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堂》藏象学说(11)

 轻风无意 2016-04-25
《养生课堂》阴阳学说(0)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藏象学说(0)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课堂》阴阳学说(0)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藏象学说之脏腑关系(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由脏腑、经络等多个部分构成。

  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还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的关系非常密切。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于脉外。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则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则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以上种种,均可形成以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症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与肺主气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因此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符合于“气为血帅”的一般规律。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故又有“呼出心与肺”之说,这也符合于气舍于血的一般规律。但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强化了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

  因此,无论是肺的气虚或肺失宣肃,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涩迟,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淤之病理表现。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淤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这即是心肺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常同时出现。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在理论上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是“水火既济”。

  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例如:在临床上出现的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多属“心肾不交”。

  此外,由于心肾阴阳之间亦有密切的关系,在心或肾的病变时,亦能相互影响。例如:肾的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水气凌心”之证候;心的阴虚,亦能下汲肾阴,而致阴虚火旺之证。

“摇头摆尾”可“去心火”

《养生堂》藏象学说(11)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摇头摆尾去心火”是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一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摇头摆尾”的动作去除“心火”,具体动作如下:1.缓慢屈膝半蹲成马步,两掌扶于膝盖上方,目视前方(图1)。2.身体重心右移,上体向右倾,随之俯身,眼睛看右脚(图2)。随之,身体重心左移,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图3),这时颈部、尾椎有对拉伸长的感觉。3.头向后摇,髋关节向前旋绕,头和髋旋绕的方向相反。然后,恢复到开始时的姿势,再做另一侧。

  介绍过“摇头摆尾”的动作,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摇头摆尾”为什么可“去心火”。

  中医认为,人体里的“火”可助机体正常运行,但超过正常范围的火就是邪火,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或产生疾病。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饮食不慎,或恣食辛辣香燥,或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一则损伤脾胃使气机升降失司,郁滞而化火;二则积热内生,蕴结化火,熏蒸脏腑。从而表现出心烦易怒,失眠,口舌生疮,口渴喜饮,小便短黄,舌尖红绛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心火亢盛”。

  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中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属水。根据五行中水克火的规律,扶助、加强肾阴是去除心火的有效方法。

  从表面看,“摇头摆尾去心火”似乎是头与躯干的左右旋转屈伸运动,但运用中医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发现这个动作的功效主要在于通过对腰骶部位的导引活动,刺激脊柱和命门穴(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与肚脐前后相对,刺激此穴可强肾固本),增强肾阴,从而加强肾阴对各脏腑的滋养和濡润作用,进而达到“去心火”之目的。

心脾同治——归脾丸

  归脾丸是常用中成药,据《清宫秘方大全》记载:“治男妇思过度,劳伤心脾,以至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嗜卧少食,大便不调,肢体作痛,发热自汗,妇人经血虚损,一切思虑伤脾等症,并皆治之。”

  归脾丸由党参、白术、黄芪、龙眼肉等12味中药组成,黄芪补脾益气;党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龙眼肉既补脾气,又可养心血。归脾丸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即在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用补气,意在生血。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脾两虚,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失眠多梦,头昏,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等。另外,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明,归脾丸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可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不宜和感冒药及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同时服用。另外,服药期间不宜喝茶以及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安神名方: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出自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是养血安神的名方。

  组成:酸枣仁15克,甘草3克,知母8克,茯苓10克,川芎3克。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适应证:本方在原书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肝血不足,血不养心。头目眩晕,心悸盗汗,咽干口燥。

  用法:上药以水1600毫升,煮酸枣仁得1200毫升,再入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素材)祝福语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