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困惑地问我:玻璃是二氧化硅,玛瑙、黄龙玉、水晶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干嘛不干脆统一都叫玻璃得了,为何还要分门别类地称呼呢?![]() 《晶体光学》、《宝石学》告诉我们,六大晶系中的晶体构造是有差别的,如同碳元素是钻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但晶系不一样,光的传播由于晶体排列不一样,硬度和致密度不一样,加上微量元素和生长的地质构造不同,外观上看上去的“种类”就很不相同:玻璃的硬度4-5,玛瑙的硬度6-6.5,少数致密度高得玛瑙可达7,水晶的硬度6.5-7,等等。 ![]() 一方面,地球上的二氧化硅产量是最多的;一方面纯净度极高、非常漂亮的玛瑙、水晶,尤其是异相水晶,如:黄水晶、粉水晶、红晶、发晶等,其中晶体大、纯度高、颜色浓的水晶,还是百里挑一,如同国家级美女的资源,总是非常稀少的。即使是无色水晶球,如果直径达到30公分,净度达到AAA,2000年的时候就要200万,现在已经涨到上千万,而且几乎看不到这样的货。 ![]() 水晶分为三大系列:无色水晶、有色水晶、异矿水晶。理论上,宝石专家会告诉你,水晶“三个好”最值钱:越大越好、越干净越好、颜色越浓艳越好。或者发晶的发丝排列越顺越好、越密越好等等。但自然界并不按照人们的主观愿望运行,越是稀少的东西,越是漂亮的东西,就越贵。 ![]() 水晶尽管产量大,但精品、极品水晶的产量还是稀少的,这似乎符合老天的“二八黄金分割线”,80%的水晶是垃圾,20%的水晶是精品。表现在市场上同样如此,想用垃圾的代价购买精品的东西,只能是一厢情愿。即使你家是开矿的,你一定卖“统货”,垃圾水晶和精品水晶搭售卖。 ![]() 现在市场上什么最贵?人工费最贵。人工一涨,大饼油条都涨价。你想用最廉价的钱购买最高档的货,不是不可能,你需花费时间、花费车马费跑市场,跑产地,毕竟市场上“冲头货”太多,你从不专业到专业,不支付学费是不可能的。 ![]() 相对而言,水晶的产量在宝玉石里是很大的,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这就决定了水晶原料的总体价格只能是水晶,而不可能是翡翠、白玉、红宝石、蓝宝石……但随着水晶的普及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七年前乃至三年前的一级水晶原料价格,到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国人跑到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家采购水晶,第一批人可能买到便宜货,当大批“蝗虫”蜂拥而至,即使是垃圾也卖黄金价,有人用粗口骂道:中国人是“哄抬物价”、“自断财路”的“太监”,“太监”的小蛋蛋不是别人割掉的,都是“自宫”! 二十多年前我就和几位东海朋友玩水晶,几乎什么品种都见识过了,其中几位东海朋友当时就做得很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几位朋友都输掉了,他们输掉的不是商业上的能力和眼光,而是输在“张扬”上,从贫穷走向富裕以后,也就是积累了第一桶金,不得了了,压抑太久的“恶气”可以“一吐为快”了,挣脱贫穷以后的极致心态是“张扬”,而张扬的结局必然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读书太少,不醒人事,令人扼腕,我也为此失去了不少宝贵的人脉资源。 即使是水晶,料好、工好的水晶依然是宝贝,对于90%以上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没玩过几吨的水晶,根本就称不上行家,最多只能叫“专家”。毕竟行家的“学历”是买单买出来的,专家的学历是读书读出来的。 来源/斋博(略作改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