些笔画。这些笔画是不是标示“中”的两端“可-非”或者是强调整体之动态振动和振动的成果呢?对此虽然尚无法考证,然通过面对这些字形,至少可以给人们一个较深入理解远古人类在创制“中”这个字时候的直觉意识的机会。最直观感觉就是隶变后字形固定的“中”字是僵直的,而之前的字形是灵动的。



可以设想:“中”字篆书本身即是描述宇宙振动本质的,是依据六书造字规则象形和指示相结合造出来的,它既体现了振动性,同时又标示出螺旋振动“可-非”围绕的确切位置以及这个位置所能达成的最佳效能成果。篆书“中”字的圆圈表示螺旋振动,中间的“竖”笔表示螺旋振动所围绕的位置,竖笔两端的横向短笔画既表示这个位置的动态同时亦表示“中”的成果,也就是说这个竖笔即表示“可非”振动所喻示的位置,也表示振动效能呈现的方式是从“中”来呈现输出的。任何最佳成果都是通过螺旋振动所喻示的“中”体现出来,任何效能都是从“中”呈现输出。现实中较为形象的事物一是陀螺仪,二是黑洞模型。只不过篆书的“中”字形有的是侧视图,有的是俯视或仰视图。





“中”从来就不是具象存在,也并非仅指物理几何之“中间”“中心”,它需要“可-非”振动才得以喻示,所以“中”非单纯“中间”“正中”之义,而是精确的“正好如此”“恰如其分”之义。

什么是正好如此,什么是恰如其分呢?对于不同事物,这个恰如其分的“分”是不同的。比如:人散步,每小时走5公里上下是正好的,是恰如其分的;开车,在市区每小时行驶50公里上下是正好的,是恰如其分的。如果开车上了高速路,那么每小时行驶120公里上下是正好的,是恰如其分的;如果开飞机,要达到每小时200-300公里才能够起飞(v=2L/ρSCl=2G/ρSCl),这个速度对于飞机起飞来说是正好的,是恰如其分的;如果发射卫星上天绕地球转,那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的7.9km/s才可以,这个速度是正好的,是恰如其分的。同理,现在的交通规则是靠右行驶,你在路上偏右侧行驶是正好的,是恰如其分的,如果你非要走路正中间,那么后果可能是撞车或造成交通瘫痪。在美学比例上相关长短线的比例1:0.618是正好的,是恰如其分。在书报排版中1:是正好的,是恰如其分的。数学和几何比例的正中间永远是“中”之特殊形式,所以行为上的“守中”不是守正中间,更不是社会行为上的不表态,不是和稀泥,不是消极怠工。不是不作为,而是更好的积极地作为。“中”意味着清晰而准确,物理世界的“中”都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绝不存在模糊。

“不”之趋“中”振动含三个因素:振幅、振频、振速,这三个因素都正好协调一致就是“守中”。“守中”,并非是落于“中”上死守不动,不动就是没有了“可-非”,也就没有了振动态,没了振动“有”即消失了,整体全息的“无”之妙有真如就消失了,这就是寂灭。守中,是围绕“中”之多次反复振动,其振幅、振频和振速协调一致之最佳状态。这里所说的振幅、振频、振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同时还是时、空、灵意义上的。

宇宙中无处不在的最佳效能呈现点“中”,可以说任何科学研究和修行悟道之目的都是首先找到“中”,然后找到“执中”方法。如自然科学中:作为临界点之冰点、沸点、燃点、汽化点等边际效应点;原子弹爆炸之临界体积;作为最佳比例之黄金分割点;时空中之奇点;数学里作为自然底数e;几何学中之π;各宇宙速度之数值,等等。如人类之道德底线,男女有别的那个界限,男人不能进女厕所;人类表达爱之界限,血亲间不能有性行为;报仇不能掘人祖坟,等等。这些点就是“中”,就是行为原则之依据。人类一切探索之目的都是在找到各种符合大道自然之“中”,找出并做到使“可-非”围绕“中”平衡振动的方式方法。可与非围绕“中”振动之“不”达到平衡振动状态过程就是“执中”,坚持这种平衡振动原则就是“守中”。执中、守中就可以窥得天机掌握规律,调节把握平衡,就会得“太平”。

老子提出“不”这个清晰的振动概念模型,将振动平衡之范围边界以“可-非”标示出来。既然有范围两端,“中”自然就存在于两端之间,“可-中-非”模型自然呼之欲出。通过“可-非”的振动性本身,也不难找到其围绕振动的“中”之具体位置,进而提出一套整体认识和把握之“观象”方法。

儒家经典《中庸》既是集中阐释“中”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用现代概念表述就是“临界点”或“边际效应”,只要切中,效应效能立显。不善亦不恶乃人性之本原,人之智慧本性,因为凡是涉及本原的都是近于“无”的,而“无”是不表现出“可-非”的。由于儒家阐述和践行的是“人之所需”,也就是所谓世间法,因而只是将其局限在人顺天道尽人性的“天人合一”之道德修身层面。《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儒家之一切皆围绕“人”。其实质就是人与天的振动能够合拍相应,进而形成谐振而达致高度“和”的状态,此为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佛学有“中观”理论,只是佛学之中观著作虽万语千言也没有能够把这个“中”给说明白,因为佛学并没有像老子这样提出一套简单明了且完整的用以帮助人们解析宇宙本体之道的名系概念体系,因而其阐述方式依然是佛学著作惯常的似是而非混沌一团。佛学所谓“中观”只是体现了人们朴素的直觉意识,还没法提出清晰明了的哲学模型。说不清道不明之余,只能走向了戏剧色彩浓厚的人格神化描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

这一章还阐述了“道”本身之自洽性和本然性,并不掺杂人之情感意识判断之尘对其濡染干扰。道即宇宙本身之存在方式,因而宇宙中完全不合于“道”之事物是根本不会存在的,只是事物存在于一定范围内与道相洽程度的不同,所以“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天地不仁而大仁在”。天地对于万物是一视同仁的,天地把万物都当作了自己的,万物需要什么,天地就会给它们什么;圣人秉道而行,把百姓们当做了自己的,百姓们想要怎么样的生活,圣人就给百姓们什么样的生活。天地大道是没有私心感情的,地震发生不会因为人与鼠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洪水到来不会因为人与鱼不同而有所偏向。

天下本无天灾,有的只是人祸。围湖造田,筑堤束流,悖道而行才是人眼里天灾之根源。大水,对人来说是灾害,对鱼鳖虾蟹就不是灾害。灾与不灾,害与不害,都是基于人之本位,从人之自身利害角度看待的,不是以天地大道的角度看待的。人若不能体悟自然大道,不遵道行事,“不”调节平衡下的振动就会紊乱失衡,灾祸就会降临。人合天道,心地澄明,不做主观臆断,不受情感干扰。人应遵循大道而不是陷入迷昏,遵循大道振动规律,发挥自身能动性,天灾人祸可避免化解。

“不”之“可-中-非”本身就意味着“本位”,恪守本位就是维护好自身振动平衡,这本身就是天然合理的。只有本位之“不”是均衡振动的,才有可能与更大的“不”谐振而达成“和合”。所以放弃“本位”本身就是违背宇宙振动本质的,宣扬无边界的忘我、无私本身就是毁坏宇宙自然最基本的振动之“不”,容易将人引入歧途。

迷信,即心迷而盲信,盲信必致盲从。人格神信仰崇拜皆是迷信,这是将大道自然赋予自身之能动性交给人格神明。人格神教之至高神,无论上帝、佛祖还是真主,全都号称至高无上,有的还声称是“造物主”。一个简单的逻辑即可戳破这个谎言:既然万事万物皆造物主所创造,那么造物主是谁所创造的呢?人格神教徒只能说造物主是“本然存在”,“本然存在”即道学所谓宇宙大道自然本身,人本来就在道中,就是道之一部分,又何须将其人格化以部分僭替整体呢?所以,只要是人格化的存在就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就等而下之。所有人格神明包括至高神本身,实质上就是“道”之下的“人”之心识所生,它要靠人之灵性灵力的心识喂养加持才得以存在和壮大。正因如此,人格神乃人之心力所造,所有人格神明不脱离“人格”,只具备人的格局和限制,即人之局限或人之格局。“人格神”与对人格神教崇拜的“人”形成相互寄生的关系。人格神教具有不脱离人之情感的人格局限,就不可避免地存有人之私心私欲,人格神本身永远突破不了“人格”本身的束缚。人格神教皆有“像”,是为“偶像”,道之本原乃整体全息之“无”,“象”尚且为“有”,何况加入了人为干预的“人象”之“像”,更是等而下之,偶像崇拜皆离道远矣。人格神教容易诞生“教主”,教主又容易以教义控制人心来谋私,使得人格神教更为下流堕落。人心灭,人格神亦灭,教主亦灭。大道自然不是如此,它是先天地生之本原存在,人尽灭,道亦不灭。

作者:李怀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华道教 微信平台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福生无量天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