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epaper./html/2016-03/29/content_397323.htm,id:0 当前,2016年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正在接受报名,包括物流师、心理咨询师、电子商务师等22项国家职业资格证。但是,记者采访发现,与以往很多人对于考证趋之若鹜的状况相比,今年不少人多了一些谨慎,许多考生心存“这些证以后会取消吗”“考证还有用吗”“会不会白考”之类的疑问。(据《株洲日报》) 从个人的观点来说,我十分赞成职业资格认定“瘦身”。 法无授权不可为,是现代社会中政府应有的规矩意识。国家此次对职业资格认定的清理,就是一次“自查自纠”行为。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以及国务院行业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就是对法律的尊重。简政放权,就是要把政府的权力之手收回来,把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 职业资格认定已经难以发挥作用。设置职业资格认定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在于社会化评价人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固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但事实表明,市场的倒逼、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武器”。市场有双向选择的自由,用人单位会以更严谨、科学的方式挑选人才。形式化的认定,很难走出“高分低能”的窠臼。而职业资格过多、过乱,“考”“培”不分以及资格证书“挂证”取酬的乱象,使职业资格鉴定更多扮演了部门行业彰显自身存在、谋取小团体利益的角色。 放下人才认定的担子,政府可以把精力放在监管职责上,比如建立职业资格黑名单制度,把严重违背职业道德、丧失职业原则的人列入其中,禁止他们从事相关行业等。 至于以后公众是否还需要考证,就要看职业资格证的含金量了。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当然可以组织资格认定和水平评价,但不可带有强制性。其他社会组织亦可组织相关认定和评价,但什么证起作用,谁的鉴定更有效果,不能是政府赋权,而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企业的认可。换言之,谁想让自己的鉴定更有价值,谁就得接受市场的鉴定。至于求职者是否愿意参加鉴定,参加谁组织的鉴定,那是个人的事。 来源: 焦作日报 |
|
来自: women1413 > 《03我的法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