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千里口中董慕节的故事

 河南姚亚峰 2016-04-25
韦千里口中董慕节的故事
  【谈铁版数董先生】

作者 韦千里  1986年4月发表于《命和运杂志》    摘自中国绝学第8集  

  在香港而爱好算命推数的,大都知道董慕节其人,他曾从我学习子平术,我叨长几岁,还和他有多年

的师生之雅呢!

  董慕节是浙江绍兴人,原名沈均辉,因为他的生母早年去世,父亲继娶继室,家庭不和。

  一九四八年,他在上海经营棉纱失败,孑然一身,又患了风痹症,步履艰难,幸获治愈。是年初冬,他

来我处问命运休咎,自陈无家可归,要求我替代他找一工作,不计酬劳,最好就在我处帮忙,但求三餐一

宿。我看他人很机灵,能写能算,当即把他招留下来。其时,我的课命馆设在上海南京路大庆里三十四号

;这座房子,说起来还来头甚大,为艺名麒麟童的周信芳故居,当时上海屋荒,我是花了十五条黄金向周

顶让得来的。屋宇甚大,所谓"三上三下",楼下东厢房租给一位骨科医生陶慕章,西厢房是我自己的命相

接谈室,中间客堂,也很宽敞;那时我还设了一家证券号,白天就派他到证券市场专听电话,报告行情,

晚上回来,则东问西问,无非如何排八字,如何批命书,但要正正式式教他,他又好像志不在此了!次年

春天,他已略有积蓄,因为我在证券号中为他开了一份薪水,他自己在市场上又会抢帽子(市场术语,从

中取利之意),兼做银洋生意,买卖大头,大家看涨,他却看跌,把手头一点钱都赔掉了。时局既变,上

海的证券业全部停顿,他也失业了,但因食宿都在我家,生活尚不成问题,空闲的时间更多,于是他又说

要研究命理,因为我和他算过命,说他此时该要破财,他又亟于想自己挂牌,要求速成。我就告诉他说:

“子平之学,易学难精,决非一夕之功,以你的环境,不如改学《铁版数》,容易学会,这是眼前最好的

急就章。”当下我便为他介绍,投拜一位专门研究铁版数的老先生汪怀节为师。那年,他才二十六岁,本

身记忆力强,又熟谙珠算,不到三个月,他已学成。且能为人推算无讹了!是年,他在上海结婚,女方是

棉纱业殷商陆文中的侄女、陆祥礻邑的妹妹,在静安寺路荣康酒家结婚,我为他证婚,新房却设在愚园路

我家前房,这位陆小姐很贤淑,和蔼可亲,我也为他深庆内助得人。

  他既学会了铁板数,我就为他介绍在张中原兄所设的大观园中设砚,大观园地处南京西陆,内有茶室餐

厅,书画展览,游人甚众,业务不胫而走,声誉鹊起。那是我已来香港,他写信给我,说他业务很好,要

为人细批,印一本小册子,求我为他作篇序,以广招徕,我就写了寄给他。

  约在一九五二年,艺术大师刘海粟到大观园小游,顺便请他推算命造,讲刘的过去甚多应验,大为折服

,又把他介绍给名画家吴湖帆。吴湖帆其时精神上正感困扰,因为他的长子孟欧在家私设电台,已以反革

命罪被枪决了!董慕节一查吴湖帆的八字,第一句依书批出来即为“长男死于非命”,其他细支末节,也

都符合,湖帆逢人揄扬,董旋即拜吴为师,于是湖帆笔下便称他为“董生慕节”,所有招牌文件,都出于

吴的手笔;并嫌大观园地点嘈杂,移寓静安寺路同福里五号江阴名医朱少鸿家,声名大噪,门庭若市,原

来住在同福里的几位前辈如许南屏,驼斋主人等均非其敌了。

  一九五九年,董慕节来香港,设砚九龙,在港欢场女子对他很信仰,辗转介绍,尤其书中所说的“一夫

又一夫”、“夫为夷人”、“明夫暗夫”、“老夫少夫”、“学养子而后嫁”那些话,认为惊奇!继而迁

寓天文台道,门禁森严,无介绍者不应,细批价目,自五十,一百元,逐渐增至三、四百元,取批期限,

甚至约到三个月之后,算得风云际会。

  董的生活逐渐豪奢,又在港土邑识一粤籍女性,对发妻陆氏百般虐待,且扬言不惜任何代价,要和陆离

婚,屡次促陆回上海。陆在上海时,原是霞飞路来得坊的里弄干部,忍无可忍,乃向该管的派出所通信,

指其夫思想右倾,诋毁政府,如果回到上海,不能再放他来港。一方面要求其夫,伴之返沪,稍留体面,

所以董慕节在一九六七年冬一进深圳,就受到严密监视,管制审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